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比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32:38
文档

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比较

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比较作者:张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2期        摘要:《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外文学史上最感人的爱情悲剧,尽管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极其相似,但是细细品味之下我们也不难发现细微之处还存在着许多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奔放热情、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则是符合封建礼教的内敛含蓄;前者敢于不顾一切地走进婚姻殿堂、而梁山伯和祝英台却只能以化蝶的方式来追求爱情的自由,等等。本文将从这些差异入手,对悲剧根源以及
推荐度:
导读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比较作者:张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2期        摘要:《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外文学史上最感人的爱情悲剧,尽管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极其相似,但是细细品味之下我们也不难发现细微之处还存在着许多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奔放热情、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则是符合封建礼教的内敛含蓄;前者敢于不顾一切地走进婚姻殿堂、而梁山伯和祝英台却只能以化蝶的方式来追求爱情的自由,等等。本文将从这些差异入手,对悲剧根源以及
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比较

作者:张婷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2期

        摘 要:《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外文学史上最感人的爱情悲剧,尽管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极其相似,但是细细品味之下我们也不难发现细微之处还存在着许多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奔放热情、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则是符合封建礼教的内敛含蓄;前者敢于不顾一切地走进婚姻殿堂、而梁山伯和祝英台却只能以化蝶的方式来追求爱情的自由,等等。本文将从这些差异入手,对悲剧根源以及悲剧主题方面的异同进行研究和比较。

        关键词:悲剧;爱情;根源;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01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罗》)。《梁祝》描寫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追求爱情自由的道路上受到了封建礼教和道德伦理的束缚,挣脱无果后双双殉情后化作蝴蝶的凄美爱情故事。是我国市民文学的经典,更是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学四大悲剧;而作为西方戏剧的杰出代表,《罗》描述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从相识、相爱到结婚,因封建世仇使恋爱受阻最后为爱情殉身的故事。两部作品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壤中生发出来,并以它们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几百年来数以万计的读者。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便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文本才能分析得到。

        一、爱情悲剧的根源

        爱情是文学作品无法远离的一个重要命题。爱情和婚姻不仅反映着这个民族在个性意识和婚姻观念上的特点,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代代相传。虽然两部作品在爱情方面如前所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差异之处也是相当明显的:

        中国过早地开始了农耕文明,致使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特点:顺从、团结、内向、和谐。随着儒家文化的根深蒂固,道德观念严重束缚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却忽视了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这种传统观念上的束缚,使得两人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被支配的消极地位。“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传统观念深深扎根于两人的头脑中,使得梁山伯和祝英台不能也不会采取私奔等其他解决方法,无奈之下只能以死明志,通过化蝶这种带有浪漫色彩的结尾让两人的爱情有一个看似“团圆”的结局。这种悲剧我们不能将其简单的定义为仅仅是他们两人的悲剧,这更是封建社会的悲剧。

        起源于古希腊文化的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就使人们形成了自由、的个性特点。十五世纪后期开始的文艺复兴不仅使资本主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还使得自由的人文精神深入人心。尽管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与封建世仇和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究其本质原因,还是在于主人公自身的弱点:罗密欧的鲁莽、冲动、缺乏理智;朱丽叶的爱情至上,极端。罗密欧在杀死提伯尔特后说“我是受命运玩弄的人”不如说“我是受性格玩弄的人”更加贴切。正是两人的这些性格缺陷,将他们的爱情一步步推向了悲剧的边缘,最终不得不以双双殉情来结尾。试想一下,如果罗密欧不那么冲动,他便会得知朱丽叶的假死;抑或是朱丽叶不那么极端试图用计谋来骗过父亲,无论是哪种,他们俩的爱情绝对不会是以这样一种悲剧为结尾。

        二、爱情悲剧的主题思想。

        《梁祝》的主题思想乍看之下似乎有以下两点:一是反对封建传统、包办婚姻的制度;二是歌颂自由地追求爱情,表现当时封建社会制度下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和渴望。但是在我看来,作为梁祝爱情悲剧最后形成的化蝶情节,似乎向当时的青年男女传达这样一种思想:若想挣脱包办婚姻的枷锁,获得追求爱情自由的权利,便只能是“化蝶”的悲剧结局。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便不得不说《梁祝》这部作品在某些程度上是遵从了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拥有着先进思想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在与封建礼教强硬势力的对抗中败下阵来,以“化蝶”收场,正如前文所述,这是社会的悲剧。如此看来,《梁祝》更加强调的是反对封建传统、包办婚姻的制度这一主题思想,而淡化了甚至是磨灭了歌颂自由地追求爱情的主题。

        莎士比亚曾说:“我的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就是‘爱’。我的作品就是‘爱’的观念多方面的表现。”《罗》正是莎士比亚这一思想的充分体现。尽管罗密欧和朱丽叶分别出生于封建大家庭和贵族家庭,但是两人都没有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们勇敢、坚强,对爱情忠贞不渝,愿为爱情牺牲一切乃至性命。虽然两人阴差阳错地错失了可以拥有美好结局的机会,但是两人用他们的鲜活的生命,唤醒了两个互相敌视的家族,最终以他们的死为契机让两家人和解。几千年的封建观念对坚守这种观念的人做出了惩罚,尽管代价极大,却让人看到了人文主义的一丝曙光。正如罗密欧所说的,他们的坟墓将是一座灯塔,为后人指明方向。至此将对封建思想和家长的批判推向高潮,同时达到了宣传人文主义的目的

        有言曰: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了。然而,两部作品向世人昭示的男女双方纯洁忠贞的爱情却永远为世人传唱,主人公对待爱情的立场数百年以来一直为众人所仰慕和钦佩,两部相媲美的爱情悲剧所表现的主题也必将成为世界文学的主流。同时通过两部作品的比较,可以认识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的魅力,也能认识到世界各国文学的色泽与香味,看到他们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概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姜椿芳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王国文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蒋前.《东方的与西方的》.镇江师专学报,1998.

        [4]茅于美.《中西诗歌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5]翰.《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文档

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比较

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比较作者:张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2期        摘要:《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外文学史上最感人的爱情悲剧,尽管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极其相似,但是细细品味之下我们也不难发现细微之处还存在着许多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奔放热情、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则是符合封建礼教的内敛含蓄;前者敢于不顾一切地走进婚姻殿堂、而梁山伯和祝英台却只能以化蝶的方式来追求爱情的自由,等等。本文将从这些差异入手,对悲剧根源以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