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网络信息使用检索答案示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53:27
文档

网络信息使用检索答案示例

《网络信息实用检索》考查报告课题名称_1_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课题名称_2_古代诗歌欣赏班级____姓名____报告完成日期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一、课题分析课题名称1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关键词(不少于3个)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技术发展课题名称2古代诗歌欣赏关键词(不少于3个)古代诗歌,古代大诗人,鉴赏二、检索过程明细1.检索策略中文检索式(如:主题=(关键词1)or(关键词2))课题1名称课题2名称超超临界古代诗歌燃煤诗歌分类发电技术诗歌流派
推荐度:
导读《网络信息实用检索》考查报告课题名称_1_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课题名称_2_古代诗歌欣赏班级____姓名____报告完成日期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一、课题分析课题名称1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关键词(不少于3个)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技术发展课题名称2古代诗歌欣赏关键词(不少于3个)古代诗歌,古代大诗人,鉴赏二、检索过程明细1.检索策略中文检索式(如:主题=(关键词1)or(关键词2))课题1名称课题2名称超超临界古代诗歌燃煤诗歌分类发电技术诗歌流派
 

《网络信息实用检索》

考 查 报 告

课  题  名  称_1_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课  题  名  称_2_古代诗歌欣赏

班级__ __       姓名___ _

报告完成日期__ 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

一、课题分析                                                                                                                                                                                                                                                                                                                                                                                                                                                                                                                                                                                                                                                                                                                                                                                                                                                                  

课题名称1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不少于3个)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技术发展
课题名称2

古代诗歌欣赏
关键词(不少于3个)

古代诗歌,古代大诗人,鉴赏
二、检索过程明细

1. 检索策略

中文检索式(如:主题=(关键词1)or(关键词2))

课题1名称

课题2名称

超超临界古代诗歌
燃煤诗歌分类
发电技术诗歌流派
我国发电技术古代著名诗人
技术的发展诗歌鉴赏
锅炉表现手法
热能技术意境
英文检索式(限课题1)

课题名称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2. 检索结果列表(同一数据库使用多种检索式时,记录不同结果可拆分表格)

课题1

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或网站名称

(不少于8个)

检索年限及匹配方式检索结果

(命中数)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0-201118
2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0-20118
3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0-20112
4 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 (IEL)全文数据库2000-2011744
5百度

2000-2011约20300

6谷歌

2000-2011约15200

7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000-201129
8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0-20110
课题2

检索中文数据库或网站名称

(不少于3个)

检索年限及匹配方式检索结果

(命中数)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0-2011297
2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0-201169
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0-201118
三、综述报告(两个课题分别写)

1.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课题1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我国能源结构决定了火电以煤为主的格局。而提高燃煤机组的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是燃煤发电的永恒主题,更是当前我国火电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按照电力发展规划,我国发电装机到2020年将达到12亿kW,因此,迫切需要新一代燃煤发电设备来装备电力工业。提高火电机组热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是提高蒸汽参数和采用大容量机组。超临界发电机组已在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国际上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压力已达25~31MPa,蒸汽温度达593℃ ~610℃,热效率达45%。国外机组的可靠性数据表明,超超临界机组可以同超临界发电机组一样实现高的可靠性。从环保措施看,国外的超超临界机组都加装了锅炉尾部烟气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装置,可以实现较低的排放,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同时,超超临界机组提高了效率,相应也节约了发电耗水量。超超临界机组是成熟、先进的技术,在机组的可靠性、可用率、热机动性、机组寿命等方面已经可以和亚临界机组媲美,已经有了较多的商业运行经验。超超临界燃煤电技术对于实现我国火电结构调整意义重大,是我国燃煤电厂建设应大力发展的技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亚临界300MW、600MW机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优化和创新,比较扎实地掌握了最新的大机组设计方法,为自主开发大容量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容量为350W、600MW、900MW 的超临界机组,同时引进了一些设计制造技术。通过这些机组的成功投运和消化吸收,基本掌握了超临界机组电站的设计、调试、运行及检修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并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国内有关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在火电技术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的高平的科研队伍,并在亚临界机组的科研攻关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技术方面亦进行过多年跟踪研究,开展了相关的前期科研工作,建立了一批相当规模的试验研究基地和试验装置,如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质特性及燃烧试验基地、大型超临界水动力试验台、多相流国家实验室、汽轮机关键部件及锅炉受压部件强度振动实验室、空气动力实验室、轴系模拟试验台、高温材料性能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等;在诸如气液两相流和超临界压力传热研究、高效低污染新型燃烧器研究、煤燃烧特性和炉膛选型等方面开展了许多试验和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装备水平已接近世界

