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NE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平台,近年来已经迅速普及。在该平台下,可以开发出各种安全、可靠的应用程序:控制台应用程序、Windows应用程序、ASP.NET网站应用程序、Windows服务、Web 服务、智能设备应用程序等。.NET平台下支持的语言较多:C#、VB. NET、J#等。C#语言自C/C++演变而来,它具有简洁、功能强大、类型安全、完全面向对象等优点,使其成为了微软.NET战略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C#语言通常被作为初学者进入.NET平台的一种语言。随着.NET技术的普及,C#语言已成为开发基于.NET的企业级应用程序的首选语言。目前,国内一些应用型高校,已逐步开设了《C#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关.NET技术课程。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C#程序设计语言》是进行软件开发的首选语言工具,为窗体及网站等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整个.NET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教学背景
目前,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C#程序设计语言》等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逐步实现了从完成任务式的语法灌输,转变为着力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不够高、上机实践不动手等情况,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弱、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现象。因此,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我院在办学初期已经明确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随即提出了特色人才培养的探讨和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配合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的步伐,我院计算机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从引进微软.NET课程体系,到突出学生实践实训环节建设,近八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成效显著,而《C#程序设计语言》正是众多课程建设中的一个突出代表。
3、改革方案
3.1调整教学内容
《C#程序设计语言》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几十个学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改革,做到主次分明,取舍得当。
3.1.1突出课程主线
程序设计语言在内容设计上,应该符合学生的层次水平。比如,针对学院的学生,应该尽量减少高级语法的讲解,而注重基本语法的运用;应该尽量减少复杂算法的设计,而重点突出和巩固一些典型算法的理解。同时,应该突出“程序设计”这个主线,把教学内容的重点从编程语言本身,转移到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运用上来。尤其需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C#语言语法本身,而要更多的注重程序设计思想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要做到触类旁通,学生能够学懂或入门其他的高级语言。
3.1.2明确教学主次
理工科的学生普遍具有C语言或C++的基础,因此,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与这些语言的异同,同时也要摒弃这些语言的影响。《C#程序设计语言》主要讲解C#语言特有的语法知识以及面向对象的相关内容。对于一些与C语言类似的语法知识,可以考虑少讲甚至不讲。例如,数据类型、表达式、各种控制语句等可以只做简单介绍。课程重点放在C#语言面向对象三大特性的实现及其他高级语法等内容的讲解,包括类的定义和实例化、继承、多态、接口、委托、文件、泛型等。
3.1.3注重知识衔接
作为.NET技术的语言入门基础,应该充分考虑本课程与后续课程,如ADO.NET、ASP.NET程序设计、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融合。同时,也要考虑到课程内部前后章节的连贯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将所有的知识尽量串接起来,给学生系统的认识。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设计读者、图书这些类,继而展开读者类的继承、方法的重载和多态等内容。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这些知识在窗体或网站开发中的作用,突出其基础地位,以工程实践的层次来引导学生学习,以免进入程序设计语言枯燥乏味的误区。
3.2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成败、学习效果的关键。作为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更应该灵活多变,锐意创新。
3.2.1推进案例教学
案例式教学已经成为计算机软件设计类课程的首选教学方法。如何准确的选取案例、灵活的运用案例,使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取一些学生常接触、易理解的案例,不要浪费太多时间让学生去理解各种复杂的业务逻辑。同时,尽量坚持使用一个完整的案例来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有一种工程实践的成就感。
3.2.2强化课程实践
实践环节对学习计算机课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C#程序设计语言》上机一般是按照老师布置任务,学生上机编程这种模式来完成。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因材施教”,通过给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上机题目,如基础题、综合题、提高题,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对于比较复杂的设计题目,应该让学生开展分析讨论,甚至分工协作,逐步形成团队开发的合作意识。
3.2.3落实任务驱动
安排课程设计,也是促进课程学习的有效方法。课程设计任务可以在开课后布置给学生,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平时带着问题去学习。以完成阶段性任务为考核目标,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创新,锻炼软件开发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2.4开展创新培优
在教学过程中,我院一直非常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学院投资建立了大学生软件创新活动室,从低年级开始选拔和培训学生,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活动室采用项目管理及开放管理方式,项目管理由具有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开放管理支持学生自拟、自选题目,自行组织软件开发应用,最大程度的锻炼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3创新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凭证。一般的考核主要采用“平时过程+期末考试”的形式,关键问题就在于“平时过程”所包含的项目内容和落实情况。教师应强调平时的考勤、作业、上机、测验、大作业等项目的考核,加强过程管理力度,把工作落实到平时的每一节课。通过强化过程考核,可以督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最后的考试压力分散到平时的过程学习,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期末的考试方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比如,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外,可以增设上机考试、课程设计考查等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我院《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是,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学习与交流,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院校实际情况,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开展研究,加大各种考核办法的改良和执行力度,将对促进改革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软件开发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谢延红.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C#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1.7
[2]秦桂英.基于CDIO理念的《C#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
[3]朱涛.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导的多元化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1
[4]翁英萍.《C#程序设计》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实践[J].科教文汇,2010.5
[5]杜吉梁,任泰明,田春婷,张丽景.《Visual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探索[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杜松江
[摘要]《C#程序设计语言》是微软.NET技术的首选入门语言课程。本文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刻阐述了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改革方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C#程序设计语言改革案例教学工程实践
—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