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国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40:56
文档

全国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

附件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第1章背景情况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源水质不断下降。党、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2006年2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用水安全问题,形成了《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努力改善水质。2006年10月,批准实施《全国农
推荐度:
导读附件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第1章背景情况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源水质不断下降。党、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2006年2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用水安全问题,形成了《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努力改善水质。2006年10月,批准实施《全国农
附件

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

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

第1章  背景情况

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源水质不断下降。党、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2006年2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用水安全问题,形成了《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努力改善水质。

2006年10月,批准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为改善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保障。2007年10月,国家、原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和原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对全国661个城市和县级所在地城镇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2008年,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656个县级以上城市(含县级市)和1675个县城所在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的调查评估工作,编制完成了《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城镇部分)》。

为进一步了解广大乡镇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污染排放状况和水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情况,我部决定于2009年开展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及评估工作。

第2章  目标与主要内容

2.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为指导,科学调查与综合评估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把调查评估与推进水源地环境管理相结合;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面准确的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

2.2 总体目标

查明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建立并完善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科学评估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提出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2.3 调查基准年

调查基准年为2008年,补充2007年以来资料,缺乏水质监测数据的水源地于2009年5-6月开展水质监测。

2.4 调查范围

典型调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每个县级行政区,至少选择1个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在宁夏、四川、湖北等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全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

问卷调查:选择部分乡镇和农村,组织志愿者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问卷调查。

2.5 工作思路 

1、突出重点,深入调查

以环境监测与分析为基础,重点开展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建立并完善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库,全面评估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赋、环境质量、环境监管与环境风险状况。

2、统筹协调,综合分析 

综合考虑典型乡镇饮用水的源水、供水、用水特征,统筹总量减排、污染源普查、水环境功能区划等相关环境管理工作,全面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环境及环境监控等问题,提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2.6 主要任务

1、制定《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技术大纲》

制定《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技术大纲》(以下简称《技术大纲》),明确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方式、数据收集来源、监测办法、监测项目、计算方法、调查问卷等内容,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2、开展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

按照《技术大纲》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确定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定量调查。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其他污染指标调查。试点地区开展全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定量调查。组织志愿者到部分乡镇和农村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的定性问卷调查。

3、建立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

对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建立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

4、评估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

建立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从环境禀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环境风险等方面分析评估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

5、提出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开展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制定并完善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技术保障和环境对策,研究制定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监控方案、信息平台方案和宣传教育方案。

第3章  实施方案及预期成果

3.1 进度安排

1、2009年2月,制定《技术大纲》。

2、2009年3月-4月,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确定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清单。

3、2009年5月-8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6月底前完成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试点地区完成全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8月底前完成典型乡镇基础环境信息调查及数据库上报。

4、2009年9月-10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编制及上报工作。

5、2009年11月-12月,组织审查《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总体报告。

3.2 组织方式

项目由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主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具体实施,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组织实施。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项目主持,指导、督促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指导、督促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指导、督促技术支持单位,提出饮用水水源管理技术建议。负责项目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和实施,开展国际交流,向环保部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召开有关会议。

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项目实施单位,按照环保部的统一要求,负责组织本辖区的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技术组成员单位:组织制定《技术大纲》,组织技术培训与技术支持,组织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及评估成果的技术验收,编写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

3.3 预期成果

建立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完成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

附表       全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编码水源地名称是否典型水源地点位水源地类型使用状态所在乡镇名称服务乡镇名称服务人口

(万人)

实际取水量

(万立方米/年)

保护区

划分情况

标志设置

情况

经度纬度
  
负责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水源地编码:见附件一。

2、水源地名称:采用通用水源地名称,如水源地没有通用名称,建议采用以下命名原则:地表水水源地名称采用“所在县和镇名称”+“河流、湖、库名称” +“水源地”;地下水型水源地名称采用“所在县和镇名称”+“地下水型水源地”。

3、水源地点位:水源地点位优先填写水源地内监测点处经度和纬度,没有监测点填写取水口处经度和纬度;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点位优先填写水源地内监测点处经度和纬度,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经度和纬度填写井(井群)几何中心位置经度和纬度,按度、分、秒格式填写,“度”、“分”计至个位,“秒”计至1位小数。

4、是否典型:填写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是否属于本次调查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填写“是”或“否”,示例属于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填写“是”。

5、水源地类型:水源地类型码,1位字母,分别是河流型(S)、水库型(R)、湖泊型(L)和地下水(G)四种。

6、使用状态:填写水源地现状使用状态类别,包括现用(1),备用(2)及规划(3)三种,示例现用水源地填写“1”。

7、所在乡镇名称:填写水源地所在的乡镇名称。

8、服务乡镇名称:填写水源地服务的乡镇名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项填写。

9、服务人口:水源地供水服务的人口数,计量单位万人,计至2位小数。示例 “23.12”。

10、实际取水量:水源地实际年取水量,计量单位是万立方米/年,计至2位小数。示例 “200.02”。

11、保护区划分情况:保护区划分情况主要包括划分已批复(1)、划分待批复(2)、未划分(3),针对本次调查划分保护区但未批复的属于划分待批复。填写代码,示例:划分待批复,填写“2”。

12、标志设置情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情况包括按照规范设置标志(1),设置标志但不规范(2)、无标志(3),示例无标志填写“3”。

文档

全国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

附件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第1章背景情况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源水质不断下降。党、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2006年2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用水安全问题,形成了《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努力改善水质。2006年10月,批准实施《全国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