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
年级 | 一 | 班级 | 一 | 课型 | 复习 | 课题 | 语文园地二 | |||||||
主备教师 | 许粉兰 | 上课教师 | 许粉兰 | 备课时间 | 3月20日 | |||||||||
学习 目标 |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汉字规律,小结“减一减”“加一加”两种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识字。 2、初步发现并领悟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 |||||||||||||
重点 难点 |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造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识字。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同一个字的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多个意思。 | |||||||||||||
课前预习设计 | 基础知识 | 识字,让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认“票”、“元”、“旦”、“值”、“篇”和“遍”这六个汉字 。 | ||||||||||||
问题导学 | 说说你最近认识了那些字词呢? | |||||||||||||
课堂学习设计 | 板题示标 | 见“课题”及“学习目标” | ||||||||||||
先学后教过程设计 |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学生借助拼音识字:自主认读“我的发现”中的熟字和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一)先学 1、边读边观察本次训练中的熟字和新字,发现了什么? 2、学生小组交流个人的发现,互相补充。 (二)后教:全班交流,补充: 1、 老师引导学生从字形、字音、字义等不同的角度发现汉字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评价激励学生学会观察,大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倡个性化的学习。 2 、识字金点子: 学生介绍自主认识新字的独特方法 3、总结“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减去熟字的偏旁就可以记住了新字。它们的读音和字形有相似之处。 4、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并创造语言环境帮助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重点理解词语“元旦”、“满山遍野”,多媒体出示场景“满山遍野的白雪”、“漫山遍野的小花”,借助图片场景直观理解词语,并练习运用词语说话。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比比谁认识的字多(比认字) 1、识字大比武:开火车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条上的生字。 引导学生评价,培养倾听的好习惯。 2、识字方法大交流:渗透课内外的衔接──学生展示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在课外识记的新字,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在生活中识字。 3、拓展识字,提供平台,激发识字兴趣: 出示自编字族文: 苗苗学素描, 用眼瞄一瞄。 小猫玩铁锚, 乐得喵喵叫。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读读想想) 1、边读边想,词语积累: ⑴ 课件出示: 带“张”字的词语: 张贴 一张画 东张西望 开张 张爷爷 张开嘴巴 ⑵ 初读词语,读准字音 ⑶ 边读边想: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2、自主学词,寓教于乐: ⑴ 你想读哪个词?为什么? ⑵ 学生自主读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张爷爷”中的“张”是姓。班上还有那些同学姓“张”?“一张画”。出示实物──一张很漂亮的画。学生把画贴在墙上,理解“张贴” ⑶ 游戏“表演双簧”: 老师说词语学生做动作。理解“张开嘴巴”“东张西望”“张贴”“开张”。 ⑷ 总结:“张”在不同的词中表达的意思不同,它表达的意思很多。 3、字词拓展,开阔思维: ⑴ 师生共同游戏: 老师扮字宝宝“打”,学生组词,并鼓励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理解表达词语的意思。 ⑵ 学生分小组玩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 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 |||||||||||||
课堂学习设计 | 先学后教过程设计 | 四 当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 | ||||||||||||
当堂训练 达标检测 | 选字填空 漂 票 公园里的花儿真( )亮! 我的妈妈收集了很多邮( )。 植 值 今天轮到我( )日。 3月12日是( )树节。 元 园 我家有一个美丽的花( )。 1月1日是( )旦。 遍 篇 这( )课文我读了三( )。 | |||||||||||||
课后 延伸 | ||||||||||||||
板书 设计 | 漂------ 完-_----- 植 篇 飘——票 园-——元 直-----值 扁---遍 | |||||||||||||
教后 反思 |
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
年级 | 一 | 班级 | 一 | 课型 | 复习 | 课题 | 语文园地二 | |||||||
主备教师 | 许粉兰 | 上课教师 | 许粉兰 | 备课时间 | 3月20日 | |||||||||
学习 目标 | 1、积累词语。 2、熟读背诵《鞋》。 | |||||||||||||
重点 难点 | 1、积累词语。 2、熟读背诵《鞋》。 | |||||||||||||
课前预习设计 | 基础知识 | 识字 | ||||||||||||
问题导学 | ||||||||||||||
课堂学习设计 | 板题示标 | 见“课题”及“学习目标” | ||||||||||||
先学后教过程设计 |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比比谁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 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比比谁认识的字多(比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⑴ 四人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⑵ 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⑶ 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朗读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三、实践活动 1、积累看电视、上活动时认识的好词、好句。(张贴在墙报上,展示自己认识的字、词、句等) 2、体会家的温暖,为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 |||||||||||||
课堂学习设计 | 先学后教过程设计 | 四 当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 | ||||||||||||
当堂训练 达标检测 | 爸爸您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妈妈您别说我小,我会刷碗把地扫; 爷爷您别说我小,我会养花把水浇; 奶奶您别说我小,我做的事真不少。 | |||||||||||||
课后 延伸 | 体会家的温暖,为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 |||||||||||||
板书 设计 |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鞋》 | |||||||||||||
教后 反思 | 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的环境识字,这当然需要家长的配合。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认识,经常的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的认读;对家用电器的标签让孩子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学校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定期的布置这样作业,并开展成果汇报活动,促进孩子养成识字习惯。在教材中,也注意了这方面内容的安排。例如一年下册《语文园地二》识字加油站──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读给大家听。这就是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环境中识字。 |
语文园地二(第三课时)
年级 | 一 | 班级 | 一 | 课型 | 复习 | 课题 | 语文园地二 | ||||||
主备教师 | 许粉兰 | 上课教师 | 备课时间 | 3月20日 | |||||||||
学习 目标 |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归心体贴长辈。 | ||||||||||||
重点 难点 | 大面积训练,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从小事做起,学会归心体贴长辈。 | ||||||||||||
课前预习设计 | 基础知识 | 初步培养说一句完整的话 | |||||||||||
问题导学 |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做过家务事吗?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学生说一说父母不让他们做家务事的情况) | ||||||||||||
课堂学习设计 | 板题示标 | 见“课题”及“学习目标” | |||||||||||
先学后教过程设计 |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创设情景一(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下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主意?)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一)先学:讨论交流。 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二)后教:上台表演。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创设情景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1)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2)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要求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3)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补充认为你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3 创设情景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1)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橘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2)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四、 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刚刚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这说明大家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好不好?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老师和同学一起唱)
4、全班配乐背诵。 | ||||||||||||
课堂学习设计 | 先学后教过程设计 | 四 当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 | |||||||||||
当堂训练 达标检测 | 在练习本上你写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说服你的爸爸妈妈,让你做你能做的家务事。 | ||||||||||||
课后 延伸 | 创设情景: 在学校里,你想帮忙布置教室,但老师不让你做,你想出了什么方法进行说服老师呢? | ||||||||||||
板书 设计 | 我 行 (帮) 朋友 老师 亲人
我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