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 洒精燃烧 B、食物腐烂 钢铁生锈
C、蜡烛燃烧 铁铸成锅 D、水分蒸发 滴水成冰
2.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氧化镁 D、固体质量增加了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 B、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过滤时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 D、给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旁人
4. 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B.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
C.酒精灯不用的时候必须盖上灯帽 D.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5.用50 mL的量筒量取45 mL水时,采用俯视的读法,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是
A、45 mL B、大于45 mL C、小于45 mL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待1 s-2 s取下来,可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
8.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对这些药品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倒入废液缸B.放回原试剂瓶 C.交回实验室集中处理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
9. 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水蒸气 D.氧气
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②调整零点 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在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1.用托盘天平称量10 g某物质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向左,则需要
A.添加砝码 B.取下砝码 C.减少称量物 D.增加称量物
12.取用8 mL液体时,最好选用的仪器是
A.胶头滴管 B.10 mL量筒 C.50 mL量筒 D.100 mL量筒
13.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
14.小猫可站在正在加热的高分子材料板上,这种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是
A.绝缘性强 B.导电性强 C.传热性强 D.绝热性强
15.2008年9月11日,国家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婴幼儿肾结石患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纯白色晶体 B.密度为1.573克/厘米3
C.能溶于热水 D.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
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每小题2分)
16.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盐酸除锈、石蜡熔化。
B.白磷自燃,空气液化。
C.冰融化成水,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17. 当今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例如:
此构想一旦实现,既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危机,又能起到消除大气污染的目的。此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均为物理变化 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 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18.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5.3克 B.5.1克 C.5.0克 D.4.9克
19.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燃烧匙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2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等于8 ml B.大于8 ml C.小于 8 ml D.无法判断
三、填空题
16.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遵守 。实验室里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
蚀性或有毒性的,因此为了保证安全,不能用手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
不得用嘴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要 ,要 ,仪器用毕
要 。
17.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 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 ,视线
要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18.向试管里添加稀盐酸时,先将瓶塞拿下, 在桌上,拿瓶子时,瓶上的标签
要 ,瓶口要 试管口,缓慢地向试管中倒入稀盐酸,倒完后,立
即 ,并把瓶子 。
19.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20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
A. B. C. D.
(2)填写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固体的容器是 ;
②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
③加热试管内溶液时,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④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是 。
21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试管炸裂的原因
(1)
(2)
(3)
22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
(3)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后果是 。
(4)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
(5)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6)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
三、简答题
23.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从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泄漏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1L一氧化碳约重1.25g左右,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从而用于工业冶炼钢铁。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3条)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2条)
24.《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中:
比较项目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得到结论 |
含氧气多少 | |||
含二氧化碳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