【 时间:2013-10-11 】
在近期的精品案例中,我们通过几篇文章详细解读了外高桥这只股票在一个月内由14元快速炒作到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机构、私募、散户等不同市场投资者的操作手法。在前期的12个涨停板过程中,机构、私募两大主力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以及便捷的交易专用通道,齐心协力将外高桥由14元推高至40元上方;而在从40元勇攀60元的第二阶段中,机构显现出的是“学院派”式的沉稳,高位连续减仓,将利润牢牢锁定到自己的口袋当中;而私募显现的则是狼一般的凶悍,穷追猛打,欲吸尽猎物的最后一滴血。从整个的拉升过程来看,无疑私募对题材的炒作更加充分,市场的判断也更为准确。
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上海自贸区概念是一个突发性题材,在8月22日商务部公布消息称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时,外高桥正处于停牌状态,因此才有了后面机构、私募两大主力疯狂抢筹,连续12个涨停的景象。而对于大多数股票来说,更为常见的私募操作手法是提前潜伏,其后借利好消息不断推升股价。
于是我们要问:为什么私募能够屡次提前获知黑马股而预先潜伏呢?原因在于他们人脉广阔,背景强大,故此消息灵通,加之资金实力极强,使得操作上往往会前人一步。所以在股民眼中,他们被视做市场中最神秘的一股力量。那么我们能否抓住私募的蛛丝马迹,与他们共舞呢?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大家不要忘记,无论是谁,想要交易股票,必然会通过交易账户,而私募与基金不同,他们没有机构专用账户。因此私募很多时候是通过一些个人账户来进行股票的操作,时间久了,有些细心的股民朋友也会发现某些个人账户的资金量极其巨大,不仅能频繁出现在多个股票的前十名股东之中,而且往往他们介入的股票会成为一路走牛的黑马。于是,有人把这些个人账户称之为“牛散”,但实际上,他们的背后可能是一个专业的股票操作团队。
老股民或许还记得当年名噪一时的王素芳、叶玉莲这两个普通但不简单的两个名字吧?你能想到吗?包钢稀土、广晟有色、鼎立股份、厦门信达等这些世纪大牛股背后都有王素芳和叶玉莲这两个“普通人”的身影。
我们来看一下广晟有色,见图1。图中的红线显示了他们的介入时间与介入的平均成本价格。可以看到,2009年的一季度,王素芳、叶玉莲以10元多的成本介入了广晟有色。
那么他们在什么位置减仓的呢?赚到钱了吗?赚了多少?我们来看图2就知道了。
由图2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王素芳、叶玉莲两位牛人在广晟有色接近100元时双双减仓出逃,获利幅度高达10倍!想想我们平时经常为5%、10%等利润彻夜研究,杀进杀出。相比之下,人家赚钱是多么的潇洒!是多么的令人羡慕!
当然,包钢稀土、广晟有色都已是历史,那么今年的大牛股中,是否也有私募的身影呢?我们不妨看一看。
要说今年的大牛股,首当其冲当属中青宝,该股自4月中旬开始借“手游”概念开始拉升,短短五个月,股价上涨10倍!见图3:
如图3所示,在今年的4、5月份,赵建平、成碧娥、张浩等多个“牛散”大举介入中青宝。图中红线区域即为这些私募介入的时间区域,红线的水平位置所指示的即为他们介入中青宝的平均价格。不难看出,他们买入中青宝的平均股价为10元左右。从F10中可以看到他们买入的数量,少则80多万股,多则130多万股,即每位“牛散”所动用的资金均在千万级别。以目前的股价计算,每个人的获利均接近400%!也就是差不多4000万的赢利!可谓赚得是盘满钵满。
那么这些“牛散”今年是否仅仅只是操作了中青宝这一只个股呢?当然不是,以赵建平为例,除了中青宝之外,他在今年还参与了中海达、欧比特等个股的炒作,虽获利幅度没有中青宝那样巨大,但也均有不小的涨幅。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很多股票我也曾买过,却卖在了启动初期,而回头看当时正是私募建仓的阶段。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看清私募的建仓行为?他们经常会采用哪些手法来迷惑散户?这些私募的操作数据又从哪里可以看到?
针对这些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特别请到了身为私募基金首席投资顾问的王涛先生,来做客指南针名人堂“私募有约”,与大家聊一聊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为您进一步揭开私募的神秘面纱。具体的听课时间与地点请见软件启动页面中的公告,欢迎您届时前来,享受免费与私募亲密接触的乐趣。
请您对本主题进行评价,您的评价将成为我们做到更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