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2.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精神面貌等,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3.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言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珍视自己的身份、文化、责任和担当,激发爱国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
1.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文化自信,培养自豪感。
2.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精神面貌等,体现中国人的风骨和气质。
3.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
对于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其阅读能力以及语言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Part 1 课前准备
1.教师放一张图片或画一幅画,让学生猜测画面是什么,最后再通过图片或文字告诉学生这张图片或这幅画的主题: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2.通过问答的方式,反馈学生对中国的认知程度: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历史文化吗?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Part 2 阅读课文
1.让学生阅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讲解一些生词和短语,包括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词汇和句式。
2.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国的地理环境为什么让我们自豪?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体现在哪些方面?
Part 3 情感交流
1.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中国的认知和情感态度,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喜欢中国的哪些方面、哪些值得骄傲的事情。
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珍视自己的身份、文化、责任和担当,激发爱国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心态。
3.设计一些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深的骄傲和热爱的任务,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中国的理解和自豪的文章,画一幅表现爱国精神的画,制作一份展示中国文化的PPT等。
Part 4 总结反思
1.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和体会,鼓励他们直言自己在学习方面遇到的难题。
2.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扩展】
1.邀请有爱国情怀的人士来学校开展主题讲座,与学生分享国家荣誉感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场馆,进行文化体验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