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填空题 (共11题;共30分)
1. (2分)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 ________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________ 来分辨.
2. (2分) (2019八上·简阳期中) 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车速度大于乙丙两车的速度,而乙丙两车速度相等,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以________为参照物乙车静止。
5. (3分) 如图所示,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N,测力计示数是________N。
6. (2分) (2017八下·凉城期中) 遇到冰冻天气,某大桥上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另一方面,当路面结冰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变________,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长.
7. (2分) (2015八下·咸阳期中) 放映电影时,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更大的像,应将电影放映机________屏幕,同时将镜头________移动.
8. (2分) 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________(选填“都是实像”“都是虚像”或“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 “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9. (2分)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 .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 .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0. (5分) 请在图中画出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11. (5分) 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
二、 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2. (2分)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 .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 . 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13. (2分) (2012·淮安)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B . 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2s
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00g
D . 苏科版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9cm
14. (2分) (2017·深圳模拟) 歌曲中常含有许多物理知识,关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描绘的景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风使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B . 倒映的白塔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
C . 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 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平衡力
15. (2分) (2017八下·龙华月考)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 . 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C . 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 . 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16. (2分) 图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的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 . 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组成的
C . 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D . 图丁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17. (2分) 下列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 (2分)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点火推上太空.“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开始了奔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号重量约为3780公斤,搭载的月球车重量约140公斤,比美国和前苏联的月球车重量更小,功能也更加齐全.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使命大、本领强.下列关于月球车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月球车的“太阳翼”实际上就是一个太阳能电池,其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月球车提供能量
B . 月球车的“全景相机”工作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月球车的“通讯天线”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 . “月球车重量约140公斤”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与我们的生活中的说法是一致的
19. (2分) 空气的密度约为1.3千克/米3 , 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于( )
A . 300千克
B . 30千克
C . 3.0千克
D . 0.3千克
20. (2分) 如图,用手指压塑料尺,可以观察到尺发生弯曲.对于此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尺上
B . 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手指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 尺为了恢复原状而产生弹力,其方向向下
D . 手指对尺的弹力与尺对手指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三、 解答题 (共5题;共21分)
21. (5分) 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________透镜,________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22. (2分) (2018八下·扬州月考) 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 (ρ水=1.0×103 kg/m3)
23. (4分)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 B.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次数 | 木块放置方式 | 木块运动快慢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1 | 平放 | 很慢 | 1.1N |
2 | 平放 | 慢 | 1.1N |
3 | 平放 | 较慢 | 1.1N |
(1)上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 的正确与否。(填序号)
(2)实验中要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是:________ 。
(3)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情景,可得结论是________ 。
(4)比较甲、丙两图实验情景,可得结论是________ 。
24. (5分) 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10N/Kg)。求:
⑴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⑵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⑶石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⑷容器中水所受到的重力?
25. (5分) (2018八下·句容月考) 一座公路桥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5×105N,一辆质量为2t,车厢体积为8m3的货车.若该车装满沙子,试通过计算判断该车能否安全过桥?(沙子密度ρ=1.6×103kg/m3)
参
一、 填空题 (共11题;共30分)
1-1、
2-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 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三、 解答题 (共5题;共21分)
21-1、
22-1、
23-1、
24-1、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