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日程功】
拼音: jì rì chéng gōng
释义: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2.【璁珑】
拼音:cōng lóng
释义:玉石碰击的声音。
出处:贯休《马上作》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意思是,杨柳遮岸,鲜花满堤,夕阳的余晖一片红色;清风拂衣,马笼头互相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3.【部署】
拼音:bù shǔ
释义:安排任务,布置人力。
4.【囊萤】
拼音:náng yíng
释义:比喻苦学。
5.【边陲】
拼音:biān chuí
释义:边境,靠近边界的地方。
6.【搏髀】
拼音:bó bì
释义:拍击大腿。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意思是,那些敲打着瓦坛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歌唱叫喊,听起来痛快的,才是真正的秦地音乐。
7.【阃域】
拼音:kǔn yù
释义:范围,境界。
出处: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中有这样一段话:“可谓入作者阃域,岂独雄于诗僧间耶!”意思是,这样的句子,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上达到了卓越的境界,哪里是只称雄于诗僧之间呢。
异形词:阃阈
8.【从戎】
拼音:cóng róng
释义:指参加。
9.【黜陟】
拼音:chù zhì
释义:官吏降免或升迁。
出处:《尚书·舜典》中有这样一句话:“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舜帝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的,提拔贤明的。
10.【轸念】
拼音: zhěn niàn
释义:深深思念。
出处:《梁书·沈约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思幽人而轸念,望东皋而长想。”这段话的意思是:想起隐居之士,思念难忘,远望东岸的高地而遐想。
11.【萃取】
拼音:cuì qǔ
释义: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剂,利用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在该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将它们分离。
12.【承袭】
拼音: chéng xí
释义:继承,沿袭的意思
13.【狍鸮】
拼音:páo xiāo
释义:古代神话中的兽名。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名曰狍鸮。 ”意思是,有一种野兽,外形像羊的身子人的面孔……名叫狍鸮。
14.【大放厥词】
拼音: dà fàng jué cí
释义: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
15.【抽簪】
拼音:chōu zān
释义:弃官归隐。
16.【匏】
拼音:páo
释义:笙,一种管乐器。
出处:萧统《文选序》中有这样一段话:“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这段话的意思是:陶与匏是形状不同的乐器,都可以吹奏出悦耳的曲调。
17.【世外桃源】
拼音:shì wài táo yuán
释义: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8.【前跋后疐】
拼音:qián bá hòu zhì
释义:比喻进退两难。
异形词:前跋后踬
19.【皭皭】
拼音: jiào jiào
释义:洁白的样子。
出处:《韩诗外传》卷一中有这样一段话:“故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人之混污然。”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刚洗过头发的人必定会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必定会抖去衣服上的灰尘,没有人能因为自己洁白,容忍别人的肮脏。
20.【黯然泪下】
拼音:àn rán lèi xià
释义:因心里不舒服或情绪低落而落泪。
21.【舴艋】
拼音:zé měng
释义:小船。
出处:张志和《渔父歌》里写道:“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这首词的意思是:霅溪湾里有一位钓渔翁,以小船为家,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
22.【睒】
拼音:shǎn
释义:闪烁。
出处:梁武帝《孝思赋》中有这样的句子:“年挥忽而莫反,时瞬睒其如电。”意思是:岁月一去不复返,时间转瞬即逝如闪电。
23.【谆谆告诫】
拼音:zhūn zhūn gào jiè
释义:指恳切耐心地劝告。
24.【坳堂】
拼音: ào táng
释义:堂上低洼的地方。
25.【蝉蜕】
拼音:chán tuì
释义:指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可入药。也比喻解脱。
26.【咆勃】
拼音:páo bó
释义:发怒的样子。
出处:潘岳《西征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申威于河外,何猛气之咆勃。”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秦国施展雄风,展示赵国威严,他那种发怒的气势多么勇猛。
