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部位:地面雨污水管道
序号 | 工序作业内容 | 安全质量及技术标准 | 工序持续时间 | 工序 执行人 | 工序质量检验检查人 | 工序安全检测人 | 工序工作响应人 | 工序质量记录人 | 备 注 |
1 | 施工准备 | 开挖前应准备好雾炮、防尘网等安全文明措施。如果在通行道路上进行作业应提前围挡防护,并准备好警示灯、隔离带等防护措施。 对于已建地下管道交叉的位置,应进行现场调查及坑探,当确认已建地下管道位置后,应设明显标志,避免扰动既有管线。 。 | |||||||
2 | 沟槽开挖 | 挖槽施工中,应测设开挖中线,并根据原地面标高确定开挖边线。 开挖沟槽底宽,沟槽边坡符合设计要求。沟槽边坡坡率最大不超过1:0.67。 施工时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以随时指导和纠正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偏差。 采用机械开挖时,槽底土壤结构不得扰动,应保留槽底高程之上不少于10cm的土层由人工清槽。 开挖时沟槽每侧临时堆土不得超过0.5m。开挖施工中加强施工观测,确保边坡稳定。 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的安全梯,施工人员应由安全梯上下沟槽。 开槽完成后应及时通知相关方面验槽。 。 | |||||||
3 | 砂石基础 | 管道基础主要分两个区:正下方15cm中粗砂垫层(压实度≥90%)和管道两侧腋角回填区(压实度要求≥93%)。 所用砂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砂垫层施工主要注意两点:一是压实度的控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二是砂垫层的厚度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复核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砂垫层铺筑前应清理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 |||||||
4 | 管道敷设 | 管材到场后,应及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管材逐根进行检查,管材不得有裂缝、孔洞、破损,逐根测量管内径、外径,并做好记录;不合格管材不得用于工程。 管道敷设前应在垫层上撒好管道中心线,管子就位后,要用楔形垫块等将管两侧卡牢、固定,防止回填土时,产生漂管、管道高程移位等现象。 管道应垫稳,相邻管口接缝宽度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土块等杂物。 管节与管节、管道与检查井的接口周围缝隙应均匀,管道安装应平直、无突起、突弯现象。 质量要求:(1)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10mm;(2)中心线允许偏差10cm;(3)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得大于3mm。
承插口管接口 承插口管橡胶圈接口 企口管橡胶圈接口 | |||||||
5 | 检查井施工 | 1.采用材料 钢筋混凝土:垫层-C10,井室-C25、盖板-C25、井圈-C30。 座浆、抹三角灰采用1:2 (体积比)防水水泥砂浆。 流槽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10砖,1:2 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cm。 施工要点: 管道连接采用管顶平接。 清理基础表面,复核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已安装完毕的排水管的检查井位置处,标记出检查井中心位置。 排水管管口伸入井室30mm,管顶应砌砖圈加固,以减少管顶压力,当管径大于或等于1000mm时,拱圈高应为250mm;当管径小于1000mm时,拱圈高应为125mm。 伸入井室部分的管道外壁应凿毛。 接入支管超挖部分用级配砂石、混凝土或砖填实。 井内踏步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踏步安装后,在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踩踏。 检查井井室砌筑安装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 预制盖板应在适当位置加吊环。混凝土盖板均为底层配筋,盖板在堆放及运输时不得倒置。 安装时井室顶面应用水冲刷干净,并铺砂浆。按设计高程找平,井口安装就位后,井口四周用1:2水泥砂浆嵌牢,井口四周围成45°角。 | |||||||
6 | 雨水口 | 材料:砖砌材料选用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MU15)或混凝土普通砖(强度等级MU20),砌筑砂浆为M10水泥砂浆。 施工要点: 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标高应比周围路面标高低30mm。 雨水口管在雨水口侧墙外300mm范围采用C25混凝土满包加固。 箅子安装时注意开口方向,避免装错。 箅子口防腐做法:涂沥青清漆一道。 | |||||||
7 | 模块检查井 | 混凝土模块砌体强度等级为MU10,砌筑砂浆为M10水泥砂浆。 气候炎热干燥时,应在模块砌筑前1-2h将模块喷水湿润。 井墙砌体底层模块的管控混凝土需与底板混凝土同步浇筑。 灌孔混凝土一次投料高度不大于400mm,用振捣棒隔孔插捣,确保灌孔混凝土密实。 绿地内的检查井井盖顶面应高于绿地地坪0.1-0.2m。 进出检查井的管口若为承插口管,承口不应直接与检查井相接,需选用接井专用短节或切除承口。 | |||||||
8 | 闭水试验 | 闭水试验应具备的条件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具备下列条件; 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已经检验合格; 在沟槽未填土前。 全部预留口已严密封堵,不得有漏水或渗水现象。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验算大于水压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严密,不得漏水。 闭水试验程序 施工准备→清理检查管内壁→堵管→灌注水浸泡24小时→检查管外壁及接口渗水情况→补水测量渗水量→检查验收填写验收记录→抽水→回填土方。 试验段封堵采用砖砌时,必须养护3—4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向闭水试验段的检查井注水。 试验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小于2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透。 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开始计时。观察管道渗水量,直至观察结束时,应不断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察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闭水试验的方法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进行分段试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用水。 试验段划分;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应大于1km,带井试验。 试验水头;试验水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从试验段管顶内壁加2m计。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渗水量计算;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在规范规定的渗水量范围内是,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 | |||||||
9 | 沟槽回填施工 | 技术要求: 按要求经过闭水试验,并经监理及管理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沟槽回填。 回填前,槽内杂物必须彻底清除。 回填材料中不得含泥块、砖、石、塑料等杂物。 沟槽回填应确保构筑物的安全,管道与井室等不位移,不破坏,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cm,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宜用小型夯具,如蛙式夯机夯实,井室等附属构筑物四周的回填土应同时进行。 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