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 试卷(专科)
(课程代码06092)
本试卷不分卷,共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1.在工作分析的活动中,主要包括工作信息的分解、比较、综合,其中,分解是基础,比较是( ),综合是结果
A、关键 B、重点
C、手段 D、工具
2.工作分析作为一种活动,其主体是( )
A、组织体系 B、人力资源部
C、工作分析者 D、管理层
3.从岗位工作任务调查入手,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称之为( )
A、岗位导向型 B、人员导向型
C、过程导向型 D、内容导向型
4.从人员工作行为调查入手,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称之为( )
A、岗位导向型 B、人员导向型
C、过程导向型 D、内容导向型
5.在工作分析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 )
A、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与结果适用范围
B、界定工作分析的内容,预算分析的时间费用
C、组建分析小组,分配任务
D、进行工作信息审查
6.在工作信息分析中,对工作环节、人员关系与所受影响进行的分析,属于( )
A、工作名称分析 B、工作内容分析
C、工作环境分析 D、工作过程分析
7.在工作分析信息分析阶段,进行信息分析之前,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是( )
A、信息的审查 B、信息的归类
C、信息调查 D、信息综合
8.在工作分析结果中,主要是对相关岗位概况、工作职责及任职资格的完整说明,称之为( )
A、工作描述 B、工作说明书
C、资格说明书 D、职务说明书
9.( )又叫职种,指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
A、职位 B、职务
C、职业 D、职系
10.( )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起核心作用的要素,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基础
A、工作分析 B、绩效管理
C、薪酬管理 D、员工培训
11.现代管理的突出特点是强调( ),强调在工作分析基础上进行工作再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定员、定额
A、凭借管理经验 B、重视物力、财力
C、以人为中心 D、重视工作环境
12.工作评价必须建立在( )基础之上
A、工作分析 B、任职者资格分析
C、工作环境分析 D、工作职责分析
13.下列关于工作描述的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工作描述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甄选中有多种用途
B、通过工作描述,可让任职者清楚工作的好坏
C、工作描述在薪酬管理方面有重要用途
D、工作描述对员工培训、职业指导有重要作用
14.下列关于工作描述的格式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工作描述的格式必须是同一的 B、工作描述项目方面是不固定的
C、工作描述术语要反复斟酌 D、工作描述内容要细致
15.社会分工后,( )的发展是推动工作分析研究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A、科学管理理论 B、人力资源配置和人的全面发展
C、职业类别的划分 D、社会分工精细化发展
16.在中国工作分析发展历程中,( )是工作分析思想与活动在中国发展的社会根源
A、社会分工低下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统治
C、商品贸易不发达 D、落后的人才选拔思想和人才选拔制度
17.下列( )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其工作分析的主要贡献是在工作分析中,最为重要的是从“内行人”那里获得真实而准确的工作信息
A、泰勒 B、汤普森
C、芒斯特伯格 D、宾汉
18.认为工作分析的对象应该包括工人的多方面因素的观点是出自( )
A、芒斯特伯格 B、吉尔布雷斯夫妇
C、宾汉 D、泰勒
19.成功的把工作分析的方法与结果应用于美国国会的《工薪划分法案》的代表人物是( )
A、斯科特 B、宾汉
C、约翰·沃特森 D、巴鲁什
20.( )提出了关于“职业职能分类计划”的理论
A、斯科特 B、宾汉
C、麦克米克 D、悉尼·法恩
21.下列关于工作分析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包括工作的内容 B、包括工作的方法
C、包括工作技巧 D、包括工作过程与结构
22.关于“涉及如果完成工作、工作中需要哪些机器、工具、原材料及其他设备,应该遵循哪些程序、标准和惯例”属于工作分析中( )的描述
A、工作内容 B.工作方法
C、工作目的与原因 D、工作过程与结构
23.下列选项属于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的是( )
A、岗位职责 B、工作方法
C、工作环境 D、工作性质
24.岗位资格条件分析的内容不包括( )
A、工作经验 B、智力水平
C、技能要求 D、工作态度
25.在对工作环境进行分析时,应该首先( )
A、工作环境的优越性 B、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C、工作环境的性质及其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D、工作环境的整体性
26.在工作分析概况中,下列哪项属于相对重要和常用的资料( )