27.【扼腕】
拼音:è wàn
释义: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奋、愤怒、惋惜等情绪。
28.【播迁】
拼音:bō qiān
释义:流离;迁徙。
出处:沈约《郊居赋》中有这样一段话:“昔西汉之标季,余播迁之云始。违利建于海昏,创惟桑于江汜。”这段话的意思是:西汉末年,我的先祖开始流离迁徙。离开封土建侯的地方,到了海昏县,安家在长江边。
29.【瘳】
拼音:chōu
释义:伤好了;病痊愈了。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齐侯疥,遂痁,期而不瘳。”意思是,齐侯得了疥疮,还有疟疾,病了一年都没有好。
30.【蓊蔼】
拼音:wěng ǎi
释义: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出处:《抱朴子·博喻》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条之枯,不损繁林之蓊蔼。”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根枝条的枯萎,并不损伤树木的繁密茂盛。比喻缺点或局部问题不影响大节或大局。
31.【敕勒】
拼音:chì lè
释义:形容不忍心,或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32.【萑蒲】
拼音:huán pú
释义:芦荻、蒲草两种植物。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上的树木,派衡鹿看守着;沼泽里的芦荻、蒲草,派舟鲛看护着。
33.【恻隐】
拼音:cè yǐn
释义:形容不忍心,或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34.【弼疑】
拼音:bì yí
释义:辅佐君王的臣子。
出处:《汉书·杜邺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周、召二公,分职于陕,并为弼疑。”这段话的意思是:周公、召公作为天子的左辅右弼,划陕而治,共同辅政。
35.【稗官】
拼音: bài guān
释义: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也称小说为稗官。
36.【稌】
拼音:tú
释义:稻谷,粳米稻。也指糯米稻。
出处:《周礼·天官·食医》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这段话的意思是:肉食和主食的搭配要做到使它们的味道相辅相成:牛肉宜配合稻米。
37.【鞭笞】
拼音: biān chī
释义:用鞭子或板子打。
38.【跖】
拼音:zhí
释义:脚掌。
出处:《吕氏春秋·用众》中有这样一段话:“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虽不足,犹若有跖。”这段话的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如同齐王吃鸡脚掌,一定要吃上几千只才满足。即使不够,也仍然像还有鸡脚掌可吃一样。
异形词:蹠
2015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四期题库来了!测测你能答对几道
1.【出其不意】
拼音:chū qí bù yì
释义:形容称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83%
2.【城阙】
拼音: chéng què
释义:指城楼或宫阙。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67%
3.【宾萌】
拼音:bīn méng
释义:客居之民,从外地迁来的人。
出处:《吕氏春秋·高义》中有这样一段话:“若越王听吾言、用吾道,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于宾萌,未敢求仕。”意思是,如果越王听信我墨翟的观点,实行我的主张,那我即使节衣缩食,被视作外来客也没什么,我本来并不敢奢望做官。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2%
4.【翙】
拼音: huì
释义:鸟飞翔。
出处:韩愈等《秋雨联句》中有这样的诗句:“毛羽皆遭冻,离褷不能翙。”意思是,鸟儿的羽毛因天冷而被冻坏,或被雨水打湿,故而不能飞翔。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4%
5.【荏苒】
拼音:rěn rǎn
释义:形容时间渐渐过去。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76%
6.【蓬荜生辉】
拼音: péng bì shēng huī
释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52%
7.【嫡嗣】
拼音: dí sì
释义:即嫡长子,旧时正妻所生的儿子,区别于庶子。也指皇位继承人。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43%
8.【寒暄】
拼音:hán xuān
释义: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45%
9.【假途灭虢】
拼音:jiǎ tú miè guó
释义:指以向对方借道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策略。也比喻以求助于对方为名达到损害对方的目的。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14%
10.【巧夺天工】
拼音:qiǎo duó tiān gōng
释义: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93%
11.【敝车羸马】
拼音:bì chē léi mǎ
