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行动计划 | ||||
姓名 | 学校 | |||
自我分析 | 我已经入职三年,但在教学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课堂随机应变能力不够强。虽已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个人内存严重不足,急需扩容,充实自己。 | |||
环境分析 | 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农村,学校新老师较多,缺少学习资源,教师的专业成长只能靠部分老师带领加上自己在网上找资源提升自己,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辨别资源的可行性,大部分时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急需专业的老师为我们的专业成长引领方向。 | |||
总目标 | 多做多学多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夯实专业基础,增强教学基本功、教学实践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争取早日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向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进军。 | |||
时间安排 | 阶段目标 | 具体措施 | ||
第一学年 | 1.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年段目标。 2.整体感知统编教材,明确编者意图,用好教材。 3.合理利用课后习题,明确课时目标。 4.积极主动学习,提升自我修养和教学能力。 | 1、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找准小学中段学习的年度按目标。 2、认真研究统编版语文教材,弄清楚语文教材的前后联系,找到编者的意图。 3、研究学情,明确哪些是孩子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孩子不能掌握的,哪些是孩子跳一跳就能够掌握的,根据年度按目标和孩子们的现状,设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4、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对每堂课进行教学反思,明确自己的不足,做到长善救失,不断改进自己。 5、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6、阅读有助于自身教学提高和教师个人素质提高方面的书籍,教学方法和理论方面等的著作,坚持每天进行有效的阅读。坚持每学期阅读两本以上的教室专业发展书籍。 7、多向前辈学习,多听课,多参加教研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 ||
第二学年 | 1.继续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2.继续研究课后习题,从课后习题中,找目标,找方法。 3.站在名师的肩膀上学习,学出高度。 4.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发展。 5.多学习,多实践,争取早日站稳讲台。 | 1、时代在变化,语文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统编教材下的语文教学应如何教是一个值得终身学习的话题。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2、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不仅指向孩子们的学,同时也指向教师的教,深研课后消息体,找准方向,找对方法,进一步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3、跟着名师学习,通过“三研三磨”和“四说两看一反思”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4、每天坚持阅读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向名师学习,从名师身上找方法,找教学灵感。 | ||
第三学年 | 1.积极向优秀教师靠拢。 2.多学习,将自己打造成一名全能型教师 3.关注学生,反思自己,进一步提升自己。 4.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 1.在前两年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反思整合自己课堂,进一步培养自身专业素养,以高水准的经验型青年教师为目标,向优秀教师学习靠拢。 2.积极参加学校及教育办组织的各种活动,多为自己争取业务开展机会,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争取在业余实践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的教师。 3.关注学生的自身认知,从兴趣、道德、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了解各年龄段学生。不局限于教材,不断从新角度理解和挖掘,做好前两年教育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4.随着教学经验不断积累,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风格,积累下一套完整的自我教学经验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