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30:54
文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肇事(zhào)歹徒(dǎi)荡涤(dí)鲜为人道(xiǎn)B.惬意(xiá)澎湃(bài)赫然(hè)泰然处之(chǔ)C.绮丽(qǐ)贮藏(zhù)枢纽(qū)茅塞顿开(sāi)D.诘责(jié)破绽(dìng)迸流(bènɡ)随声附和(hé)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肇事(zhào)歹徒(dǎi)荡涤(dí)鲜为人道(xiǎn)B.惬意(xiá)澎湃(bài)赫然(hè)泰然处之(chǔ)C.绮丽(qǐ)贮藏(zhù)枢纽(qū)茅塞顿开(sāi)D.诘责(jié)破绽(dìng)迸流(bènɡ)随声附和(hé)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肇事(zhào)   歹徒(dǎi)      荡涤(dí)      鲜为人道(xiǎn)

B.惬意(xiá)    澎湃(bài)      赫然(hè)      泰然处之(chǔ)

C.绮丽(qǐ)     贮藏(zhù)      枢纽(qū)      茅塞顿开(sāi)

D.诘责(jié)    破绽(dìng)     迸流(bènɡ)    随声附和(hé)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C.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叹为观止。

D.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5、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C.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D.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

7、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野望》)

(3)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4)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

(5)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6)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7)《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钱塘湖春行》中通过莺歌燕舞描写早春景物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④“雪窦山”字。

——《雪窦游志》节选

(二)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⑤;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⑥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⑦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松风阁记》节选

(注释) 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通“垄”。④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⑤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⑥上人:和尚。⑦汩(gǔ):乱。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率十问仅得二三

B.佛印绝类弥勒            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C.高可二黍许              观于松可以适吾目

D.不足为外人道也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B.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C.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D.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水益涩,曳舟不得进。

(2)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4.结合选文内容,按要求回答下面两题。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雪窦山”与“桃花源”环境上的相似之处。 

(2)找出语段(二)表现作者追求自然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句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之后不久,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

母亲的角度似乎是固定的,但那一次去芝加哥逛百货商场,女装部的衣服争奇斗艳。李欧梵教授说:王安忆,你看中哪一件,就停下脚步不走,妈妈就会给你买了。母亲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她说:“中国的女性不会在任何一件衣服跟前走不动的。”

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给管没了。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记得在美国旅行时候,在一所大学讲演,有一位来自的学生说:“你母亲和你,前者从大我到小我,后者从小我到大我,是极有价值的经验。”

——王安忆散文及新京报采访(组合改编)

1.对母亲茹志鹃而言,“我们像风筝”,作者回忆了哪几件母亲对自己“牵”与“不牵”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

3.说说第4节划线句“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的含义。

4.“从大我到小我,是极有价值的经验”,“小我”和“大我”在母亲身上表现鲜明,请具体分析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5.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回忆了生活中平常的往事,情节跌宕起伏。揭示了她们最爱操心、最疼爱子女的共性。

B.作者走上创作之路的主要原因在于母亲看“我”无事烦恼,无所事事,有意促成我,我开始有了当作家的梦想。

C.“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一句中的“永远”,强调孩子在哪儿都想自由,但父母牵挂,这种亲情是没有时间界限的。

D.本文题目可拟为“风筝”,因为“风筝”是文章的线索,更是母爱的象征。

6.文章最后一小节是否应该删除?谈谈你的看法。

2、你慢点儿走

奠柏良

①黑里来黑里去,这用来形容老忠的工作,再准确不过了。

②门外映照的灯光太暗,老忠腿一蹬,人和车一下子就消失在黑夜中,剩下几声车轮颠簸的声音。“你慢点儿走!”看着老忠远去,她总会在心里默默地念上一句。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像是虔诚的祷告。

③天暗下去了,而远处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地亮起来了。老伴儿静静地坐在床上,透过那扇锈迹斑斑的铁窗,盯着路灯下看。“哐啷哐啷……”远处传来了车轮颠簸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这时老伴儿オ会安下心来,继续忙活手里的针线,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④老忠每天下班都顺带着一袋子蔬菜回来,蔬菜卖相不好,但也看得出是挑选过的。老两ロ一块煮个面,又是一顿。晩饭过后,老忠洗好碗筷,将屋里整理一遍,又出去埋头在那辆环卫车里。

⑤老伴儿继续在床上缝缝补补,絮絮叨叨:“哎哟,你见那辆破车的时间比我还多。”老忠应和着:“趁现在还有点时间,收拾收拾这些瓶瓶罐罐……”原来不知不觉的,这间小小的铁皮屋周边,堆积的废品,已经和人一般高了。“也不知道你是去扫大街还是去拾破烂,拾破烂的都没你捡得多!”老伴儿故意提了提气。“得了得了,有空我就拉去卖掉,这不是没空儿嘛。”他们有一白没一句地说。

⑥黑夜中,出去归来,日复ー日。老伴儿没什么盼头,就希望老忠每天跑着出去,也能跑着回来。出门在外,有什么重得过平安两个字?这年头,路上的汽车越来多,车速和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一样,越来越快。更何况现在快过年了,路上的车子都急着回家,隔三岔五就传来环卫工出事故的消息,老伴儿怎么能不担心。