释义:指破旧的车,瘦弱的马。形容为官清廉,生活俭朴。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22%
异形词:弊车羸马
12.【人情世故】
拼音:rén qíng shì gù
释义: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83%
13.【伎俩】
拼音: jì liǎng
释义:不正当的手段。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74%
14.【醭】
拼音: bú
释义:泛指东西受潮所生的霉斑。
出处:杨万里《风雨》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懒拂尘。”意思是,梅雨天气,笔和墨都生出了霉斑,也懒得拂去书桌和书上的灰尘。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16%
15.【怭怭】
拼音: bì bì
释义:轻薄或轻慢的样子。
出处:《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这样的诗句:“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醉既止,威仪怭怭。”意思是,还没有喝醉的时候,他们谦虚严谨;喝醉了的时候,他们变得轻佻傲慢。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0%
16.【牟利】
拼音:móu lì
释义:谋取私利。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55%
17.【死皮赖脸】
拼音: sǐ pí lài liǎn
释义:形容不顾羞耻,一味纠缠。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80%
18.【舛谬】
拼音:chuǎn miù
释义:指差错或次序错乱。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28%
19.【冰纨】
拼音:bīng wán
释义:细密洁白的丝织品。因色晶莹如冰,故名。
出处:《汉书·地理志下》中有这样一句话:“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意思是,因此齐国民俗崇尚奢华,制作的各类丝织品精密洁白,各类衣物精美华丽,当时号称是“帽子、腰带、衣服、鞋子的天下”。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39%
20.【闻者足戒】
拼音:wén zhě zú jiè
释义: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可以拿听到的话来警惕自己。前面常为“言者无罪”。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37%
21.【谄谀】
拼音:chǎn yú
释义:即谄媚阿谀,指为了讨好,卑贱地奉承人。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56%
22.【锱铢】
拼音: zī zhū
释义:指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物。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60%
23.【誷】
拼音:wǎng
释义:欺骗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为右。”意思是,刚做官时,竭力讨巧玩伎俩,用虚假的功劳和华而不实的文书欺骗君王,以便爬上高位做。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47%
24.【刲】
拼音:kuī
释义:刺杀。
出处:《国语·楚语下》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意思是,天子祭祀始祖和天神,一定要亲自射杀牲畜,王后一定要亲自舂好祭祀用的谷物;诸侯祭祀宗庙,一定要亲自射牛、宰羊、杀猪,夫人一定要亲自舂好祭祀时放在容器中的黍稷等祭品。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6%
25.【惭忸】本周全民焐热冰封词汇
拼音:cán niǔ
释义:羞愧。
出处:白居易《春寒》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助酌有枯鱼,佐餐兼旨蓄。省躬念前哲,醉饱多惭忸。”意思是,喝酒时有干鱼下酒,用餐时有贮藏的美味食物。反躬自省时想起前代贤人,酒足饭饱时常感到羞愧。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66%
焐热参与方式:使用搜狗输入法(手机版或电脑版)输入“惭忸”即可参与焐热。
26.【聱牙】
拼音:áo yá
释义:文辞艰涩,读不顺口。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38%
27.【曩】
拼音: nǎng
释义:从前,过去。
出处:《汉书·贾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然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意思是,过去是秦朝的天下,如今转为汉朝的天下了。但是秦朝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并没有改变。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3%
28.【不稂不莠】
拼音:bù láng bù yǒu
释义:指经过精耕细作没什么杂草,后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29%
