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及应对策略_杨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51:54
文档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及应对策略_杨竹

第18卷第2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22017年3月JOURNALOFBEIHUAUNIVERSITY(SocialSciences)Mar.2017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及应对策略杨竹[摘要]东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大国利益纵横交织,形势纷繁复杂,热点问题频发的一个区域。冷战结束以后,东北亚地区战略位置凸显,合作机制缺乏。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大国,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与东北亚地区局势密切相关。冷战后东北亚地区由于受历史原因、战争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大国关系交织博弈等因素的影
推荐度:
导读第18卷第2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22017年3月JOURNALOFBEIHUAUNIVERSITY(SocialSciences)Mar.2017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及应对策略杨竹[摘要]东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大国利益纵横交织,形势纷繁复杂,热点问题频发的一个区域。冷战结束以后,东北亚地区战略位置凸显,合作机制缺乏。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大国,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与东北亚地区局势密切相关。冷战后东北亚地区由于受历史原因、战争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大国关系交织博弈等因素的影
第18卷第2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2 2017年3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Mar.2017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及应对策略

杨竹

[摘要]东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大国利益纵横交织,形势纷繁复杂,热点问题频发的一个区域。冷

战结束以后,东北亚地区战略位置凸显,合作机制缺乏。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大国,中国国家核心利

益与东北亚地区局势密切相关。冷战后东北亚地区由于受历史原因、战争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大国关

系交织博弈等因素的影响,安全局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目前,解决朝核危机是当前东北亚安全问题

的关键所在,因此构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解决东北亚安全问题的努力方向,而中国应在东北亚区域安

全中发挥重要作用,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重塑区域国际关系,进而促进东北亚地区安全局

势朝着更加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东北亚;安全局势;冷战;朝核问题;大国关系;领土问题

[中图分类号]D8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01(2017)02-0115-05

[收稿日期]2017-01-01

[作者简介]杨竹,长春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研究。(长春130103)

一、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

1.东北亚安全局势的基本概况

东北亚地区,地理上广义包括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中国的东北、华北和俄罗斯的远东部分,地域辽阔,人口密集。区域内的国家虽然不多,但既有军事强国俄罗斯、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较落后国家朝鲜,蒙古作为只和中俄接壤的内陆国家,也较为落后,可以看出这一区域内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很大,加上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以及核扩散问题,特别是半岛核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东北亚区域安全的首要问题,使得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复杂而多变。由于美日军事同盟、美韩军事同盟及美国战略调整,奥巴马高调提出重返亚洲战略之后,俄罗斯、日本、韩费均有明显提升,可见东北亚区域安全局势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仍处于深刻调整中。

2.区域主导力量的转变

冷战期间,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态势突出表现为以朝鲜半岛为核心,主要来自于美苏两国的主导力量,中国为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美国发生直接武装冲突,爆发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结束后,东北亚地区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呈现对峙、对抗状态的地区之一。但相对于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形势来看,东北亚地区的热度并不突出。朝鲜战争结束后半岛没有爆发新的热战,冷战初期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存在感并不强,正处于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外交活动空间较为有限。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但围绕问题和东南亚地区问题仍存在较大分歧,美苏两极对抗主要围绕在欧洲部分和中东地区,相比之下,东北亚呈现出美苏力量对抗而又相对稳定的局面。冷战结束后,本地区出现了两个根本性变化,一是苏联解体,原有的由对峙而维持的相对平衡彻底消失,俄罗斯出于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向西方世界靠拢的战略,但并未得到西方世界的普遍接受。二是日本在冷战结束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韩国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中国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也有所提升,对东北亚区域事务关注都有所提升,原有的美苏对抗力量体系转变为美中俄日韩几国国家利益的交织,其中又以中美两国为现今东北亚局势的主导因素,这都使得这一地区的关系更为纵横交错,互相交织。

