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30:46
文档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知识分化点示例——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高密市河崖中学孟范刚初中生物知识分化点示例——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高密市河崖中学孟范刚【执教分化点】1、通过把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四人一台显微镜,结合课本上显微镜的彩色图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各部分的功能加以归类整理。2、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先做演示实验,在演示的过程中,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别的同学为其指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教师巡视加以矫正。【原因分析】1、由于显微镜学生首
推荐度:
导读初中生物知识分化点示例——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高密市河崖中学孟范刚初中生物知识分化点示例——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高密市河崖中学孟范刚【执教分化点】1、通过把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四人一台显微镜,结合课本上显微镜的彩色图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各部分的功能加以归类整理。2、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先做演示实验,在演示的过程中,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别的同学为其指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教师巡视加以矫正。【原因分析】1、由于显微镜学生首
初中生物知识分化点示例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高密市河崖中学   孟范刚

初中生物知识分化点示例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高密市河崖中学   孟范刚

【执教分化点】

1、通过把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四人一台显微镜,结合课本上显微镜的彩色图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各部分的功能加以归类整理。

2、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先做演示实验,在演示的过程中,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别的同学为其指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教师巡视加以矫正。

【原因分析】

1、由于显微镜学生首次接触,而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

3、学科知识间的整合性不强,学生到初二以后才能学习物理方面的知识,而本节学习时又涉及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4、部分教师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临时担任生物学科教学,自身对显微镜的相关知识认识比较模糊;

【采取措施】

1、背景知识的介绍:(课件展示)由介绍电子显微镜发明的背景:“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说明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从而引出显微镜,简述显微分类,目前研制状况

2、通过课件与实物的对照,介绍显微镜结构和各结构相应功能,得出其工作原理

3、由学生自主探究,亲自操作显微镜,教师在教室中巡回,对有因难的同学作指导,并将学生易范的错误记录下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方法

谈话法、实验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用谈话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细胞,及其与生物的关系。具体活动如下:

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从基本结构上说则大体上是一样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一切活动,比如:生物的长大、繁殖等都是靠细胞来实现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秘,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我们这一单元的内容就是专门来研究一下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的。可是,细胞的体积很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聪明的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明创造了显微镜这种专门用来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仪器。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

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最早的显微镜是由一位荷兰眼镜商在1600年前后制造的,它的结构简单,放大倍数不高,只有10~30倍,可以观察一些小昆虫,如跳蚤等,因而有人称它为“跳蚤镜”。这种显微镜是用光线照明的,属于光学显微镜。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把显微镜的制造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到20世纪30年代诞生了电子显微镜。它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来代替光线进行观察,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几十万倍。电子显微镜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看到了细胞更细微的结构。它的应用领域已经不止局限于生物学,在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现在最常用、最普通的一种显微镜。

在学习以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进行取镜和安放。取镜和安放可概括为几步: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距边缘7厘米左右,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下面,大家就按照这一步骤先来练习一下。安放好以后请大家对照教材上的图,认识一下各结构名称。

学生活动:对照彩图认识各结构名称。教师作适当指导。

教师活动:认识了各结构以后,更重要的是会使用它来进行观察物像。现在每一小组都有四种观察玻片:写上“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首先以号片为例观察。观察前要先对光,对好以后才能观察。(演示、对光、观察的步骤说明多媒体)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对照练习。

教师活动:在对光和观察时要注意1.先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3.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观察完②号片后再依次观察其他玻片,在观察时要仔细,考虑一下,这每个装片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其他玻片,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这四种玻片都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甲:物像是倒像,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学生乙: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学生丙: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好,看来,大家对这些问题考虑比较全面,回答完全正确。下面我们针对③号片再做一次观察,但不同的是我们换一下目镜,看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活动:换目镜、观察、讨论。

教师活动:发现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个体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个体数越多。很好,看来大家都认真观察比较过了。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不明白的同学再观察比较一次。观察完后,把显微镜擦干净,如需擦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和操作步骤及其中的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使用当中一定要养成规范使用、爱镜护镜的良好习惯,不要忽视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做一些课堂练习。

(四)、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题教学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操作

归纳总结

背景知识的介绍:(课件展示)由介绍电子显微镜发明的背景:“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说明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从而引出显微镜,简述显微分类,目前研制状况

通过课件与实物的对照,介绍显微镜结构和各结构相应功能,得出其工作原理

①     课件中展示教师示范操作过程,并将各步注意点进一步领会

②     学生按要求自主尝试操作

③     由学生自主探究,亲自操作显微镜,教师在教室中巡回,对有因难的同学作指导,并将学生易范的错误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进行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难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出使用显微镜的科学使用方法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获得显微镜感性认识,为下一步作准备

明确操作步骤及各步注意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规范操作作比较,分析遇到的问题的原因学生能力得提高

进一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操作的熟练度

巩固新知识

(五)、[巩固练习]

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__________握住镜臂,__________托住镜座,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_______,然后安装好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右手 左手 左 目镜 物镜

(本题主要考察显微镜的取镜和安放方面的知识)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_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__对准__________。用__________眼朝__________里注视,______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答案:通光孔 光圈 通光孔 左 目镜 右

(本题主要考察对光时的注意事项)

3.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答案:D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在视野中放大倍数的计算方面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b         B.d       C.q           D.p

答案:D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显微镜成像方面知识的考察,作题方法将该字母旋转180度)

5.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答案:C

(本题主要考察显微镜重要部件的作用)

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__________。

A取镜 B对光 C装目镜 D降镜筒 E观察

答案:ADCBE

(本题主要显微镜使用的简易过程)

(六)、作业布置:一课三练

(七)、课后反思

初次学习使用显微镜的课,学生兴奋、跃跃欲试,而必须交待的注意事项又非常多,难免出现教师细细交待,学生亦步亦趋,在严格要求下,学生放不开。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进行了两次实际操作,时间上的把握对教师要求较高。

文档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知识分化点示例——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高密市河崖中学孟范刚初中生物知识分化点示例——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高密市河崖中学孟范刚【执教分化点】1、通过把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四人一台显微镜,结合课本上显微镜的彩色图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各部分的功能加以归类整理。2、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先做演示实验,在演示的过程中,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别的同学为其指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教师巡视加以矫正。【原因分析】1、由于显微镜学生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