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132分)
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图1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 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值的年份是
A . 2008 B . 2010
C . 2012 D . 2014
24. 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产业升级和转移 B. 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下降
C.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 城镇房价增长快
图2为我国植被覆盖度较差的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25~26题
25.该地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A.1~3月 B.3~5月
C.7~9月 D.10~12月
26.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较长
C.晴天较多,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
鲜切水果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即食需求,对新鲜水果进行处理,使产品保持生鲜状态的鲜切制品。鲜果切从加工到送到客户手中不超过6小时,以确保客户能食到最新鲜的果切。读图3,回答27~28题
27.影响鲜切水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 劳动力 C.交通 D.市场
28.该企业产品的销售主要依靠
A.大型商场 B.超市 C.电子商务平台 D.专卖店
图4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I至VIII带为植被带,I至VIII带海拔不断升高,读图完成29~30题:
29. I带为该坡自然带的基带,则II至VIII自然带的变化是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B.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C.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D.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30. 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少 B. II带土地利用类型的种类较V带更多
C. I至II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 D. 该坡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
读某局部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31~33题。
31.给该区域带大量水汽形成降水的主导风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32.瓶树粗壮的树干能积蓄大量水分以备少雨期消耗。瓶树集中分布于图中
A.稀树草原区 B.荒漠区 C.森林和疏林区 D.红树林区
33.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之间的沿海滩涂,其他纬度也有零星分布。导致其他纬度有红树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洋流 D.土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8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4.(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6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农业生产发达,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材料二:图7为图6中A城的气候统计图。
(1)分析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2分)
(2)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针对该地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请你提出防治的措施。(14分)
35、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云计算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是将分散的信息资聚合调度,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受众。一个大型的云计算基地,除了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网络带宽,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有充裕的水、电资支撑其散热、耗能等运营的基本需求。
材料二 :2010年以,我国的云计算在国家主导下,从概念逐渐走向应用层面,获得了飞速发展(如图8)。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对城市传统的支柱产业如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等,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起到很好的提升和支持作用。最近有很多学者指出:国家需要在战略布局上进一步考虑云计算带给地区的分工,云计算产业的数据基础设施向西部转移,软件开发等部分保留在东部,是云计算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材料三 :2013年7月,工信部和决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贵州贵阳和安徽淮南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其中鄂尔多斯和贵阳将建设为亚洲最大的的两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1)描述我国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分布特点。(9分)
(2) 以贵阳或鄂尔多斯地区为例,分析其发展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的条件。(12分)
(3)分析国家把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对西部地区带的积极影响。(9分)
三模地理参
一 选择题
题号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答案 | C | A | B | C | D | C | B | D | B | A | C |
34、(26分)
(12分)(1)特征:温带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3分)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分配较为均匀(3分)。原因:地处中纬西风带(3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西风影响较小。(3分)
(14分)(2)灾害类型:低温冻害(倒春寒)(1分)。成因:该地纬度较高,春季(3~5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易对农作物产生冻害威胁(2分);
沙尘暴(黑风暴)(1分);成因:自然原因:大部分区域为温带性气候, 气候较为干旱;(2分) 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较少)多大风 ;(2分) 人为原因:过度垦殖(不合理耕作),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风力侵蚀作用加剧(每点2分)。
措施: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秸秆还田,休闲轮作;营造农田防护林带;保留残茬,积雪保墒。(4分)(两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赋分)
35、(30分)
(9分)(1)整体上地区发展不均衡;(3分)东部沿海地区规模大,中西部地区规模小;(3分)东部集中分布于环渤海工业地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3分)
(12分)(2)鄂尔多斯:有利条件:有充足的煤炭资、风能和太阳能资,能资丰富;(3分)气候干燥凉爽,利于设备的散热和运维(3分);的支持(3分)。不利条件:科技基础薄弱,人才短缺;(3分)带宽不够(3分);水资不足(3分)。
贵阳:有利条件:有丰富的火电、水能资;(3分)生态环境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利于设备的散热和运维(3分);支持(3分)。不利条件:经济较为落后,带宽不足(3分);科技薄弱,人才匮乏;(3分)(各答两点,其他答案合理酌情赋分)。
(9分)(3)积极影响: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3分)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3分)带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3分)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收入。(3分)(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