先进水平,通过加强与国外制造企业的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外已开发的先进成熟技术设计和制造超超临界机组,实现了我国超超临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在燃煤发电技术中发展的历史最长,最具技术继承性,已大容量和规模化商业运行。在材料工业发展的支持下,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正朝着更高参数、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的超超临界机组研发、设计、制造和超超临界电站设计、建设、运行基础,掌握了先进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超超界发电与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结合是国际上、也是中国燃煤火电机组发展的主导方向,是未来30年洁净煤发电的主流技术,预计未来15年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内新增火电市场的份额可达70%以上。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于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USC)仍是基于常规发电系统的渐进技术,所以发展USC技术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而且和其它技术相比极具竞争力,由于超超临界机组与常规火电机组相比,超临界机组的可用率与亚临界机组相当,效率比亚临界机组约提高2%。超超临界机组效率可比超临界机组再提高约2%~3%,若再提高其主汽压力到28MPa以上,效率还可再提高约2个百分点。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高效、节能和环保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竞相采用和发展的新技术,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开始采用USC发电机组。

为了进一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先进工业国家都相继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开发计划,并正在进行实施。

1999年美国能源部(DOE)提出了火电新技术发展的Vision计划,美国计划开发蒸汽参数为35MPa/760℃/760℃/760℃的大功率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热效率将高于55%(比蒸汽温度600℃的超超临界机组热效率提高8%~10%),CO2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约减少30%。美国能源部开发超超临界技术的目的有二个:一是选择先进的材料使得超超临界机组的成本具有竞争性、环保可接受并能够燃用高硫煤;二是提高美国发电设备制造商生产的高效燃煤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日本是能源消费大国,正在加大力度推进节能工作,在电力方面对超高性能的火力发电方式进行开发;对传统的燃煤火力发电设备也在提高蒸汽参数,使之超高温、高压(超超临界蒸汽参数USC)以得到更高的效率;电能开发公司在1979年开始进行有关USC技术开发可行性调查,从1981年开始与锅炉和汽轮机制造厂家协作进行各种验证实验(并且从1982年开始从通产省嫩关停得到研究经费,从而推进了研究开发工作)。

本技术是把传统的火力超临界蒸汽参数246kgf/cm2、538/566℃提高到320~350kgf/cm2、595-650℃,以提高发电效率。

日本超超临界技术开发研究工作的完成,为日本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研制和生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欧洲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COST501计划,实现了蒸汽温度为580℃/600℃超超临界机组的研制。1998年开始实施COST522计划,实现了蒸汽温度为600℃/620℃超超临界机组的研制。欧盟从1998年1月1日启动了“AD-700℃计划”,其目标有二个:一是供电热效率由目前的47%提高到55%(深海海水冷却)或52%(内陆电厂);二是厂房结构更加紧凑,以降低燃煤电厂的投资。欧盟“AD-700℃计划”的战略意义是使欧盟成员国的燃煤火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始终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显著提高欧盟成员国燃煤火电机组的竞争力。采用700℃/720℃超超临界机组可以使CO2的排放量减少30%,可以使CO2的排放满足“京都议定书”的要求。

我国国家电力公司也及时提出了发展超超临界并建立示范电厂的863高技术发展计划,目前该计划的第一子课题“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已经完成,经过专家论证,并结合我国动力制造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认为我国发展容量为700~1000MW,蒸汽参数为:25MPa,593/593C(或600/600C)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是合适的。

课题2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诗歌是这“长流”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从古典诗词的宝库中吸取丰富的养分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要准确领会古典诗词的意蕴,就需要掌握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