A、工作分析的主题 B、工作分析的代号
C、工作人数以及性别分类 D、工作分析主体的别名
27.下列关于工作分析指标体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工作分析的对象与内容
B、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是工作分析对象与内容的交织与融合
C、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是工作分析内容标准化的结果
D、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是对工作分析内容扩充化的结果
28.在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构建中,那些揭示的内容只能反映分析对象某一特征的指标被称之为( )
A、测定指标 B、评定指标
C、单项指标 D、综合指标
29.下列关于工作分析指标体系的要求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可操作性 B、创新性
C、性 D、简约性
30.在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那些揭示岗位工作条件与过程的指标被称之为( )
A、测定指标 B、评定指标
C、状态指标 D、结果指标
31.工作分析指标体系中的相对指标是指( )
A、那些以岗位工作客观要求为依据来测定或评定对象特征的指标
B、通过不同岗位工作本身具体情况的比较来测定或评定对象特征的指标
C、所揭示的内容只能反映对象某一特征的指标
D、指那些反应不同岗位工作共性的指标
32.下列表述不属于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是( )
A、对象分析法 B、模块结构分析法
C、调查咨询法 D、访谈法
33.在工作分析的组织与实施机构中,如果想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可以首先考虑聘请( )
A、中介咨询机构 B、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
C、企业或部门 D、外聘专家
34.工作分析在组织实施时,要选择恰当的工作分析人员,下列关于工作分析人员的资格条件和要求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专业知识要过关
B、业务知识要熟练
C、对所分析的工作岗位可以不必具有丰富的经验
D、组织实施能力较强
35.下列哪项表述属于观察法的优点( )
A、观察法取得的信息比较客观正确
B、观察法不会干扰工作者的正常行为
C、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可不必有实际操作经验
D、观察法比较适合工作循环周期长的工作
36.下列哪项岗位比较适合用观察法( )
A、教师 B、销售经理
C、行政助理 D、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
37.下列关于观察分析法的操作步骤中,不属于搜集现有信息的内容是( )
A、尽可能掌握岗位概括,包括战略目标、职能、工作流程等
B、通过面谈把握工作的整体情况
C、列出观察任务清单,形成观察分析报告
D、确定观察对象
38.主管人员分析法在运用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加强对主管人员的培训
B、为主管人员设计好各种分析工具
C、解决主管人员在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D、为主管人员设计标准的工作调查表和职位分析表
39.下列关于访谈法的缺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访谈者要求较高 B、容易受到任职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C、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沟通 D、应用范围比较窄
40.根据已经设计好的访谈问卷和提纲向被访谈者提出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在问卷上的一种方式是( )
A、标准访谈 B、非标准访谈
C、集体访谈 D、电话访谈
41.实现不制定统一的问卷和提纲,知识根据拟定的某一题目,访谈者和被访谈者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而获得有关资料指的是( )
A、标准访谈 B、非标准访谈
C、集体访谈 D、电话访谈
42.下列关于访谈过程中的提问技巧,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提问要明确清晰、口语表达,语气婉转
B、避免使用含混的、抽象的专业术语
C、要以平和的态度发问
D、可以适当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
43.在运用调查问卷收集信息时,其收集信息的质量影响因素不包括( )
A、被调查职位的工作人员的素质 B、问卷本身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C、填写时的诚意、兴趣、态度等 D、问卷发行者的素质
44.下列关于问卷调查分析法的缺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设计调查问卷相对简单,容易操作
B、问卷本身质量对工作分析质量至关重要
C、可控性比较差
D、不容易了解调查对象的态度和动机
45.运用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工作进行相关信息收集时,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
A、问卷设计的质量 B、调查前系统培训
