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东省2013年夏季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文字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41:28
文档

山东省2013年夏季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文字版)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山东省201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共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推荐度:
导读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山东省201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共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山东省201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政”主要是指 d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集权制

2.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通判等官职的朝代是 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清朝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是 d

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    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

4.《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其作者是c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5.在下列各项不平等条约中,清被迫割让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 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提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我们认为(我们)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指 c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7.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b

A.自由传统   B.民主政治   C.法律制度   D.国家统一

8.我们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因为英国最早 d

A.颁布成文    B.实行多党制     C.创立总统制    D.确立君主立宪制

9.1848年诞生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它诞生的标志是 b

A.《宣言》的颁布  B.《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的胜利

10.下列组图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家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

    

修建柏林墙            划定三八线           组建北约

A.美苏两极对峙    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d

①重农抑商使商业发展比较困难  ②唐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

A.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12.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赞叹的瓷器是 a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D.彩瓷

13.马克垚说“英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出现这一图景的主要原因是c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工业    D.资产阶级

14.有学者用“阴云密布”来描绘1920年春天苏俄农民的生活;但在描绘1922年春天他们的生活时,则用了“阳光灿烂”来形容。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推行战时主义   B.实施新经济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实现工业化

15.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汉阳铁厂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辛亥

16.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b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17.明清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 d

A.诗    B.词    C.赋    D.小说

18.下表是1917年——1921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的分类统计。

主题介绍马克思主义介绍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36530
由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a

A.《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倾向是马克思主义

B.《新青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一刊物

C.《新青年》的撰稿人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1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一位科学家时说,他“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十九世纪的科学。”这位科学家是 b

A.伽利略    B.达尔文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20.印象画派的代表作品《日出·印象》,描绘了在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透过晨雾观看太阳初升的瞬间印象。该作品的作者是  a

A.莫奈    B.塞尚    C.凡·高    D.毕加索

第II卷(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不得分。

21.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牟,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列举史实说明鸦片战争是一次“灾难性的战争”。(4分)

【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2)依据材料二,分别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试图解决哪些问题?他是如何付诸实践的?(8分)

【材料三】:从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90年。……这90年,中国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一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二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三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郑必坚《大变动 大觉醒》

(3)写出与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相关的标志性事件。从这些历史性转变中你得到哪些启示?(8分)

22.农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人物言论
汉代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宋代李靓民之大命,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
(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6分)

【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合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2008年《大生》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的历史背景。《农业调整法》体现出怎样的特点?(8分)

【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的创举。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年

所作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以下三种观点:

(3)以上观点你赞同哪一种并说明理由。(6分)

23.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西欧近代的思想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以以往的人文、科学、理性的成就为基础的。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1)举例说明“以往的人文、科学的成就”是如何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的。(4分)

【材料二】: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对法国的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

——王怀兴《世界文化简史》

(2)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据材料指出“他”的思想主张。(6分)

【材料三】: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的影响并没有随着18世纪甚至19世纪的结束而消失。伏尔泰和潘恩的著作至今仍有影响,仍鼓舞着生活在普遍的状况和制度跟早先哲人们与之斗争的状况和制度相似的国家里的人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早先哲人们与之斗争的状况和制度”有何相似之处?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8分)

21.(2)一是以手段推翻清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二是追求,建立“民族的国家”。

文档

山东省2013年夏季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文字版)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山东省201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共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