29.【淖冰】
拼音: nào bīng
释义:以药石融化冰。
出处:《旧唐书·李德裕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臣所虑赴召者,必迂怪之士,苟合之徒,使物淖冰,以为小术。”意思是,我所忧虑的是前来应召的人,一定是迂腐怪诞、随便附和之徒,使物品像药石消融厚冰一样有变化,玩弄些小伎俩。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3%
30.【壅养】
拼音:yōng yǎng
释义:培养。
出处:《论衡·道虚》中有这样一段话:“物黄,人虽灌溉壅养,终不能青;发白,虽吞药养性,终不能黑。”这段话的意思是: 植物变黄,人即使灌溉培养它,最终也不能返青;头发白了,即使吃药保养,最终也不能返黑。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2%
31.【疲曳】
拼音: pí yè
释义:衰老疲困。
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下》中有这样一句话:“贫而不衰,贱而不恨,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这句话的意思是:物质匮乏却不颓废,地位低下却并不遗憾,虽已到了衰弱委顿的年纪,也还保持着名贤风骨。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9%
32.【奸宄】
拼音: jiān guǐ
释义:犯法作乱的人。
出处:王睿《疾笃上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刑罚明而奸宄息,贤能用则功绩著。”意思是,刑罚严明,坏人坏事就止息了;贤明能干的人得到重用,功效业绩就显著了。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16%
33.【杖藜】
拼音:zhàng lí
释义:拄着拐杖。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20%
34.【逼仄】
拼音: bī zè
释义:形容地方狭窄。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69%
35.【郭郛】
拼音:guō fú
释义:外城。
出处:欧阳修《夷陵县至喜堂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意思是,州城没有护城的外城,重要交通要道都不能通行马车。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4%
36.【砾】
拼音:lì
释义:碎石。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渭以泾浊,玉以砾贞。”意思是,渭水因为泾水浑浊才显出它的清澈,美玉因处在碎石当中才显出它的坚贞。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58%
37.【垞】
拼音:chá
释义:土丘。
出处:范成大《闰月四日石湖众芳烂熳》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北垞南冈总是家,儿童随逐任欢哗。”意思是,北边的土丘,南边的山岗,都是游玩的地方,儿童到处追逐,任意欢笑喧哗。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2%
38.【廛】
拼音:chán
释义:指城邑中百姓的住宅。
出处: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意思是,住在城市里哪有住在山里快乐,高粱米近来都禁止运进城里。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6%
39.【瘥】
拼音:cuó
释义:疫病。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中有这样的诗句:“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意思是,上天正在降下疫病,死亡祸乱非常频繁。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18%
汉听复赛第五场题库
1.【唉声叹气】
拼音: āi shēng tàn qì
释义: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2.【殚精竭虑】
拼音: dān jīng jié lǜ
释义: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赧赧】
拼音:nǎn nǎn
释义:惭愧脸红的样子。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意思是,子路说:“跟一个人志不同道不合,却勉强交谈,脸上又表现出惭愧的颜色,这种人不是我所能理解的。”
4.【漼漼】
拼音:cuǐ cuǐ
释义:鲜明的样子。
出处:白居易《庭松》诗中有这样的诗句:“疏韵秋槭槭(qì qì),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漼漼。”意思是,听秋风吹动树叶,韵致淡雅;阴凉习习,夏日也感到清寒。暮春傍晚小雨后,松叶上落满水珠,鲜明晶莹。
5.【隳】
拼音:huī
释义:废弃。
出处:《吕氏春秋·必己》中有这样一段话:“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意思是,有成功就难免还会失败,强大就难免还会衰微,锋利就容易折损,尊贵就容易招致倾覆,就像直会弯、聚有散,被爱惜也会被遗弃,聪明易被聪明误,不贤无德会被人欺辱。
6.【骫】
拼音:wěi
释义:弯曲。