C、调查者的确定 D、调查信息的确认
46.下列表述属于关键事件法的优点的是( )
A、行为标准准确 B、收集信息广泛
C、收集速度比较快 D、花费时间比较少
47.通过工作分析人员亲自参加、从事被分析的工作来实现工作分析目的方法,称之为( )
A、工作日志法 B、访谈法
C、关键事件法 D、工作实践法
48.信度是指( )
A、使用相同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研究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
B、测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所要测量的内容的真实含义
C、同样的测评工具、同样的测评方法在不同时间测量同一对象时,所获得的测评结果之间的变异程度
D、测量结果与测量内容的一致性
49.在选择工作分析方法时,组织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分析的目的 B、分析的主体
C、分析的客体 D、成本效益
50.下列哪个岗位可以采用实践法收集信息( )
A、飞行员 B、化验员
C、流水线上的操作工 D、董事长
51.根据管理的功能,把管理系统分成级别,把相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相应的级别中去,各占其位,各显其能,这是管理的( )
A、能级对应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优化原则
52.在一个组织内部,所有职位必须通过同一套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这就是( )
A、能级对应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优化原则
53.在工作评价中,( )体现在工作评价各项环节上、具体方法步骤上,以及每个人身上
A、能级对应原则 B、优化原则
C、及时反馈原则 D、一致性原则
54.下列关于工作评价的意义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明确岗位等级的手段 B、确立职业发展路径的依据
C、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D、为员工的招聘提供依据
55.15年推行( )提出的工作分析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
A、彭德尔 B、查尔斯
C、泰勒 D、科里斯
56.工作评价技术在西欧得到迅速传播并扎根,是在( )
A、1980年以后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90年代以后
57.工作评价在我国最早的运用是纺织组织推行( )开始的
A、工作等级系数 B、计件工资制
C、岗位工资制 D、定额标准
58.实施战略导向的工作评价在工作评价团队就要体现( )
A、顾客导向 B、战略导向
C、全局导向 D、客户导向
59.下列划分工作评价的方法种类,( )属于定性的工作评价方法
A、职位分类法和评分法 B、排序法和要素比较法
C、职位分类法和排序法 D、评分法和要素比较法
60. 下列划分工作评价的方法种类,( )属于定量的工作评价方法
A、职位分类法和评分法 B、排序法和要素比较法
C、职位分类法和排序法 D、评分法和要素比较法
61.( )是由工作人员凭着自己的判断,根据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
A、职位分类法 B、排序法
C、评分法 D、要素比较法
62.下列哪项不属于排序法的优点( )
A、简单、易操作 B、节省时间和资源
C、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公司 D、客观、精确
63.下列哪项不属于排序法的缺点( )
A、依靠评估者主观判断,缺少说服力
B、难以判断两个相邻职位之间实际差距的大小
C、有新职位产生时,难以相匹配
D、工作比较复杂、难操作
.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特征、难易程度等进行多层次的划分,再确定等级,这叫做( )
A、简单排序法 B、交替排序法
C、配对比较法 D、职位分类法
65.当一个职位不能同时属于两个职系时,只能划归于一个职系,这叫做( )
A、单一性原则 B、程度原则
C、时间原则 D、选择原则
66.当一个职位的工作性质分别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系有关时,以归属程度较高的那一系为准来确定其应归属的职系,这叫做( )
A、单一性原则 B、程度原则
C、时间原则 D、选择原则
67.职位纵向分类的原则和依据不包括( )
A、根据职位的繁简难易程度 B、根据责任的轻重
C、根据所需人员任职资格的条件 D、根据职位划分的职位群
68.下列哪一项是职位分类法的基础的准备工作( )
A、岗位分析 B、岗位分类
C、建立等级结构和等级标准 D、岗位测评和列等
69.建立等级结构和等级标准不包括( )
A、确定等级数量 B、确定基本因素
C、确定等级标准 D、确定岗位价值
70.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位分类法的优点( )
A、简单、快速、容易实施
B、各职位很容易纳入预先设立的职位结构中
C、可以与薪资建立一致的关联性
D、适用于规模较简单的公司
71.将工作细分为好几个报酬因素,然后分别评价每一个因素,再将个别评价予以加总,获得工作的价值,这是工作评价中的( )
A、简单排序法 B、评分法
C、配对比较法 D、职位分类法
72.许多学者认为目前为止所有工作评价方法中最盛行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
A、简单排序法 B、评分法
C、配对比较法 D、职位分类法
73.评价要素的选择通常不包括( )
A、工作技能 B、工作职责
C、工作强度 D、工作时间
