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是( )
A. B. C. D.
2.已知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3.一支田径队共有运动员98人,其中女运动员42人,用分层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样本,每名运动员被抽到的概率都是,则男运动员应抽取( )人
A.12 B.14 C.16 D.18
4.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4 B.6 C.8 D.10
5.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出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 )
A.96里 B.192里 C.48里 D.24里
6.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错误的命题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7.若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轴对称,则的最小正值是( )
A. B. C. D.
8.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的值是( )
A.1007 B.3025 C.2017 D.3024
9.若是2和8的等比中项,则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C.或 D.或
10.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则( )
A. B. C.或 D.
11.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12.已知函数是上的奇函数,且满足,当时,,则方程解的个数是( )
A.8 B.7 C.6 D.5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函数则 .
14.已知向量,满足,,,则 .
15.已知周长为定值的扇形,当其面积最大时,向其内任意投点,则点落在内的概率是 .
16.已知中,为的中点,,,则的值为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设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为其前项和,已知,,,构成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18.如图,三棱锥中,,为正三角形.
(Ⅰ)证明:;
(Ⅱ)若平面平面,,,求三棱锥的体积.
19.我市两所高中分别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七五普法网络知识大赛”,现从这两所学校的参赛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30名学生的成绩(百分制)作为样本,得到样本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Ⅰ)若乙校每位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0.15,求乙校参赛学生总人数;
(Ⅱ)根据茎叶图,从平均水平与波动情况两个方面分析甲、乙两校参赛学生成绩(不要求计算);
(Ⅲ)从样本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求3人不在同一学校的概率.
20.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顺次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过椭圆的顶点的直线交椭圆于另一点,交轴于点,若、、成等比数列,求直线的斜率.
21.已知,是的导函数.
(Ⅰ)求的极值;
(Ⅱ)若在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轴的正半轴重合,圆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Ⅰ)若,是直线与轴的交点,是圆上一动点,求的最大值;
(Ⅱ)若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等于圆的半径倍,求的值.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
(Ⅰ)求的值;
(Ⅱ)若存在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宣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文)答案
一、选择题
1-5: 6-10: 11、12: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Ⅰ)设数列的公比为(),
由已知,得可得
解得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由(Ⅰ)得,
所以
.
18.(Ⅰ)证明:∵,设中点为,连接,,
∴,
又,得,
∴平面,
∴.
(Ⅱ)解:∵平面平面且交于,,
∴平面,即为三棱锥的高,
又,,,
∴,
∴,
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
19.解:(Ⅰ)(人);
(Ⅱ)平均水平:甲小乙大;波动情况:甲大乙小;
(Ⅲ)记甲校成绩低于60分的4人为1,2,3,4,乙校成绩低于60分的2人为5,6,则从中选出3人的所有基本事件为:123,124,125,126,134,135,136,145,146,156,234,235,236,245,246,256,345,346,356,456共计20个.
记“抽取的3人不在同一学校”为事件,则包含的基本事件(用下划线标记)有16个,
∴.
20.解:(Ⅰ)由题意可得:,①
又由,,得,②
解①②的,,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Ⅱ)由题意,故点在的延长线上,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不合题意;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令,得,
将直线的方程代入椭圆的方程,
得,
因为,解得,
由,得,即,
解得,即.
21.解:(Ⅰ),,,
当时,恒成立,无极值;
当时,,即,
由,得;由,得,
所以当时,有极小值.
(Ⅱ),即,即,
令,则,
当时,由知,∴,原不等式成立,
当时,,即,,得;,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又∵,∴不合题意,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22.解:(Ⅰ)当时,圆的极坐标方程为,可化为,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即.
直线的普通方程为,与轴的交点的坐标为,
∵圆心与点的距离为,
∴的最大值为.
(Ⅱ)由,可化为,
∴圆的普通方程为.
∵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等于圆的半径的倍,
∴由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圆半径的一半,
∴,解得或.
23.解:(Ⅰ)由,得,即,
当时,,所以解得;
当时,,所以无解.
所以.
(Ⅱ)因为,
所以要使存在实数解,只需,
解得或,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