出处:《吕氏春秋·必己》中有这样一段话:“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意思是,有成功就难免还会失败,强大就难免还会衰微,锋利就容易折损,尊贵就容易招致倾覆,就像直会弯、聚有散,被爱惜也会被遗弃,聪明易被聪明误,不贤无德会被人欺辱。
7.【慁】
拼音: hùn
释义:污辱。
出处:《礼记·儒行》中有这样一段话:“儒者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qū)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léi)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意思是,儒者不因贫贱而丧失志向,不因富贵而丧失节操,不受君王的污辱,不受长官的束缚,不受官吏的难,所以称作儒。
8.【粗粝】
拼音: cū lì
释义:糙米。泛指粗劣的食物。
9.【垂拱】
拼音: chuí gǒng
释义:指垂衣拱手,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
10.【期颐】
拼音:qī yí
释义:称百岁之寿。
出处: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五中有这样的诗句:“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意思是,我这一辈子活到现在已经十分满足了,不一定非要有百岁之寿。
11.【簠簋不饰】
拼音:fǔ guǐ bù shì
释义:簠、簋等器物没有整治,是对为官不清廉的委婉说法。簠、簋:古代祭祀时盛谷物的器皿。簠圆形,簋方形。不饰:不整治。
出处:《汉书·贾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 意思是,古代大臣因为不廉洁而被免官,不说“不廉洁”,而是说“簠、簋等器物没有整治”。
12.【海市蜃楼】
拼音: hǎi shì shèn lóu
释义:比喻虚幻的事物。
13.【仓庾】
拼音:cāng yǔ
释义:储藏粮食的仓库。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意思是,(文帝)命令减少宫中各种服饰、车驾和狗马,裁减朝廷官吏的人数,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百姓。
14.【川流不息】
拼音: chuān liú bù xī
释义: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5.【歃血为盟】
拼音: shà xuè wéi méng
释义:古代盟会时,参加者吸一点牲畜的血或蘸血涂在嘴唇上,以示诚心立盟。
16.【暮霭】
拼音: mù ǎi
释义:傍晚的云雾。
17.【妻孥】
拼音: qī nú
释义:妻子儿女。
18.【厮杀】
拼音: sī shā
释义:相互拼杀,指战斗。
19.【额手称庆】
拼音: é shǒu chēng qìng
释义:双手合掌,举到额头,表示庆幸。
20.【惩前毖后】
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释义: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21.【省闼】
拼音: shěng tà
释义:宫中;禁中。又称禁闼。古代诸省设于禁中,后因作的代称。
出处:《申鉴·杂言上》中有这样一句话:“省闼清净,嬖孽不生,兹谓政平。”意思是,宫中清净,没有受国君宠爱的小人,这就叫政事治理得好。
22.【深邃】
拼音:shēn suì
释义:形容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也形容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
23.【盘桓】
拼音: pán huán
释义:形容逗留,徘徊。
24.【狂瞽之言】
拼音: kuáng gǔ zhī yán
释义:指狂妄无知者的言论。常用作谦辞。
25.【詈】
拼音:lì
释义:责骂。
出处:《尚书·无逸》中有这样一段话:“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意思是,有人告诉他们说:“老百姓在怨恨你,责骂你。”他们就更加恭敬谨慎,注重自己的德行。
26.【陟遐】
拼音:zhì xiá
释义:远行,长途跋涉。
出处:《尚书·太甲》中有这样一段话:“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意思是,如果要登高,一定要从低处开始;如果要远行,一定要从近处开始。
27.【惸鳏】
拼音:qióng guān
释义:指孤苦无依的人。
出处:苏轼《洞庭春色赋》中有这样一段话:“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追范蠡于渺茫,吊夫差之惸(qióng)鳏,属(zhǔ)此觞于西子,洗亡国之愁颜。”意思是,在风吹松涛声中睡卧,听春水的潺潺之声,追寻范蠡到那遥远的地方,凭吊勾践的孤苦无依,举着酒杯劝西施饮酒,洗去亡国后愁苦的容颜。
异形词:茕鳏
28.【蹙蹐】
拼音: cù jí
释义:小步行走。
出处:鲍照《尺蠖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冰炭弗触,锋刃靡迕,逢崄蹙蹐,值夷舒步。”意思是,坚冰和火炭都不触碰,锋利的刀刃也要躲过,遇到危险的地方就小步行走,遇到平坦的地方就缓步行走。
29.【禨祥】
拼音: jī xiáng
释义:吉凶的先兆。
出处:《淮南子·氾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夫见不可布于海内,闻不可明于百姓,是故因鬼神禨祥而为之立禁。”意思是,有些事情不能公开发布,有些消息不能让百姓知道,就借鬼神吉凶之说立下各种禁戒。
异形词:(礻几)祥
30.【蟠木】
拼音:pán mù
释义:弯曲的树。
