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五 |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 人教版第一章 | |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 ||||
单元(或主题)名称 | 第一单元 白鹭 | |||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 | ||||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目标: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 重点: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这种手法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生动。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3、练习写作。能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难点:理解文章重点句子,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事物
| ||||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1.白鹭 2课时 2.落花生 2课时 3.桂花雨 2课时 4.珍珠鸟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1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 | ||||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 ||||
课题 | 白鹭 | |||
课型 |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 |||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白鹭的美,重点是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式体现白鹭的美 | ||||
2.学习者分析 小学生对动物都会很感兴趣,如果在课前展示白鹭的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更加直观,对白鹭的理解也能更加透彻。 | ||||
3.学习目标确定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理解“嗜好、清澄、铿锵”等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多角度的描写方式描写事物 | ||||
5.学习评价设计 首先要会背诵课文,这是最基本的,其次重点要掌握的字词要会写,可以出相关的知识填空来检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 ||||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环节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 ||||
教师活动1 大家猜一则谜语,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展示白鹭图片,学习郭沫若的《白鹭》 | 学生活动1 猜古诗谜语,了解白鹭,交换郭沫若的资料 | |||
活动意图说明:先了解白鹭,了解作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 ||||
教师活动2 检查预习情况,点拨重点词语的理解,带领读好难度的句子 | 学生活动2 小组检查生字词的朗读,轮读课文,及时纠正词句的错误 | |||
活动意图说明:促进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小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 | ||||
环节三:再度课文,整体感知 | ||||
教的活动3 提问:课文是什么结构?围绕什么来写的? 交流点拨答案 | 学的活动3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试着给课文分段,读好外形美和活动美两部分内容 | |||
活动意图说明:深入理解课文,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
1.白鹭
总写(精巧的诗) 外形美 总结(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活动美 | ||||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读拼音,写字词 1、她衣着朴su( ),但是让人感觉很美。 2、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ai he (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二、选词填空 嗜好 爱好 1、打篮球是我的( ),因为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 ),因此身体不好。 | ||||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图文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展示了有关白鹭的诗,进行了一定的课外拓展 | ||||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图文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但是读书环节太少,部分学生课上完了书还读不通顺,重点字词还不熟悉,这点需要改进,增加读书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