74.在评价要素中,下列哪项属于与工作技能有关的因素( )
A.人事职责 B、必备的教育知识
C、材料、设备 D、自然环境
75.在评价要素中,下列哪项属于与工作职责有关的因素( )
A.责任的复杂性 B、必备的教育知识
C、材料、设备 D、自然环境
76.在评价要素中,下列哪项属于与工作强度有关的因素( )
A.责任的复杂性 B、必备的教育知识
C、注意力集中程度 D、自然环境
77.在评价要素中,下列哪项属于与工作条件有关的因素( )
A.责任的复杂性 B、必备的教育知识
C、注意力集中程度 D、自然环境
78.评分法中要素等级的定义和赋分要求不包括( )
A、要素定义要简洁易懂 B、等级的数量越多越好
C、6—8个等级较为合适 D、根据要素及子要素的特点来设计
79.根据各项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给每个因素分配百分比,这是评分法中的( )设计
A.要素赋分 B、指标权重
C、要素选择 D、要素定义
80.评分法中,确定指标权重的等级点数不包括下列哪项方法( )
A、最小权重法 B、最大权重法
C、均衡权重法 D、分类权重法
81.先选择若干标准职位,比较确定若干共有的基本评价因素,然后将其他职位预制比较,确定其价值与登记,这是工作评价方法中的( )
A、排序法 B、职位分类法
C、评分法 D、要素比较法
82.海式“职务状态构成”主要取决于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两因素的影响与职务责任这一因素影响的比较。如果三个一级薪酬要素中,职务责任比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则属于( )
A、均衡型 B、上山型
C、下山型 D、平路型
83.工作评价流程中的准备阶段不包括( )
A、清岗 B、完善工作说明书
C、培训委员会 D、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84.确定哪些岗位需要进行评价,这是进行工作评价必须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指的是工作评价流程的哪一项工作( )
A、清岗 B、晚上工作说明书
C、组员培训 D、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85.中小企业规模小,岗位数量少,可以采用( )
A、排序法 B、职位分类法
C、评分法 D、要素比较法
86.评价委员的人选不包括( )
A、组织内高层 B、中层有直线下属的人员
C、少量基层员工 D、外部专家
87.影响工作评价时间的因素不包括( )
A、组织本身的原因 B、岗位评估方案的选择
C、评价人员的构成 D、方案实施过程的管理
88.工作评价中评估会议必须遵守的原则不包括( )
A、客观性原则 B、统计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精确性原则
.工作评价中,评分数据的处理有时会发生数据错误的情况,造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录入不仔细或者书写不清楚造成的数据有误
B、数据录入时至少有两组同时录入
C、打分期间同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D、前期数据没有整理好
90.如果某岗位某项因素评价结果的相对标准差较大,则该项因素应重新打分。标准差比较大,说明现场的评委们对某个岗位在某一项指标上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相反,则认识基本一致。标准差去( )为宜
A、小于等于10 B、大于等于10
C、小于10 D、大于10
91.通常工作委员会的人员以( )为宜
A、3—5人 B、10—15人
C、18—25人 D、21—30人
92.工作评价过程中,评价主持人的责任不包括( )
A、控制评估会议 B、分析评估报告
C、处理评估数据 D、撰写评估报告
93.工作评价主持人有哪些人员可以担任( )
A、人力资源部主管或外部专家 B、公司高层领导
C、公司中层领导 D、公司基层员工
94.工作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得到( )
A、工作评价排序表 B、工作评价报告
C、工作评价意见表 D、工作分析书
95.关于工作评价的发展趋向表述不准确的是( )
A、从狭义工作评价系统到广义工作评价系统
B、从描述性静态工作评价到战略性动态工作评价
C、从主观性较强的工作评价技术到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D、从单一的工作评价方法到多种方法相结合
96.关于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工作的基础
B、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逻辑结果
C、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前提条件
D、工作评价是介于工作分析和薪酬制度设计之间的一个必备环节
97.以下哪种方法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在实际中应用的不多( )
A、海氏工作评价系统 B、要素比较法
C、评分法 D、职位分类法
98.海氏工作评价系统的设计思路是抽象出三种因素,其中不包括( )
A、专业水平 B、智能水平
C、解决问题能力 D、风险责任
99.评价委员会成员必须覆盖到组织内每一层次的员工,其中不包括( )
A、高层 B、中层
C、基层 D、董事会成员
100.在工作评价中,通过对标杆岗位的试打分有许多好处,其中不包括( )
A、使评价委员基本熟悉整个工作评价的流程
B、消除评价委员会对各项指标理解的差异
C、可以发现分值变异的情况并及时修正
D、可以不用调整就能获得符合公司的标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