出处: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蟠木根柢(dǐ),轮囷(qūn)离奇,而为万乘(shèng)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意思是,弯木头、老树桩,屈曲得怪模怪样,倒能够成为君主的用具,为什么?是因为君主身边的人先给它装饰了一番。
31.【褒衣博带】
拼音:bāo yī bó dài
释义:宽袍大带。形容古代儒生的装束。
32.【淖糜】
拼音:nào mí
释义:稀粥、薄粥。
出处:陆游《龟堂独坐遣闷》诗中有这样的诗句:“食有淖糜犹足饱,衣存短褐未全贫。”意思是,我有稀粥可喝,足够果腹,即使只穿粗布短衣,却还算不上一贫如洗。
33.【酣奭】
拼音: hān shì
释义:饮酒作乐过度。
出处:《商君书·垦令》中有这样一段话:“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奭,大臣不为荒饱。”意思是,这样卖酒肉的商人就会减少,百姓不能纵情饮酒作乐,大臣不能荒废政事而吃喝享乐。
34.【澄廓】
拼音: chéng kuò
释义:清明辽阔。
出处:鲍照《舞鹤赋》中有这样一段话:“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汉回,晓月将落。”意思是,一会儿,夜色降临,云雾停歇,景色清明辽阔。星辰转移,银河换位,月亮将要落下。
35.【樵苏不爨】
拼音: qiáo sū bù cuàn
释义:打了柴割了草,却没有米做饭。比喻贫困。
出处: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悲风起于闺闼,红尘蔽于机榻。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谈而已,有似周党之过闵子。”意思是,悲风起于家门,远离繁华热闹,整日只在几案前读书,困了就坐在床榻上休息。幸亏有位袁生,不时移步来访。但我生活贫困,两人在一起不过清谈而已,比东汉的周党去拜访闵贡还要简单朴素。
36.【轮囷】
拼音: lún qūn
释义:弯曲,不直。
出处: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蟠木根柢(dǐ),轮囷(qūn)离奇,而为万乘(shèng)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意思是,弯木头、老树桩,屈曲得怪模怪样,倒能够成为君主的用具,为什么?是因为君主身边的人先给它装饰了一番。
37.【付梓】
拼音:fù zǐ
释义:古时刻板印书以梓木为上等用料,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38.【排檠】
拼音:pái qíng
释义:辅正弓弩的器具,本句中指辅正。
出处:《荀子·性恶》中有这样一段话:“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檠,则不能自正。”意思是,繁弱、钜黍,都是古代上好的弓,但是如果得不到矫正,就不会自行平正。
汉听复赛第六场题库
1.【暧昧】
拼音:ài mèi
释义:形容态度、用意含糊不明朗,或指行为不光明正大。
2.【兹事体大】
拼音:zī shì tǐ dà
释义:这事情关系重大。
3.【年丰时稔】
拼音:nián fēng shí rěn
释义:形容年成好,农业丰收。
4.【平心而论】
拼音:píng xīn ér lùn
释义:平心静气地评论。
5.【股肱】
拼音:gǔ gōng
释义:大腿和胳膊,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6.【葸】
拼音:xǐ
释义:胆怯;害怕。
出处:《论语•泰伯》中有这样一段话:“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恭敬端庄却不知礼,未免繁琐劳倦;只知谨慎却不知礼,会流于胆小懦弱;只有敢作敢为的胆量却不知礼,很容易冲动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说起话来就会尖酸刻薄。
7.【观摩】
拼音:guān mó
释义:观看学习,多指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8.【谗佞】
拼音: chán nìng
释义:说人坏话和用花言巧语巴结人的人。
9.【饥劬】
拼音: jī qú
释义:饥饿劳苦。
出处:白居易《题座隅》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意思是,身边有两个仆人,出入有一辆车。自身日常生活所需物品虽然不丰厚,但也不至于饥饿劳苦。
10.【明信片】
拼音: míng xìn piàn
释义:专供写信用的硬纸片,邮寄时不用信封。也指用明信片写成的信。
11.【针砭】
拼音:zhēn biān
释义: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
12.【芰制】
拼音: jì zhì
释义:用芰叶剪裁的衣裳。隐士的服饰。象征隐士生活高洁。
出处:孔稚珪《北山移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意思是,在宴请使者的筵席上,扬眉挥袖,得意洋洋,将隐居时所穿的用芰荷做成的衣服撕破烧掉,完全显露出尘世的仪容,表现出世俗的举止。
13.【骇遽】
拼音: hài jù
释义:惊慌。
出处:《宋史•范如圭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如圭与同省十余人合议,并疏争之,既具草,骇遽引却者众。”意思是:范如圭和秘书省十几个人一起商议,上疏声讨秦桧。文书写完了,很多人却因为害怕推辞不干了。
14.【湛蓝】
拼音:zhàn lán
释义: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深蓝的颜色。
15.【逆鳞】
拼音:nì lín
释义:龙颈上倒生的鳞片,比喻人君的威严。
16.【夜阑】
拼音: yè lán
释义:夜深。
17.【挖墙脚】
拼音:wā qiáng jiǎo
