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35:21
文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并了解了立体图形,并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
推荐度:
导读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并了解了立体图形,并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并了解了立体图形,并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玩过积木,画过平面图形,所以学生对于这五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但学生对着五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直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远,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圆和球的区别。

教具准备:

学生学具  几何模型   ppt  平面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探索新知

1、(出示教具)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吗?(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四棱锥)

师:同学们,也拿起你们的学具盒,打开看看里面有哪些立体图形。然后林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告诉老师。

师:真棒,都说的很清楚,你们是不是都认识它们啦。老师请同学来说说你家里有哪些立体图形。

2、感知“面在体上”。

(1)摸一摸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新朋友。《认识平面图形》(并板书),其实新的图形朋友就藏在大家手里的这些立体图形中,在这些图形上都有一些面,首先请同学们拿起长方体,闭上眼睛,摸一摸它的一个面。(演示动作)

学生跟着教师同时摸物体上的面,每摸一个面后,教师请学生说出名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教师拿出自己剪出来的图形(两个一样的不同颜色的三角形用来拼成平行四边形)演示:

师:现在林老师演示一遍给大家看,你们说说拼成的这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触摸物体的表面,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面”是不同的,从立体图形的存在)

(2)试一试

①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把物体上这些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面在纸上展现出来呢

②学生交流汇报。

把立体图形放在纸上拓出来;放在纸上剪下来;抹上颜色印下来;用绳子围出来:照样子画出来;用纸折出来等等。

3、感知图形的特点

(1)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介绍自己的想法。情况如下:

A.根据变的直和曲进行分类

B.根据图形边的数量进行分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类,三角形一类,圆一类)

C.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各分成一类。

(2)区别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各分成一类。

教师指着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问:你们为什么把这些图形分成三类?

学生说明分类的理由,教师板书: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请小组合作,想办法验证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之后汇报:

(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长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

测量图形的边长;用折叠方法比较边长和角。

折纸验证:

A:你真聪明,发现了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那哪个小朋友有好办法来验证XXX的想法?(折纸)

B: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师一起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再折一折。(对折)这样折你发现了什么?(变成了长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两条边叠在一起,这两条边相等。)这样折你又发现了什么?(变成三角形,这两条边相等。)

C:小结:所以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

D: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验证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吗?请你折一折,学生活动。

E:抽生上台边折边讲,集体表扬。

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这些活动,你对这些图形有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分类平面图形,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想象这些图形的形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二、小结回顾:

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一共认识了几种图形?是哪几种?

三、练习中巩固图形特征的认识。

1、认一认,指出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出示课件)

                       

2、辨一辨,下面哪个图形转动了。(出示课件)

教师要求男生闭眼,女生认真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开始转动,如下图。

转动前:         

转动后:          

师:为什么睁着眼睛的同学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同时动,闭上眼的同学却只注意到长方形转动呢?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制造认知的冲突,留给学生思维空间的同时,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四、课堂作业

P5 练习1、2

五、板书

认识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圆

(对应贴上自己剪的图形)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先让学生思考,在进行小组合作或在组织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思考之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优化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文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并了解了立体图形,并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