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识excel2003教学案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54:06
文档

初识excel2003教学案例

《初识Excel2003》教学案例科目信息技术课题初识Excel2003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知识是在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之后,又学习的Office软件中的一个数据处理软件。从内容来看相当的琐碎,首先明确它在章中的地位,它是Excel的入门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他在其它小节的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教师应着重在本节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了解它的工作环境才能使学生成功铺设以后的学习。教学对象分析这次我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初二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
推荐度:
导读《初识Excel2003》教学案例科目信息技术课题初识Excel2003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知识是在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之后,又学习的Office软件中的一个数据处理软件。从内容来看相当的琐碎,首先明确它在章中的地位,它是Excel的入门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他在其它小节的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教师应着重在本节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了解它的工作环境才能使学生成功铺设以后的学习。教学对象分析这次我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初二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

《初识Excel2003》教学案例

科目信息技术课题初识Excel2003

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知识是在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之后,又学习的Office软件中的一个数据处理软件。从内容来看相当的琐碎,首先明确它在章中的地位,它是Excel的入门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他在其它小节的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教师应着重在本节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了解它的工作环境才能使学生成功铺设以后的学习。

教学对象分析这次我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初二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式运演阶段,以抽象思维为主,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在他们的群体中已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教师,我必须思考“怎样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学、让基础较好和很好的学生想学、能够坚持学,并使两者在此基础上会学”,所以我必须一方面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的回顾、总结,另一方面又必须设置更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参与实践的热情,进而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掌握、深化和巩固。
教学方法设计1、讲述法:对于课本的基本内容,采用教师讲述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范例教学法:它强调了教学的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该法其实也融合了直观演示法和讲授法,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演示和讲授的过程中也可将教师演示与讲授和学生的演示与讲授相结合,一来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进也可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个别或普遍问题,教师可以及时纠正。

3、自学法:对于内容比较简单,并且教材有明确答案的知识点,因此采用自学法是很实用的,既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 ②掌握Excel的启动和退出及窗口组成 ③了解Excel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有关概念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②培养学生敢于尝试,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的互动进行学习,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a、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概念和相互关系。b、认识单元格的概念和操作。

教学难点a、单元格的命名和操作;b、区域地址的命名和选定。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网络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1.在此之前我们学过了word的基本应用,回顾以前打开这些办公软件的方法,学生通过知识的回顾和迁移得出不同的打开方式,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讲述和示范,然后,找到并打开excel。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Word的基本应用,那么,同学们回忆一下如何打开一个Word应用呢?那位同学能够说一下呢?

生: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打开它,或是将鼠标指向Word图标,单击右键后,左键单击“打开”,即可打开。

师:很好,还有其他同学补充吗?

生:单击开始按钮,单击所有程序,找到Microsoft office ,单击它,找到word,双击打开。

师:好,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那么本节课我们来学习word的另一个搭档,它叫excel,请同学们参照打开word的方法,找到并打开excel。

2.点击课件出现题目——《初识excel2003》

思考回答或者上机演示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
学习新知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了解excel及其基本功能。

Microsoft excel 2003电子表格是一种可以对表格内的数据进行各种运算的表格数据处理软件。

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根据截图,提问学生:面积最大的是哪一片区域?仔细看,区域的组成?

引入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

工作表里有许多线条构成的长方形表格,每一个小方格叫做单元格。正在使用的单元格边框呈粗线框,叫“当前单元格”或“活动单元格”;其他单元格边框显示细线框

通过定义使学生进行深入了解,

由此对工作表这一概念提出疑问,

进而介绍,什么是工作簿,工作表?

Excel2003像一个活页夹子,其中的文件一般称为工作簿,工作簿里的每一页,就叫做工作表。

Excel2003工作表由65536行和256列构成,它的左侧和顶部分别有行、列标识。默认情况下,表格的“行”由数字1、2、3顺序表示,称为“行号”;表格的“列”由字母A、B、C顺序表示,称为“列标”。

介绍相关定义,并举例加深理解,(记账簿的例子)接下来,上机演示工作表及工作簿的一些操作,包括工作表的插入、删除、复制、重命名。

提问学生: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家的地址吗?地址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生:是用来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并方便别人找到他。

师:那我们刚才了解到一个工作表有那么多的单元格,那我们如何准确的找到其中的一个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单元格地址的表示方法。

师:行号和列标组合在一起,确定了单元格在工作表中唯一的位置,即“单元格地址”。

例如:“A1”单元格,就指第A列,第一行的那个单元格;第C列,第5行的单元格就是“C5”单元格。

下面进行一个活动,请同学们任意选择单元格,指定其他同学说出地址,或者随意说出一个单元格地址,并指定一个同学标出其位置。

教师提问:我们学会了单元格地址的表示,那当我们选中一片区域时,该如何表示呢?

区域地址:若干个相邻的单元格组合在一起可以表示工作表内一个区域。

区域地址就是用左上角单元格和右下角单元格的地址来表示,中间用“:”分隔,如:

A1:D3;B2:E4

进行活动,考察学生对区域地址的掌握情况。

我们知道excel2003是数据处理软件,我们来了解一下基本的数据类型:

1、数值型:包括数值和结果为数值的函数和公式等。

2、文本型:包括数字、字母、汉字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符号,不能参与计算。

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

根据以前的学习和课本讲解,自学excel的保存与退出。

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学生认真听讲,并上机操作修改工作表标签名。

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

通过比喻,促进学生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通过探究,发现和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

 
巩固新知1.展示学生的操作任务,强调注意事项(课件):根据教师或同学的选定的区域或给出的区域地址,上台演示自己的答案结果。

2.正确的,教师和同学给予肯定;错误的,请其他同学给予更正。

学生根据活动要求,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教学反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学生的答案其他同学观看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回答提出的问题

复习巩固知识

强调重点、难点
课后作业完成书本后面的实践

1. 在工作表Sheet2中输入初一计算机成绩。

2. 把工作表Sheet2标签分别改为“初一计算机”。

3. 把工作簿以文件名“计算机成绩表”存盘。

上机操作。综合应用,巩固技能。
教学后记本节课作为Excel电子表格的第一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了解数据类型,引导学生发现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课堂的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2)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3)本节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如基础差的学生,对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概念的区别,工作表标签名的更改出现差错,这还有待改进。

文档

初识excel2003教学案例

《初识Excel2003》教学案例科目信息技术课题初识Excel2003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知识是在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之后,又学习的Office软件中的一个数据处理软件。从内容来看相当的琐碎,首先明确它在章中的地位,它是Excel的入门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他在其它小节的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教师应着重在本节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了解它的工作环境才能使学生成功铺设以后的学习。教学对象分析这次我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初二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