释义:拆台。比喻用破坏手段使人或集体垮台或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18.【亵渎】
拼音: xiè dú
释义:轻慢;不尊敬。
19.【鄙倍】
拼音:bǐ bèi
释义:粗野和错误。
出处:《论语•泰伯》中有这样一句话: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意思是,说话时多考虑用词和语气,就可以避免言语粗野、错误。
异形词:鄙悖
20.【融会贯通】
拼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
释义: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21.【庇荫】
拼音:bì yìn
释义:指树木遮住阳光,比喻尊长照顾或祖宗保佑。
22.【丘樊】
拼音:qiū fán
释义:山林。多指隐居的地方。
出处:白居易《中隐》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大隐住朝(cháo)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意思是,大隐住在市集里,小隐进到山林里。山林太冷清,市集太喧闹。
23.【罔罟】
拼音: wǎng gǔ
释义:捕兽之网。
出处:《庄子•庚桑楚》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意思是,能吞下车的大野兽,一旦离开大山,就难免遭到猎网捕捉。
异形词:网罟
24.【陈词滥调】
拼音:chén cí làn diào
释义:指陈旧而不切合实际的话
25.【被肘】
拼音:bèi zhǒu
释义:指受到牵制或受到暗示。
26.【高躅】
拼音:gāo zhú
释义:指归隐。
出处:卢纶《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流散俱多故,忧伤并在今。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意思是,我们都曾经流离失所饱经患难,现在内心也都充满悲伤;等找到的归宿后,将会一起隐退。
27.【尘鞅】
拼音:chén yāng
释义:世俗事务的羁绊。
出处:刘长卿《游四窗》诗中有这样的诗句:“白云本无心,悠然伴幽独。对此脱尘鞅,顿忘荣与辱。”意思是,白云本来无心,只是悠然陪伴着孤独的人。此情此景中,我也摆脱了尘世羁绊,顿时忘记了个人的荣辱。
28.【变徵】
拼音: biàn zhǐ
释义:我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个音级,以此音级为主调的歌曲多悲壮苍凉。
29.【不腆】
拼音:bù tiǎn
释义:谦词,指不丰厚,浅薄。
30.【僭越】
拼音:jiàn yuè
释义:超越本分,地位低者冒用地位高者的名义或物品。
31.【觳觫】
拼音: hú sù
释义:恐惧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一句话:“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意思是,放了它吧!看它那哆嗦可怜的样子,毫无罪过,却被送进屠场,我实在不忍心。
32.【开门揖盗】
拼音: kāi mén yī dào
释义:打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致祸患。
33.【南闱】
拼音:nán wéi
释义:明清科举称江南乡试为“南闱”。
出处:孔尚任《桃花扇•听稗》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去年壬午,南闱下第,便侨寓这莫愁湖畔。”意思是,自从去年壬午之月参加乡试没有中举,我就寄居在这莫愁湖畔。
34.【贬谪】
拼音:biǎn zhé
释义:封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35.【岑蔚】
拼音: cén wèi
释义:草木繁盛茂密。
出处:王安石《游章义寺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岑蔚鸟绝迹,悲鸣唯一蜩(tiáo)。” 意思是:草木繁茂,飞鸟绝迹,只听到蝉的悲鸣。
汉听复赛第七场题库
1.【不忿】
拼音: bù fèn
释义:形容不服气,心里不满。
2.【罄竹难书】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很多,难以说完,多指罪恶。
3.【斋戒】
拼音: zhāi jiè
释义: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喝酒吃荤等嗜欲,以表示虔诚。
4.【气概】
拼音: qì gài
释义: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正直豪迈的态度、举动或气势。
5.【薄暮】
拼音: bó mù
释义:傍晚。
6.【闲情逸致】
拼音: xián qíng yì zhì
释义: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7.【金刚钻】
拼音: jīn gāng zuàn
释义:即金刚石。是已知最硬的物质。用作高级切削和研磨材料等。
8.【睥睨】
拼音: pì nì
释义: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
9.【蚩鄙】
拼音: chī bǐ
释义:粗俗拙陋。
出处:陈琳《答东阿王笺》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意思是,聆听了《白雪》的旋律,品味了《绿水》的节拍,再来听《东野巴人》这曲子,其粗俗拙劣就更加明显了。
10.【幕天席地】
拼音: mù tiān xí dì
释义: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形容倜傥旷达,不拘行迹。
11.【按部就班】
拼音: àn bù jiù bān
释义:指按照一定的次序或部署进行。
12.【絜矩】
