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隔气层施工工艺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31:16
文档

隔气层施工工艺标准

10.2.4隔气层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在纬度40°以上地区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或其他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的地区幕墙工程墙体采用涂料隔汽层的工程施工。2编制依据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13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
推荐度:
导读10.2.4隔气层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在纬度40°以上地区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或其他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的地区幕墙工程墙体采用涂料隔汽层的工程施工。2编制依据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13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
10.2.4隔气层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在纬度40°以上地区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或其他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的地区幕墙工程墙体采用涂料隔汽层的工程施工。

2  编制依据

 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5)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13

 6)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及要求

3.1.1  涂料材料及配套材料为同一系列产品具有相容性,配料计量准确,拌合均匀,每次拌料在可操作时间内使用完毕。

3.1.2  基层处理符合要求,基层应保持清洁、干燥,在涂料涂刷之前应先在基层面上涂刷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待其表面干燥后,随即涂刷防水涂料。涂料与基层必须粘贴牢固。

3.1.3  涂膜应根据材料特点,分层涂刷至规定厚度,每次涂刷不可过厚,在涂刷干燥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涂刷,每层的接搓(搭接)应错开,接搓宽度30~50mm,上下两层涂膜的涂刷方向要交替改变。涂料涂刷全面、严密。

3.1.4  有纤维增强层时,在涂层表面干燥之前,应完成纤维布铺贴,涂膜干燥后,再进行纤维布以上涂层涂刷。

3.2  材料准备及要求

3.2.1  有可操作时间。涂料应有适合大面积防水涂料施工可操作时间。

3.2.2  要有一定的粘结强度,特别是在潮湿基面(即基面含水饱和但无渗漏水)上有一定的粘结强度。

3.3  主要机具

    涂膜防水施工的主要机具为垂直运输机具和作业面水平运输机具,配料专用容器以及施工中的涂刷辊压等小型工具。

3.4  作业条件

3.4.1  上道工序防水基层已经完工,并通过验收;

3.4.2  基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含水不应大于9%。

3.4.3  应编制幕墙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序进行施工。

3.4.4  原主体结构施工搭设的外脚手架宜保留,并根据幕墙施工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拆改(脚手架内层距主体结构不小于300mm)。如采用吊篮安装幕墙时,吊篮必须安全可靠。

3.4.5  不应在大风大雨气候下进行施工。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进行涂刷。

3.4.6  为乙方提供宿舍。

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4.2  操作工艺

4.2.1  涂刷前的准备工作

4.2.1.1  基层干燥程序要求:基层的检查、清理、修整应符合要求。基层的干燥程度应视涂料特性而定,为水乳型时,基层干燥程度可适当放宽;为溶剂型时,基层必须干燥。

4.2.1.2  配料的搅拌:采用双组分涂料时,每份涂料在配料前必须先搅匀。配料应根据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现场配制,严禁任意改变配合比。配料时要求计量准确(过秤),主剂和固化剂的混合偏差不得大于5%。涂料的搅拌配料先放入搅拌容器或电动搅拌内,然后放入固化剂,并立即开始搅拌。搅拌简应选用圆的铁桶,以便搅拌均匀。采用人工搅拌时,要注意将材料上下、前后、左右及各个角落都充分搅匀,搅拌时间一般在3~5min。掺入固化剂的材料应在规定时间使用完毕。搅拌的混合料以颜色均匀一致为标准。

4.2.1.3  涂层厚度控制试验:涂膜防水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涂膜厚度及涂料的含固量确定(计算)每平方米涂料用量及每道涂刷的用量以及需要涂刷的遍数。如一布涂,即先涂底层,铺加胎体增强材料,再涂面层,施工时就要按试验用量,每道涂层分几遍涂刷,而且面层最少应涂刷2遍以上。合成高分子涂料还要保证涂层达到l mm 厚才可铺设胎体增强材料,以有效地、准确地控制涂膜层厚度,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4.2.1.4  涂刷间隔时间实验:涂刷防水涂料前必须根据其表干和实干时间确定每遍涂刷的涂料用量和间隔时间。

4.2.2  喷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基层处理剂时,应用刷子用力薄涂,使涂料尽量刷进基层表面毛细孔中,并将基层可能留下的少量灰尘等无机杂质,像填充料一样混入基层处理剂中,使之与基层牢固结合。