      鉴赏古诗词,不要忽略题目。不少的古诗词,题目即为解读该诗的诗眼。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标题中的“幽居”即幽僻宁静的居所,这里已暗示着居室主人隐者的身份。把握住这一题眼,就找到了理解该诗的钥匙。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形象而富有表现力,多通过比喻、双关、隐曲、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在鉴赏时,反复咀嚼、玩味重点词句,将对诗歌的内涵挖掘得更为深透。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在于领会其中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和自己的主观感情浑然天成,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镜界。王国维曾说:“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在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鉴赏古诗词,正是要借语言载体去感受作品中的意象,深人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国外的研究结果

现阶段由于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国外对中国的古代诗歌研究较少,基本没有什么大的理论产生。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课题1    本课题属于国家“十五”“863”计划能源技术领域、洁净煤技术主题。该项目由电力企业牵头,与三大动力设备制造企业和设计院、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23个国内权威单位,以华能玉环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作为课题的依托工程,基于国际成熟的商用高温金属材料水平,首次提出了我国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技术选型方案,即容量为600MW级和1000MW级,参数25~28MPa、600℃/600℃等有关结论;完成了3种不同型式的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汽轮机的设计开发、制造软件包研制和材料加工性能研究;自主设计了超超临界电站;应用所取得的运行技术自主调试1000MW机组;开发出配套大机组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装置。申请了国家技术专利17项,编写研究报告63本,共计12000页(大开),形成了我国完整的超超临界电站的开发基础。

      本课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达到了目前国际先进水平,对于发展我国自己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提高我国相关研究院所及发电设备制造业的设计、制造和研发技术水平,实现我国火电站结构调整、节约能源、提高电力工业水平和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影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打下坚实基础,还将带动制造工业、材料工业、环保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该研究结果被国家主管部门和电力业主普遍认可,国家2005年采用此研究结论,要求600MW及以上燃煤机组达到超超临界机组的能耗指标,大大缩短了超超临界机组的推广时间。除依托工程外,其他新建大机组采用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确定机组的各项参数。截至2007年1月。共有4台1000MW机组投产,30台在建;24台6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建。随着这批机组陆续投产,我国电站装备水平将迅速提高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用5年的时间赶上国际当前的先进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对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力工业意义重大。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是我国电力工业升级换代,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和装备差距的新一代技术,在未来20~30年是我国电力工业装机主要技术。

课题2   中国古代诗歌是古典文学创作中一枝绚丽的奇葩,学会阅读鉴赏古代诗歌,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要想深入透彻地鉴赏一首诗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借助诗题、作者、时代背景、注释等

     借助诗题鉴赏古代诗歌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例如,杨炯的《从军行》从诗题就可以看出是旧体乐府诗中的“征戍诗”——叙述军旅辛苦,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知人论诗也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好方法。例如,杜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诗圣。他写的诗歌大多为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作品,被称为史诗。鉴赏他的诗歌时,就要关注他的创作风格和人生追求。此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鉴赏古代诗歌时借助时代背景非常有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例如,国运衰微的中晚唐时期,动荡的政局就给诗歌烙上了沉重的烙印,韦应物、柳宗元、李贺、杜牧笔下的诗歌都失去了盛唐诗歌恬淡、祥和、自信、昂扬的特质,表现出了难以消除的落寞和苍凉,如杜牧的《泊秦淮》等。

二、抓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的精灵,了解诗歌中的意象是鉴赏诗歌的关键,也是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突破口。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固定的意象,如杨柳多传达离别、怀远等情思,松竹梅则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例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后半部分描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就用鸿雁、鲤鱼等传统意象传达了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李煜《浪淘沙》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用流水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由此可见,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往往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

三、抓动词、形容词、叠词等关键词

     古代诗歌中常会有一些能使诗歌增色的词需要特别注意。例如,杜甫《登高》的头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青、白、飞回等字修饰,开篇就为整首词定下了惆怅孤独、沉郁悲哀的感情基调;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早”,但因为是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明”便形象地表现了“早行”;李清照《声声慢》中则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层层渲染了一位愁妇的心理发展过程,描绘了一个心神不宁、郁郁寡欢的愁妇形象。

