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留置尿管护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35:23
文档

留置尿管护理

留置尿管的护理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使其认识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护理。二、鼓励患者每日摄入足够的液体,使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实的发生。三、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阻塞。留置导尿病人集尿袋应妥善固定在床边低于膀胱15~20cm处,以利于引流通畅,防止尿液逆流。每隔2~3小时放尿一次,若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速尿)治疗时,必须随时放尿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昏迷病人有躁动、手抓尿管等表现时
推荐度:
导读留置尿管的护理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使其认识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护理。二、鼓励患者每日摄入足够的液体,使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实的发生。三、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阻塞。留置导尿病人集尿袋应妥善固定在床边低于膀胱15~20cm处,以利于引流通畅,防止尿液逆流。每隔2~3小时放尿一次,若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速尿)治疗时,必须随时放尿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昏迷病人有躁动、手抓尿管等表现时
留置尿管的护理

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使其认识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护理。

二、鼓励患者每日摄入足够的液体,使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实的发生。

三、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阻塞。留置导尿病人集尿袋应妥善固定在床边低于膀胱15~20cm处,以利于引流通畅,防止尿液逆流。每隔2~3小时放尿一次,若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速尿)治疗时,必须随时放尿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昏迷病人有躁动、手抓尿管等表现时,应及时处理。

四、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

1、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1~2次/天。每次大便后均应清洁会阴,防止细菌在局部繁殖而侵入尿道。

2、更换集尿袋1次/天,定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

3、更换导尿管1次/周,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

五、患者离床活动时,应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保证尿管始终处于趾骨联合之下,使尿液逆流机会减少。

六、留置尿管拔出后,18.5%的患者易发生尿潴留,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关键是尽量缩短置管时间,在置管期间采取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即夹闭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

七、倾听患者主诉,并观察尿液,若发现尿液混住、沉淀、有结晶,应做膀胱冲洗,行膀胱冲洗时,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采用类似静脉输液的方式,先用碘酒和酒精分别消毒导尿管,用8号头皮针刺入导尿管冲洗,这样可避免反复打开接头,以减少污染的机会。尿常规检查1次/周。

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合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别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立即在24小时内去检验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划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检验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每日1片,并通知医务科、感染管理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等。

护理人员不慎被乙肝、丙肝、HIV病毒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时:

1、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或清水冲洗。

2、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3、必要时进行伤口处理,根据损伤程度定期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4、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在24小时内抽血检查,乙肝病毒抗体和丙肝病毒抗体,必要时同时抽取患者的的血液进行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刺伤1个月、3个月、6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

被HIV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在24小时内抽血检查HIV抗体,必要时抽取患者的血液进行对比。

受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遵医嘱服药,听诊相关的职能科室。

                    血培养监测操作规范

采血指征

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发热(≧38.0度)或体温(≦36.0度)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00×10的9次方/升,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小于1000×10的9次方)。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黏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9、血压降低

10、呼吸加快

     当患者具备以上一种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是应采血培养。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发热(≧38.5度)和白细胞增多(总数≧20,000×10的9次方/升)。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不低热,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信号。

最佳采血时机

1、抗菌药物使用前

2、能在寒战和发热初起时

3、膜炎(持续性血流感染)比较特殊,具体方法请参照感染性心内膜炎采血方法

采血分数及血量

1、CLSI要求每次采集2~3份标本,每份应包括一个需氧培养瓶和一个厌氧培养瓶。

2、一个静脉穿刺点只能采集1份血培养,采集第2份血培养应该选择第2个静脉穿刺点。

3、成人病人绝不能只采1瓶血培养标本,采血量不足和只做一份血培养所得出的结果是不易正确解释的。

4、一份血培养采血20毫升,分装两个瓶内,各分配10毫升。但采血量不足20毫升,应先注入需氧瓶,首先满足需氧培养瓶的采血量,可以更好的分离出真菌、绿脓杆菌、嗜麦芽窄食单包菌。

5、婴幼儿采血量1~3毫升,不能超过全血量的1%

血标本的收集注意事项

1、血培养瓶常温保存,无需冷藏;接种标本后请立即送到实验室上机检测,如果是夜班采集标本,可以放室温保存(不要冷藏或放到孵箱内到实验室)。

2、从静脉采血,不建议从动脉采血。

3、常规血培养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装置取血,除非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请参照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采血方法

4、若必须从导管处取血,不要弃去初段血,不用抗凝剂。

皮肤消毒和预防血培养污染

1、请先洗手

2、采血前严格进行手部清洁,无遗漏大拇指、甲缝、指间等易忽略的部位。(6步洗手法)

皮肤的消毒方法

1、首先要保证采血部位的清洁。

2、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秒以上

3、以采血点为圆心,自内向外,螺旋环绕,半径3厘米消毒,无遗漏缝隙,不逆转方向,同时旋转消毒棉签。

4、更换消毒棉签,进行2~3次消毒。

5、待干,保证皮肤的消毒时间,1%~2%碘酊作用30秒或10%碘伏作用60秒。

6、70%酒精脱碘,严格消毒后,可进行静脉穿刺采血。注意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60秒钟,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培养瓶消毒程序严格按以下三步法进行:

1、用70%酒精或碘溶液(不使用碘)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

2、酒精作用待60秒。

3、在血液注入血培养瓶之前,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清除橡皮塞子表面剩余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

4、穿刺后,不应更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内。

5、如采集多种血液标本,应首先采集血培养标本,再采集其它类型的标本。

6、

文档

留置尿管护理

留置尿管的护理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使其认识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护理。二、鼓励患者每日摄入足够的液体,使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实的发生。三、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阻塞。留置导尿病人集尿袋应妥善固定在床边低于膀胱15~20cm处,以利于引流通畅,防止尿液逆流。每隔2~3小时放尿一次,若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速尿)治疗时,必须随时放尿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昏迷病人有躁动、手抓尿管等表现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