3.东北亚地区战略地位凸显

东北亚区域战略地位凸显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可观,俄罗斯经济有所复苏。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利好趋势,中韩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在2015年更是相互成为继美国之后最大贸易伙伴,中日在2012年日本“购岛”事件之前,也一直保持着较为平稳的经贸关系,即使在两国关系上出现摩擦,也基本维持政冷经热的关系。俄罗斯与中国保持了稳定的贸易增长,2013年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进口国,双方在农产品、轻工产品、能源等多方面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由此可见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呈现利好趋向,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且平稳的增长速度。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全球战略重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将中国视为对其守城国地位发起挑战的崛起大国,尽管中国一再强调中方的立场,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国家,在经济上主张合作共赢,在外交上主张平等尊重,在文化上主张沟通交流,其建立的友好伙伴关系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特别是对中美关系建设性地提出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使中美政治互信有所提升,但是美国国内一些学者和对中国发展仍然疑虑重重。朝鲜半岛和平问题直接关系中国领土安全、改革开放进程、社会和谐稳定。美国在东北亚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都直接影响中美关系局势,东北亚安全态势重要性不断上升。

4.由传争风险转向核扩散风险

近代以来,朝鲜半岛一直是东北亚安全局势的核心,甲午战争就在朝鲜爆发,朝鲜战争又成为了冷战时期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热战。20世纪前半叶朝鲜半岛几乎都处于战火之中。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维持了一段时间的战略平衡,没有再出现大规模军事对抗。但冷战的结束使半岛微妙的平衡被打破。失去前苏联的战略庇护,朝鲜直接暴露在美韩军事同盟关系之下,加之美国没有与朝鲜建交,对朝鲜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加深了朝鲜对自身安全的担忧。韩国经历了“汉江奇迹”,经济上实现了腾飞和超越,朝韩经济实力反转,朝鲜面对内外压力开始寻求依靠自身力量保护的方向。而作为一个国力贫弱的小国,依靠追求核武器的终极杀伤力来进行威慑成为了最可能的手段。因此,朝鲜采取了先军政治,不但竭尽全力扩充,对美国的压力采取硬碰硬的强硬态度,而且积极寻求核武装,以这种极端手法来孤注一掷。朝鲜核设施由建到拆,由拆到建,参加六方会谈又退出六方会谈,朝鲜在研发核武道路上越走越远。核扩散和传争不同,一旦发生核战争或核泄漏,会造成传争数倍的打击力量,造成几何面积的环境污染,造成国际社会的严重恐慌,其风险和可能造成的伤害远超一场传争所带来的后果。

二、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动因

1.历史问题

自16世纪起,东北亚地区军事活动就比较活跃,发生了明朝的抗倭援朝战争,近代以后又发生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频繁的战争经历给东北亚地区留下了大量棘手的历史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东北亚各国缺乏互信,民族感情存在隔阂。近代以来,日本崛起后积极奉行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对中朝等邻国进行了肆无忌惮的侵犯,给这些国家和民族造成非常深重的民族灾难。而战后的日本在这一问题上一直遮遮掩掩,甚至公然抵赖,这使得邻国民众心理上无法接受,大大损害了日本与各相关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基础,也成为了损害东北亚各国政治互信的主因[1]527-529。除此之外,朝鲜与韩国虽同属一个民族,但是经过冷战时期各自所属东西方阵营的长期对抗,互信程度也大大降低。朝鲜与韩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流几近中断,在民间的交流上也受到很大影响,两国民众对抗情绪也一直存在。