拼音: xié jǔ
释义:画方形的用具,比喻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13.【凑合】
拼音: còu he
释义:形容勉强适应很不满意的事物和环境。
14.【砥砺】
拼音:dǐ lì
释义:磨练意志或彼此勉励。
15.【提纲挈领】
拼音: tí gāng qiè lǐng
释义:提住网的总绳,提住衣服的领子,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
16.【创痏】
拼音: chuāng wěi
释义:创伤留下的痕迹,创伤。
出处:张衡《西京赋》中有这样一段话:“所好生毛羽,所恶成创痏。”意思是,这些辩士,对于喜好的夸张飞扬,铺陈其说,对于厌恶的一味贬斥。
17.【充耳不闻】
拼音: chōng ěr bù wén
释义: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18.【涤荡】
拼音: dí dàng
释义:洗涤;清除。
19.【捭阖】
拼音: bǎi hé
释义:开合,指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化。
20.【关捩】
拼音: guān liè
释义:比喻要义,原则。
出处:陆游《上执政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夫文章,小技耳,然与至道同一关捩。”意思是,写文章,是小技艺,却与天地间最根本的法则道理一样。
21.【抃笑】
拼音: biàn xiào
释义:拍手而笑。
出处:《文心雕龙•谐隐》中有这样一段话:“观夫古之为隐,理周要务,岂为童稚之戏谑,搏髀而抃笑哉!”意思是,遍观古人隐语,蕴含的道理遍及各种重要事物,这难道只是为了让小孩子消遣逗趣,拍腿鼓掌博一乐吗?
22.【祊】
拼音:bēng
释义:庙门。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这样一句话:“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意思是,像那些保存姓、留有氏,守住宗庙,世世代代不断绝祭祀的情况,没有一个国家不是这样。那只是官禄中的大族,不能算是不朽。
23.【鄙夷】
拼音: bǐ yí
释义:轻视;看不起。
24.【耦世】
拼音: ǒu shì
释义:随顺世俗,适应社会。
出处:《吕氏春秋•赞能》中有这样的话:“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意思是,“顺从世俗迎合大众,陈说道理八面玲珑,投君主所好,讨他的欢心。”
异形词:偶世
25.【布帛菽粟】
拼音: bù bó shū sù
释义:泛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26.【奉为圭臬】
拼音: fèng wéi guī niè
出处: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27.【淡沲】
拼音: dàn duò
释义:风光明静的样子。
出处:杜甫《醉歌行》中的诗句:“春光淡沲秦东亭,渚蒲芽白水荇青。”
28.【抟黍】
拼音: tuán shǔ
释义:黄米饭团。
出处:《吕氏春秋·异宝》中有这样一段话:“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意思是,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儿的面前,小孩儿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壁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他一定拿走百金了。
异形词:团黍
29.【暌】
拼音: kuí
释义:背离,分离。
出处:《文心雕龙·杂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自桓麟《七说》以下,左思《七讽》以上,枝附影从,十有余家,或文丽而义暌,或理粹而辞驳。”意思是,自从桓麟作《七说》以后,左思作《七讽》以前,像枝条附着于树干,影子跟随着形体那样模仿经典的作品,有十多家,有的文辞艳丽而意义违反正道,有的理论纯粹而文辞驳杂。
30.【凋敝】
拼音: diāo bì
释义:形容残缺破败,可以指生活困苦或事业衰败。
31.【挂阂】
拼音: guà hé
释义:牵制,阻碍。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中有这样一句话:“法师今日如著弊絮在荆棘中,触地挂阂。”意思是,法师今天像穿着破棉衣走入荆棘丛中,到处牵扯着。
32.【醅】
拼音: pēi
释义:未经过滤的酒。
出处:白居易《落花》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意思是,劝君品尝一下绿色美酒,叫人捡拾起红色的花萼。
33.【纯懿】
拼音:chún yì
释义:指高尚完美的德行。
出处:张衡《东京赋》中有这样一句话:“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意思是,当今社会常常抛开高尚德行来谈论失德,把《春秋》中所避讳的当作值得称道的好事。
34.【隈】
拼音: wēi
释义:角落。
出处:骆宾王《帝京篇》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意思是,众多宽阔通畅的大道连接并装饰着都城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清晨千家万户都纷纷打开大门。
35.【秉彝】
拼音: bǐng yí
释义:秉持常理。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意思是,上天养育百姓,养育万物,创立法则。百姓秉持常理,追求善良美好,这是他们生来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