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43:16
文档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石。但是,如何理解和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高中复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故笔者将该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其表现是:在政治上,国家主权遭到破坏,是一个已经丧失国家主权又没有完全丧失主权的国家,或者说是部分丧失国家自
推荐度:
导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石。但是,如何理解和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高中复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故笔者将该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其表现是:在政治上,国家主权遭到破坏,是一个已经丧失国家主权又没有完全丧失主权的国家,或者说是部分丧失国家自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石。但是,如何理解和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高中复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故笔者将该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

  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其表现是:在政治上,国家主权遭到破坏,是一个已经丧失国家主权又没有完全丧失主权的国家,或者说是部分丧失国家自主权;在经济上,社会经济丧失地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在文化上,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传入并有所发展,即"西学东渐"。

  2、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其表现是:在政治上,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勾结,维持反动统治;在经济上,以地主经济为代表的封建生产关系继续存在,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文化上,"西学东渐"。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清以及后来的封建军阀、反动集团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帮凶和走狗。中国封建主义与主义紧密结合,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发动旨在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以后,中国封建势力对外妥协,对内。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结束

  1、形成

  (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和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的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结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影响主要有阻碍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

  1、阻碍作用: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使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经济体系,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近代化趋势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发展。

  2、推动作用:中国历史的逐步沉沦,的逐步尖锐,阶级矛盾的逐步激化,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

  五、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准确而又全面的概括。因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有丰富的内涵,在理解这个概念时要看到它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实质性。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理解为:①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②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③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④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⑤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中国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⑥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等等。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正确理解为:①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在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在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中国沿海地区是殖民地社会,内陆地区是封建社会;④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⑤中国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⑥中国已经由过去的闭关锁国变成开放状态;等等。其中,①②③犯了形式主义错误;④⑤缺乏整体观念,割裂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因而犯了片面性错误。

  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列强通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输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中国,阻碍了中国发展。

  2、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3、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诞生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并登上了政治舞台。但在整个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4、由于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使中国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为缓慢,经济异常落后。

  5、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仅强大,而且根深蒂固。他们和中国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枢和军事要地。

  6、中国历届具有极强的反动性。从清、北洋军阀到国民,不仅是压迫人民、阻止社会进步的,而且是对外投降和的。

  7、两大社会矛盾并存(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始终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是中国的主要任务。

  8、在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9、封建主义是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同盟者及其统治的基础。封建制度虽然遭到严重打击,但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相结合,残酷统治中国人民。

  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历史现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中国近代的"国情"所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这一基本"国情",并且往往具有决定性。中国近代史上有不少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大致有:①清软弱的外交;②中国无产阶级产生早于资产阶级产生;③民族资产阶级既又软弱的两面性;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病态;⑤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未能繁盛,即发展不充分;⑥中国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⑦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⑧中国的性质,即民主主义;⑨中国党民主纲领的制定;⑩中国党"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等等。

浅析国际共运的发展规律

  国际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一、对国际共运发展历程的认识

  1. 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 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1848年欧洲声势浩大,其中法国六月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18年成立的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 由理想变成现实。《党宣言》提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主义社会。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 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一战后,巴伐利亚、匈牙利都曾建立过苏维埃政权,但相继失败。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5. 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曲折及其原因:(1)苏联: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历经改革和挫折,直至1991年底解体。(2)东欧: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革到最后剧变。(3)国际共运的大:从1919~1943年的第三国际(国际)到1947~1956年党工人党情报局,直到60年代以来国际共运出现大。

  6. 出现这些曲折的原因:(1)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时间很短,缺乏基本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实践。(2)二战以来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外,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和不够发达的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要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决非短时期内能够达到的。(3)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主义过渡的社会。它的巩固比任何都艰巨、复杂,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4)社会主义的诞生宣告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它必然遭到资本主义的敌视、遏制、围剿以致。

  二、基本启示

  从国际共运的发展规律和曲折进程来看,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首先,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已是世人公认的法则,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也必然如此。

  其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它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只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它证明社会主义和建设,应该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经过长期曲折斗争才能成功。

  最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尚处于初创时期,还需要通过不断地改革来逐步完善,已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文档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石。但是,如何理解和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高中复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故笔者将该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其表现是:在政治上,国家主权遭到破坏,是一个已经丧失国家主权又没有完全丧失主权的国家,或者说是部分丧失国家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