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代数式中属于分式的是( )
A. B. C. D.
2.如图,点M(a,b)是第四象限内一点,则点M到x轴的距离是( )
A.a B.﹣a C.b D.﹣6
3.当x=1时,下列分式没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4.纳米是表示微小距离的单位,符号是nm,已知1nm=0.000 000 001m.芯片是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核心部件,目前我国中芯国际已可采用14纳米工艺量产芯片,数据14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4×10﹣10米 B.1.4×10﹣8米
C.14×10﹣8米 D.1.4×10﹣9米
5.已知正比例函数y=(1﹣k)x.若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实数k的值可能是( )
A.﹣1 B.0 C.1 D.
6.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8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35%,结果提前40天完成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平行于y轴的直线l分别与反比例函数(x>0)和(x>0)的图象x交于M、N两点,点P是y轴上一动点,若△PMN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
A.2 B.3 C.4 D.5
9.马小虎同学不小心弄污了练习本上的一道题,这道题是“化简※”,小虎知道这道题的化简结果是整式,则其中被弄污的“※”处的式子可以是( )
A.m﹣1 B.m+1 C.m D.2
10.定义新运算:a※b=,例如:4※5=4,4※(﹣5)=.那么函数y=2※x(x+0)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计算:= .
12.将函数y=3x﹣2的图象平移后经过点(3,1),则平移后的函数表达式是 .
13.直角坐标系,通称为笛卡儿直角坐标系,笛卡儿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首先导入运动着的点的坐标的概念,使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使数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中国象棋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因其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炮”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2,1)、(﹣1,﹣1),则表示棋子“帥”的点的坐标为 .
14.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15.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A(x1,y1)、B(x2,y2),若y2<y1,给出下列判断:①x2<x1<0;②0<x2<x1;③x1<0<x2;④x2<0<x1.则其中所有可能成立的判断是 (填序号).
三、解答题(共75分)
16.解方程:.
17.下面是小东同学课堂上进行分式化简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问题.
(1)填空:
①以上化简步骤中,第 步进行的是分式的通分,通分的依据是 .即为: ;
②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 ;
(2)请直接写出该分式化简后的正确结果:
(3)除注意上述错因外,请你根据平时的学习经验,就分式化简时还需要注意的事项给其他同学提一条建议.
18.已知反比例函数点的图象经过点(﹣2,﹣1)填空:
(1)k的值是 ;
(2)解不等式组解:解不等式①,得 .
根据函数的图象,得不等式②的解集为 .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从图中可以找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19.汛期到来,一水库的水位在某段时间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连续5小时内6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x表示时间(h),y表示水位高度(m).
x/h | 0 | 1 | 2 | 3 | 4 | 5 |
y/m | 5 | 5.2 | 5.4 | 5.6 | 5.8 | 6.0 |
(2)解释(1)中函数解析式内所含常量的实际意义.
20.如图,已知直线y=ax+b(a≠0)与双曲线相交于A(2,3),B(﹣3,n)两点.
(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解析式;
(2)若x轴上存在点P,使△ABP的面积为10,请求出点P的坐标.
21.实验学校为推进“数学文化智慧阅读”活动,采购了一批图书其中《九章算术》的单价比《几何原本》的单价低16元,用9600元购进《九章算术》的数量是用4800元购进《几何原本》的数量的3倍.
(1)求《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该校打算购进这两种书共300本,且《九章算术》的数量不超过《几何原本》的数量的2倍,求购进这两种书各多少本时,花费最少?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3,0)的直线l1与直线l2:y=x相交于点B(m,8),与y轴相交于点C.
(1)求直线l1的表达式;
(2)过动点P(n,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M、N,当点M位于点N上方时,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3)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存在点Q,使△AC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k的一个值.
23.学了《函数及其图象》知识后,小明所在的“奋进号”数学兴趣小组尝试用函数方法研究动点到定点的距离问题.
在研究一个动点P(x,0)到定点A(2,0)的距离d时,小明发现:
①当动点P在数轴上从负半轴向正半轴运动时,点P到点A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当点P的位置确定时,其到点A(2,0)的距离d也唯一确定;
②小明用描点法画出d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右,
并求得函数关系式d=|x﹣2|=
借助小明的研究经验,解决下列问题:
(1)当x= 时,动点P(x,0)到定点A(2,0)的距离d取最小值;
(2)设动点P(x,0)到两个定点M(1,0),N(3,0)的距离和为y.
①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y关于x的函数图象;
②仿小明的方法直接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③观察图象,当y=4时,点P的坐标是 ;
④观察图象,当y<6时,x的取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