2.战争遗留问题

东北亚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争,而对当前区域形势影响最大的就是朝鲜战争。冷战在德国和朝鲜都造成了国家的,但德国的冷战没有转变成热战,而朝鲜后不久,内战就以庞大的规模展开,战争中,不仅朝鲜南北双方军民两败俱伤,损失惨重,而且也将中美两个大国卷入了战场,使得小小的朝鲜半岛承受了自身无法承受的破坏。这场战争最终以各自停战收场,朝鲜半岛大致以一边一半的状态维持着。看起来一切都回到了原点,但战争造成的破坏及留在朝鲜人民心中的伤痕却是难以愈合的。对比冷战结束后,德国迅速实现了国家统一,但朝鲜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内政治的高度稳定性生存了下来,并继续与西方某些国家展开对抗,这使得朝鲜半岛成为了“冷战活化石”,在冷战后的国际格局中显得特立独行。若究其原因,朝鲜与东德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是区位条件不同。东德距俄罗斯本土距离遥远,东欧剧变的情况下,周边的捷克、波兰等国家已经纷纷倒向西方,东德政权必然处于西方势力的包围之中,继续存在的可能性已经丧失。而朝鲜则背靠中俄两个邻国,虽然前苏联已经解体,但美俄关系并不融洽,总体上仍然处于对抗状态,而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与朝鲜仍然保持着一致。中俄这两个不受西方控制的大国成为了朝鲜的依靠,使其可以在被西方封锁制裁的情况下维持国家运转。二是国内政治条件不同。东德完全是由前苏联直接扶持起来的,历史上完全被苏联控制,前苏联力量一旦消失,东德根本无法维持运转。而朝鲜政权的建立是由朝鲜族抗日武装作为基础的,朝鲜的性很强,并不听命于其他国家,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其的正常运转可以不受影响。且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及其家族在朝鲜民众当中威望极高,掌控国家政权的能力很强,不容易遭遇。三是民族历史不同。东德西德同属德意志民族,东西德的分离完全是二战后东西方阵营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双方民众对对方都非常认同,内心对统一的期望非常强烈,这种期望已经完全超越了对自己所在的依赖感。所以,一旦冷战结束,统一就成了众望所归,东德民众及东德的领导人,都对统一持支持和欢迎态度,统一成了皆大欢喜的唯一选择。反观朝鲜半岛,由于发生过惨烈的朝鲜战争,导致双方大量家庭支离破碎,在同一个民族内部积累了仇恨和不信任的种子。朝韩两国人民都对自己的有很强的依赖,谁也不愿意为统一而放弃自己的政权,使得朝鲜半岛统一的条件非常不成熟。

3.领土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在世界各地所产生的争议领土很多,但像东北亚地区这样普遍存在和难以解决的情况,并不多见。尤其是日本,竟然与三个本地区邻国都有领土争议,对于区域安全与合作实在是很棘手的状况。首先是俄日争议的北方四岛,也就是俄罗斯所称的南千岛群岛。这片位于库页岛和北海道之间的岛屿,19世纪时俄日两国就进行过争夺,后来为日本占领。二战末期前苏联对日宣战,又趁机占据了四岛,之后就一直由前苏联和俄罗斯控制,但日本方面仍然坚持提出领土要求,俄日两国在此问题上僵持不下。同时,日本和韩国之间还存在独岛争端。独岛是一群总面积不到0.2平方公里的小群岛,历史上是韩国领土,但曾被日本占据。在之后的国际文件中对独岛的归属规定模糊,导致了争议。目前独岛被韩国控制,虽然韩日两国同为美国在东亚的盟国,但韩日之间没有军事同盟,对于独岛争端,双方一直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暂时没有争议缓和的希望。而争端更是日本单方面引起的,日本利用甲午战争的机会侵占,战后,美国利用中国无暇顾及领土争端问题之机,向日本移交冲绳主权,直接导致日本侵占了的事实。因为是无人岛,上面并没有居民或常驻机构,所以对的争夺更多集中在周边海域的控制权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意识和能力的增强,中日双方围绕的主权争夺表面化,搁置争议局势被打破,中日关系受主权争端影响呈现阶段性阵痛。中俄两国历史上也存在黑瞎子岛、珍宝岛等边境纠纷,但在中俄两国高度政治互信的基础上,经过谈判,这些争议领土的归属都已解决,不再成为两国关系的障碍。中俄领土争议的顺利解决也说明,互信缺乏是东北亚政治困局的最大问题,而领土问题只是缺乏互信而不能解决的问题表象。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北方四岛问题曾经提出,“如果我们与日本之间达到了像与中国那样的高度互信,那么我们能够找到某种妥协办法”。日本的三处争议领土没有一处能得到解决,虽然北方四岛和局势都曾经一度缓和,但最终日本也没有把握住机会[1]253,也包括同韩国之间的领土争议。这一方面说明了日本在历史法理上确实不占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日本在邻国外交中处处碰壁的尴尬局面。东北区域未解决的领土争端虽然并未持续性触发东北亚局势紧张,但对于东北亚国家之间多边合作的互信产生深刻影响,致使多边合作顾虑重重。