四、巧用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鉴赏古代诗歌也可以运用比较法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例如,鉴赏李商隐的《晚晴》就可通过与他的另一首诗《登乐游原》作比较进行。《晚晴》中诗人通过“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等诗句表现了一种分外珍惜美好事物的感情——诗人并不在意它的短暂,而是只强调了晚晴,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其实是他遭遇厄运后倍感幸遇的真实写照;而《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是写乐游原的夕阳虽美,却会转瞬即逝,诗中表现出的是沉沦迟暮之感,透露出的是对国运衰微的哀伤。

五、结合语感

     鉴赏古代诗歌必须进入角色,带着浓厚的激情对诗歌进行认真品读,绝不能一目十行不加咀嚼地快速扫描。正确的方法是读完诗歌后要及时对第一印象进行回味和总结,以期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比较完整的感性认识。鉴赏古代诗歌时学生可将诗歌大致分为“喜”与“不喜”两种,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阐述“喜”与“不喜”的内涵。例如,鉴赏杜牧的《泊秦淮》,读完诗后就可凭语感断定这首诗是讽刺沉湎声色的达官贵人的,表达的是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忧愁感伤的感情。

六、注意修辞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衬托、夸张、拟人、对比、对偶、反问、设问、比兴、借代、双关、通感等。鉴赏古代诗歌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最后两句就用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中,一、二句用比喻手法描写了他的境况——像江岸边的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三、四句以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用反衬手法写了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流离的凄怆心情,五、六句用反语表现了诗人心中的不平,七、八句用比喻、设问深刻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感伤。

3.本课题研究主要的机构和专家

课题1   为了更好的研究,国家成立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此外国家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机构也在研究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专家有原国家电力公司科技环保部主任、现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晓鲁,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金浪川等等。

课题2   研究机构有西南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诗歌中心等等。研究专家有陈元龙,常新等等。

4.检索文献(按照标准格式列出检索到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每课题不少于10篇,英文文献后加注翻译的相应中文。)

标准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 来源(刊名、书名或网址), 出版日期.

课题1 【1】张振宇; 姚晨光。我国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及发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1年1月。

【2】全国发电机组技术协作会。超超临界机组优化设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年1月.

【3】姚燕强。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究。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年4月。

【4】李君; 吴少华; 李振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发展洁净煤发电技术的优先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9月。

【5】陆延昌。大力发展超临界压力机组优化火电结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1月。

【6】李光华。“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技术研究”课题获“863”计划的支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年3月。

【7】陈娅丽。600MW超临界锅炉炉内流动与燃烧的数值模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年9月8日。

【8】孙式国。超超临界1000MW机组运行调试关键技术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年11月25日。

【9】夏芳。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研发关键问题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8月21日。

【10】申春梅。1000MW单炉膛双切圆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11月19日。

课题2 【1】王虽社。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探究。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年3月。

【2】张庆全。热爱祖国语言 继承传统文化——浅议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年3月。

【3】余涛。言简意赅——鉴赏诗歌事半功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1年1月。

【4】张翠云。古代诗歌表达试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1年2月。

【5】付艳青。鉴赏唐诗宋词之形象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1年9月。

【6】段明艳。怎样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1年3月。

【7】何玉清。古代诗歌鉴赏的有效途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年1月。

【8】宗源。诗歌鉴赏中意象与意境的观照。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年2月。

【9】杨帆。扣住景物描写鉴赏诗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年1月。

【10】袁发扬。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应注意几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年4月。

文档

网络信息使用检索答案示例

《网络信息实用检索》考查报告课题名称_1_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课题名称_2_古代诗歌欣赏班级____姓名____报告完成日期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一、课题分析课题名称1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关键词(不少于3个)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技术发展课题名称2古代诗歌欣赏关键词(不少于3个)古代诗歌,古代大诗人,鉴赏二、检索过程明细1.检索策略中文检索式(如:主题=(关键词1)or(关键词2))课题1名称课题2名称超超临界古代诗歌燃煤诗歌分类发电技术诗歌流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