4.2.3  涂料涂(刷)可采用棕刷、长柄刷、橡胶刮板、圆滚刷等进行人工涂布,也可采用机械喷涂。涂布立面最好采用醮涂法,涂刷应均匀一致。涂刷平面部位倒料时要注意控制涂料的均匀倒洒,避免造成涂料难以刷开、厚薄不匀现象。前一遍涂层干燥后应将涂层上的灰尘、杂质清理干净后再进行后一遍涂层的涂刷。每层涂料涂布应分条进行,分条进行时,每条宽度应与胎体增强材料宽度相一致,每次涂布前,应严格检查前遍涂层的缺陷和问题,并立即进行修补后,方可再涂布后遍涂层。地下工程结构有高低差时,在平面上的涂刷应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涂刷。立面则由上而下,先转角及特殊应加强部位,再涂大面。同层涂层的相互搭接宽度宜为30~50mm。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mm,接涂前应将接槎处表面处理干净。

4.2.4  胎体增强材料可以是单一品种的,也可采用玻纤布和聚酯毡混合使用。如果混用时,一般下层采用聚酯毡,上层采用玻纤布。两层以上的胎体增强材料可以是单一品种的,也可采用玻纤布和聚酯毡混合使用。如果混用时,一般下层采用聚酯毡,上层采用玻纤布。

胎体增强材料铺设后,应严格检查表面是否有缺陷或搭接不足等现象。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修补完整,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层。

4.2.5  收头处理:为防止收头部位出现翘边现象,所有收头均应密封材料压迫,压迫宽度不得小于10mm。收头处的胎体增强材料应裁剪整齐,如有凹槽时应压入凸槽内,不得出现翘边、皱折、露白等现象,否则应先进行处理后再涂封密封材料。

4.2.6  涂膜保护层施工:涂胶施工完毕后,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及时防水层免受损伤。保护层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所用防水涂料的特性而定。

5  质量标准

5.1  主控项目

5.1.1  用于幕墙节能工程的材料、构件等,其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5.1.2  幕墙隔汽层应完整、严密、位置正确,穿透隔汽层处的节点构造应采取密封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按检验批抽查10%,并不少于5处。

5.1.3  涂料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5.1.4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厚度的90%。

检验方法:用针测法检查。

5.1.5  涂料防水层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2  一般项目

5.2.1  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涂刷均匀,不得流淌、鼓泡、露槎。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2  涂层间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应使防水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3  单元式幕墙板块组装时隔汽层应密封完整、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手扳检查;尺量;通水试验。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10%,并不少于5件(处)。

5.3.4  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保温或密封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10%,并不少于10件(处)。 

5.3  质量要求

5.3.1  防水涂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

5.3.2  涂膜应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即涂膜的耐水性应不低于80%。

5.3.3  防水结构边角部位,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及预埋件部位的处理符合构造要求,涂层粘结牢固、严密。

5.3.4  涂层粘结牢固、严密,无空鼓、起泡、堆积、流淌、露底漏刷、胎体增强材料封边牢固无翘边。

6  成品保护

6.1  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将穿过防水层的管道、设备及预埋件安装完毕。凿孔打洞或重物冲击都会破坏防水层的整体性,从而易导致渗漏。

6.2  完工后及时检查验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1  安全措施

7.1.1  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安全技术书面交底,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患病不适应高空作业人员,不准从事高空作业。

7.1.2  线路架设符合安全规定和要求,加强临时电源的安全防护,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并设专人值班,严禁非专职电工拉闸和合闸或随意拉线安装临时照明,现场所有机械设备都需设置接地装置。

7.1.3  凡带电作业的中、小型操作机械施工人员穿带安全防护用品方可上岗操作。

7.1.4  脚手架搭设应按设计交底要求进行搭设,保证支撑牢固与墙体连接稳定。

7.1.5  加强安全保卫及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施工现场禁止随便进入,危险区设明显标志,夜间施工挂红灯。

7.1.6  现场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审查有关安全措施制度,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组织安全技术培训,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及时处理和纠正。

7.1.7  施工现场成立安全组织,工程负责人任组长,现场负责人为副组长,并设置安全员,搞好安全交底,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的安全标准。

7.1.8  进场施工的人员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并挂在牢固处,不允许穿拖鞋,不允许在施工现场吸烟,遵守治安条例,不许打架斗殴。

7.1.9  设臵临时防护栏,防护栏必须至上而下用安全网封闭。

7.2  环保措施

    施工垃圾装袋清运,严禁将垃圾杂物从窗口、洞口、阳台的等处向楼下任意抛撒,施工用的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在城区或靠近居民生活区施工时,对施工噪音要有控制措施,夜间运输车辆不得鸣笛,减少噪音扰民等;

8  质量记录

8.1  基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2  涂料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文档

隔气层施工工艺标准

10.2.4隔气层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在纬度40°以上地区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或其他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的地区幕墙工程墙体采用涂料隔汽层的工程施工。2编制依据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13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