4.大国关系交织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区域的大国力量主角从美苏双方逐渐演变成美中日俄四方,四个大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复杂交织,使得这一地区形成了牵一发动全身的微妙局面。美国本来不是地理意义上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但因为美国在全球的超级大国地位,使得美国深度介入东北亚安全问题及区域合作。在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政治格局下,美、中、俄三国作为当今世界政治舞台的最重要力量,在东北亚地区实现了三个大国的力量的集中存在,这也使得东北亚的局势更加多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美关系相对稳定,但始终存在变数,朝核问题同时涉及中美两个大国的核心利益,美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解决的意愿,中国有解决问题的意愿但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半岛无核化会谈一再搁浅。而普京、奥巴马执政时期美俄关系发展很不顺利,角力的主战场在东欧和中东,两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直接利益冲突较少,在东北亚区域发生对抗可能性不大。中俄关系持续稳定和发展,已经成为东北亚区域安全最重要的基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俄关系走向较乐观,将继续发挥地区稳定力量的作用。日本外交不够,受制于美国的总体战略和美日军事同盟,但日本仍然积极介入地区冲突,其中包含着日本加固美日同盟军事合作,发展自身军事力量,提升日本国际影响力,寻求成为所谓“正常国家”的野心,这是不容忽视的。

三、各方应对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的策略分析

1.解决朝核危机是当前东北亚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东北亚安全局势错综复杂,但当前最集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朝核危机。朝鲜半岛无核化,符合区域当事各方的利益。由于长期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使得整体局势反而向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并有不断激化的趋势。朝核问题的本质在于朝鲜与美国及其盟国之间互相提防的安全困境。一方面朝鲜希望核武器给予安全劣势中的国家提供保障,但另一方面,朝鲜拥有核武器的努力刺激了韩国和日本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使得他们更加投入发展军力及加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客观上加大了对朝鲜的制裁。而日、韩这种增强军力的行为又会加剧朝鲜的安全担心,促使朝鲜更加努力地发展核武器。因此,朝核危机目前处于安全互疑的恶性循环当中,缺乏解决问题的沟通基础。同时,美国及日韩在东北亚增强军事力量的行动也会损害中俄等周边国家的利益,并引起强烈反弹。东北亚各国几乎都被深深卷入到朝核危机当中,这一问题已经在东北亚区域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如果朝鲜半岛实现无核化,则对相关国家与朝鲜的和解,及缓和区域内各大国的关系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美国日益趋向保守及日本右翼长期执政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短期内难有较大的转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部署了驻韩美军约3万人以及驻日美军约5万人,具备强大的战斗力和威慑力。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已经明显超出了针对朝鲜一国的需要,而保持军事存在,针对中俄战略部署的意图昭然若揭,同时也“陷入自己造就的安全困境中”[2]。而日本则几乎和所有的区域内当事国都有难以调和的矛盾,日本自身军事力量不足,对外又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方面急于巩固美日同盟,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实现争取更多美国帮助,发展自身力量、复活日本战力的目标。这就决定了日本在本地区安全合作中对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地区安全问题往往发挥不了建设性的作用。

2.构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解决东北亚安全问题的努力方向

东北亚地区虽然国家数量不多,相互之间双边关系有所发展,但多边安全还属于空白。对比美国主导的安全———北约,所有北约国家互为盟友。而美国在东北亚建立的则是双边安全,美日、美韩是两对盟友关系,但日韩之间则没有盟友关系,而日韩关系的发展也很不稳定,因为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常常发生激烈矛盾。虽然朴槿惠总统曾宣称“韩国不但要与美国加强同盟合作,也要加强韩日美三国间的合作”[3],但随着韩国国内政局的变化,前景又变得扑朔迷离。朝韩两国虽都加入了联合国,但两国之间互不承认,且朝鲜战争结束时只有一个停战协定,而没有签订正式的和平条约,使得这场战争只是在理论上“暂停”,而不是现实的“结束”。在这种情况下,东北亚地区急需建立由主要相关国家参与的多边安全机制。东北亚地区的无状态是其安全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4]。中国针对朝核问题推出的六方会谈,为建立这一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六方会谈发展的艰难,也反映出东北亚地区推动建立多边安全磋商任重道远。