⑦这天早上,老忠还是和平时一样,天没亮就起床了。咬了一ロ白饼,灌上一瓶热水,穿上已经褪色的エ作服,临出门时,老忠回过头来轻轻说了一向:“我今天要到高速上面去工作,春运堵车,不能有垃圾。”

⑧老伴儿的心ー咯噔,像是被针扎了ー样,赶紧从床上挣扎起来,往窗外看。“你慢点儿走!”这一次她没忍住,将这句埋藏在心里的祷告,声嘶力竭地吼了出来。

⑨“等我回来吃饭!"黑夜中传来了一声回响,很遥远但很清晰。老伴儿哭了,原来这句话,他一直听得见。

⑩这一整天老伴儿都忐忑不安,一边担心,又一边安慰自己:“没事的,慢点儿走,慢点儿走就好了。”她果呆地望着窗外,盯着那盏摇摇欲坠的街灯,第一次盼望着黑夜快点儿降临。

⑪街灯终于亮了,散发出昏黄的光。可是老忠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老伴儿慌了,要知道,这些年来,老忠都是这个点儿回家的,从没有耽误过。老伴儿一急,就想起身出去,但是她忘了她已经走不了了。这一切不好的预感,让她回想起了那一次事故……

⑫那时她还是一名环卫工,那天接到要到高速上去清理花槽里垃圾的任务,一干就是一个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一辆轿车突然失控撞向了花槽,她便成了受害者。命是捡回来了,可是却瘫了。沥青路上那种透心刺骨的寒,她永也忘不了。从那以后,老忠接替了她的工作。老伴觉得危险,也劝他干点别的。可用老忠的话说就是,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啊。

⑬屋子里一片死寂,老伴儿知道这么胡思乱想下去也不是办法,她拧开床头的收音机,好让自己有个声音陪伴。夜慢慢地向屋里笼罩,收音机沙沙的声音回绕在昏暗的每一个角落里。老伴儿瘫坐在床上,一动不动,任泪水在褶皱的脸上慢慢风干。

⑭“哐嘟哐啷……”一阵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老伴儿抹了抹眼睛,往窗外一看,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

⑮老忠推开门,老伴儿像没事一样,忙活手里的针线。

⑯“怎么现在オ回来?”老伴儿淡淡地说出一句。

⑰“还不是你让我慢点儿走。”老忠摆出一脸嫌弃的样子,转身准备晚饭去了。

1.请赏析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2.小说第⑫自然段插叙“老伴儿出车祸”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请结合全文概括老忠的形象特征。

4.小说结尾两段老伴儿与老忠的表现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简要分析。

1.    该句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老伴儿对老忠即将去高速捡垃圾的深切担忧与关心。    

2.    ①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完整。②交代了老伴儿出事故的原因,也解释了她为何对老忠上高速如此担心焦急。③刻画了一个对老伴儿关切有加的善良妇人形象,并突出了老忠的极富责任感。同时也塑造了一对在患难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形象。    

3.    老忠是一个细心、勤劳善良、富有责任感、爱护妻子的环卫工人。细心体现在他挑选蔬菜上;勤劳善良体现在他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去工作和自己承担工作的危险;富有责任感体现在他“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的话语中;爱护妻子体现在他主动做家务,并安慰担心的妻子。    

4.    结尾处进行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淡淡地”“一脸嫌弃的样子”刻画出两人看似毫不关心实则彼此关怀的深情,平淡中有真情。同时用夫妻间平静的对话来传达两人相互的爱。    

四、写作题(40分)

在现实生活当中,总有让你感动的人物,或者是父母,或者是老师,或者是朋友,或者是邻居,或者是……

请以“你就这样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参:

一 

A

C

A

D

D

芳草萋萋鹦鹉洲    牧人驱犊还    老骥伏枥    终岁常端正    将以遗所思    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 

1.B

2.C

3.(1)水更浅,行船不通畅,人拉着船也不能进入。(2)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畅得意得像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

4.(1)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2)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三 

1.牵:(1)劝我写散文,(2)给我提意见据此修正,(3)芝加哥商场意味深长教导。

不牵:给我写信表示随我去。

2.“跳脚”原指脚用力踏地,这里用动词形象表现了“我”不愿接受母亲的看法又无法反驳只能接受的无奈和焦急。

3.我一直由母亲管着,常觉得有不合意之处。母亲撤销前封信,随我自己做主,使我像风筝一样突然失去重心。我的这种怅然若失和极不适应无须抱怨。

4.关心孩子,细心、无微不至;有才华;懂教育,会教育,肯放手;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D

6.示例:不可以删除。它借用学生的话对母亲作总体评价,总结全文;突出主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借以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感恩之心;把“我”与“母亲”比较,突出母亲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之大。

四 

文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肇事(zhào)歹徒(dǎi)荡涤(dí)鲜为人道(xiǎn)B.惬意(xiá)澎湃(bài)赫然(hè)泰然处之(chǔ)C.绮丽(qǐ)贮藏(zhù)枢纽(qū)茅塞顿开(sāi)D.诘责(jié)破绽(dìng)迸流(bènɡ)随声附和(hé)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