3.中国在东北亚区域安全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东北亚区域事务,尤其是朝鲜半岛核问题,中国的原则和态度一直是清晰、准确、一致的,中国反对朝鲜研发核武器,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支持朝鲜半岛进行和平谈判。中国对朝核问题由最初的希望美、朝双方理性谈判,到对朝核问题有限界入,中美朝三方会谈,再深入到六方会谈,王毅外长在2016年上提出了半岛无核化与停和机制双轨并进的中国方案,由停战机制向和平机制转变。既体现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也体现出了我国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关系的全新认识,更是我国大国地位与国际影响力的体现。中国一直是东北亚区域安全稳定的倡导者和维护者。

4.未来东北亚各国将维系安全局势

综合各大国核心利益和外交战略的情况来看,短期内,东北亚的安全局势仍以稳定发展为主,出现根本改善或急剧恶化的可能性都不大。各大国将仍然维持斗而不破的平衡局面,朝核问题、领土问题、历史问题等东北亚地区的敏感问题,暂时没有解决的基础,也缺乏激化的条件。这里主要的变数还在朝核问题上。无论是朝鲜作为一个自主研发核武国家主动弃核,还是美国放弃对朝鲜的一贯,目前都不具备实现的基础。只要朝鲜国内不出现不可预测的重大变局,朝鲜仍将会把自身的核打击能力建设作为其维系与大国关系的重要手段,引而不发,稳步发展。对于美国来说,朝鲜的核武器辐射能力真正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可能性很小,但朝核问题的存在却为美国加强在东北亚区域军事存在,巩固盟友关系提供了最好的借口和条件。朝鲜第四次核试验是韩国部署萨德的直接诱因,类似的事件今后也可能会继续出现,需要区域内有关国家积极应对。当前,东北亚局势有两个主要的变数:一是美国政权交替产生的外交调整。从当选人特朗普竞选时的阐述来看,其外交策略更有可能回归务实,但对朝核问题有可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二是韩国政局的变化。朴槿惠遭到,且支持率极低。朴槿惠的继任者所采取的立场虽然还难以预测,但从韩国来看,部署萨德、与日本改善关系等举措都很不得民心,延续还存在变数。

参考文献:

[1]谢宜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安全困境与后冷战时代的中美关系———兼论问题[J].国际论坛,2002(2):31-37.

[3]朴槿惠.朴槿惠总统国会演说[J].成钧中国观察季刊,2016(2):112-114.

[4]王发臣.东亚安全———特性及根源、危机与策略[J].东北亚论坛,2004(2):-93.

【责任编辑于蓬蓬】

Analysis on Evolu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curity Situation

in Northeast Asia after the Cold War

Yang Zhu

(Changchun Municipal Party School,Changchun130103,China)

Abstract:The Northeast Asia is a special region which is full of intertwined powers’interests,complex situation and frequent hot issues since ancient times.After the cold war it becomes the strategic position,but it lacks coop-eration mechanism.As major powers in Northeast Asia China’s core national interes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North-east Asian situation.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legacies of war and territorial disputes,powers’interactive relations etc.,the security situation of Northeast Asia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full of variables after the cold war.At pres-ent,solving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security problem in Northeast Asia.So construc-tion multilateral security cooperation mechanism is the way to solve security problems.And China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ortheast Asia regional security,establish its responsible international image,and try to reshape region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nd promote regional security situation towards a more peaceful and st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Northeast Asia;Security situation;Cold war;North Korean nuclear issue;International relations;Ter-ritorial issues

文档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及应对策略_杨竹

第18卷第2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22017年3月JOURNALOFBEIHUAUNIVERSITY(SocialSciences)Mar.2017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演变及应对策略杨竹[摘要]东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大国利益纵横交织,形势纷繁复杂,热点问题频发的一个区域。冷战结束以后,东北亚地区战略位置凸显,合作机制缺乏。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大国,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与东北亚地区局势密切相关。冷战后东北亚地区由于受历史原因、战争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大国关系交织博弈等因素的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