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不利有攸往。
1 . 剥卦卦象,有阴气浸长、阳气被削剥殆尽之象,故象征剥落之意。亦有小人害于君子之象,故诫君子应暂时退避,不宜有所作为。
2 . 郑玄曰:阴气侵阳,上至于五,万物零落,故谓之剥也。五阴一阳,小人极盛,君子不可有所之也,故不利有攸往也。
3 . 李士鉁曰:剥,阴长阳消,君子退避静处,不与小人争,自不为小人害。所以存善类,养元气,以俟一阳之来复也。
4 . 刘沅曰:剥为九月之卦(秋末寒露、霜降时节),人事日繁,则本质日漓,故亨尽而剥。阴长阳消,小人害君子之象,故不利有所往。安坤之顺,守艮之止,潜晦待时,非第远害也。 ◎漓,改变之意。
5 . 序卦传: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1 . 彖传曰:剥卦者,阳为阴所侵蚀,浸淫日甚,以至于剥之将尽,卦象显示五阴之侵蚀,已改变阳刚之本质。而当剥之时,君子者应暂时退避,不宜有所作为,乃因此时正是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之时。而君子则当顺势而止之,此可从其卦德下坤顺、上艮止,观察而得知。 ◎阴代表小人,阳代表君子。
2 . 刘沅曰:剥者,阳剥也,柔变刚者,从阳之自变而言,为阴所蚀,浸淫而不自觉,以至于剥之将尽。一阳仅存,亦不能久,故不曰柔剥刚,而曰变刚也。
3 . 程颐曰:夏至一阴生而渐长,一阴长则一阳消,至于建戌则极而成剥,是柔变刚也。卦有顺止之象,乃处剥之道,君子当观而体之。
4 . 刘牧曰:小人方盛,不可逆止,顺而止之,使不为害可也。
5 . 王弼曰:所以顺而止之,不敢以刚止者,以观其形象,坤顺而艮止也。强亢激拂,触忤而陨身,身既倾焉,功又不就,非君子之所尚也。
7 . 君子者理当了解,此阴阳消息盈亏之现象,乃天道自然之运行,蕴含着大自然盛衰互转之哲理。因此剥卦阴剥阳之势,必未能长久,君子者当顺势而止之,以为治剥之道。 ◎消息,谓消亡与生息。消息者,盈亏之方始;盈亏者,消息之已成。 ◎天成,天道自然之运行,蕴含大自然盛衰互转之哲理。
8 . 孔颖达曰:君子通达物理,贵尚消息盈虚,量时制变,随物而动,在剥之时,当顺而止之。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1 . 大象传曰:剥卦下坤地、上艮山,有山耸立地面之象,而言山附于地,则为高山颓落,而委附于地面,故象征颓圮剥落之意。
2 . 刘沅曰:山,形峙地上,根蟠地中。言附于地则圮剥矣,故为剥。
3 . 居上位者观察剥卦山附于地,即高山颓圮剥落之象,悟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道理,当厚待其下民,以安保其高位。此固本防剥之道也。
4 . 刘沅曰:上,谓居民上者,一阳在上之象也。宅,上所居之位。居上者厚其民以安其位,高而不危,厚如坤,安如山也。
5 . 刘牧曰:山以地为基,厚其地则山保其高。君以民为本,厚其下则君安于上。
6 . 司马光曰:基薄则墙颓,下薄则上危,故君子厚其下者,所以自安其居也。
7 . 马振彪曰:剥之象,孤阳在上,群阴日进,其势甚危。临兆民者,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于此求有以安之之道,在薄取于民,以厚其下,下厚则上自安矣。所谓厚下,即顺而止之之法,惟顺民心者能挽回剥运。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1 . 初六阴柔失正,上无应与,处剥之始,而阴之剥阳自下而上,犹如大床之剥落,先自其足始,床足蚀灭,则大床必因而颓坏。故当以贞正自守,以防剥落之凶。 ◎以,于也,及也。 ◎蔑,同「灭」,蚀灭、颓坏也。
2 . 俞琰曰:阴之消阳,自下而进,初在下,故有剥床而床足先灭于下之象。
3 . 刘沅曰:阴之剥阳,自下而上。初六剥之始也,小人害正,以渐而起,必灭其贞。上以下为基,床以安身,剥床以足,下剥而上亦倾矣,因以灭下也。叹其剥之术毒,所以灭贞而凶也。
4 . 李士鉁曰:床恃足以安,国恃民以立,足坏则床将倾矣,民离则国将亡矣。
5 . 象传曰:初六之剥落,犹如大床之剥落,先自其足始者,其用意乃欲先蚀灭其下方之基础。
6 . 卢氏曰:坤所以载物,床所以安人。在下故称足,先从下剥,渐及于上,则君政崩灭,故曰:以灭下也。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1 . 六二阴柔中正,惟其上无应与,故杂于群阴之中,而相继为阴所剥,惟其居中,故有剥及床面(床柱)之象,床面(床柱)蚀灭,则大床必因而颓坏。亦当以贞正自守,以防剥落之凶。 ◎辨,平也,即床之面也。或谓床柱。
2 . 刘沅曰:六二阴极盛而上凌,居下卦正位,故为剥床面象。剥足犹阴害之,剥辨则明攻之矣。蔑,贞凶,初言其势,此则实有其事也。六二前后皆阴邪,而无阳爻相辅救。叹君子之势不可孤也。
3 . 李士鉁曰:辨,足之上,近膝之下,犹床干也,辨坏则床无资矣。六二为臣位,臣亡则君无助。始则兆庶离心,继则股躬尽失,君子欲安于上,得乎?
◎辨,谓床干,即床柱也。床柱蚀灭,则大床无所凭借。
4 . 任启运曰:国之有贤,犹床之有辨也,而贼贤而自专者不知。
5 . 象传曰:六二之剥落,犹如大床之剥及床面(床柱)者,乃因其未有相应之阳爻相助,即所谓君子之势不可孤也。
6 . 邱富国曰:阴阳相应为有与。咸六爻皆应,曰感应以相与;艮六爻皆不应,曰敌应不相与。
7 . 龚焕曰:六二阴柔中正,使上有阳刚之与,则必应之助之,而不为剥矣。惟其无与,所以杂于群阴之中而为剥。若三则有与,故虽不如二之中正,而得无咎。
六三,剥之,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1 . 六三阴居阳位,又上应上九阳刚,当剥之时,其表面虽已消剥成阴,而其内体仍存阳刚之质,有含阳待复之义,故无咎害。
2 . 沈该曰:剥以顺而止为善,浑迹于小人之间,阴为君子之应,剥之无咎者也。
3 . 李士鉁曰:六三当群阴剥阳之际,失其同类,而归心于君子,可以无咎。此犹宵小中人,独维持乎善类,善类之不尽亡者,彼不为无力焉,固君子之所许也。
4 . 刘沅曰:六三亦以阴剥阳,故曰剥之。然居刚而独与上应,是处剥之时,能去其党以从阳,异乎上下之阴矣。
5 . 象传曰:六三虽已消剥成阴,而可以无咎害者,乃因其独应上九阳刚,而不与上下众阴为伍。
6 . 马振彪曰:三居坤顺之极,而上应艮止之终,是外虽与小人为伍,而内实与君子为援,以失上下之阴类为得者也,故虽剥而无咎。
7 . 黄寿祺曰:坤六三曰:含章可贞,章犹阳质,可见三位若为阴爻所居,必蕴育阳质。剥卦六三又兼应上九,内含之阳益充,以此处剥待复,自可无咎。六五亦处阳位,比近上九,获利之理,与六三同。赵彦肃曰:三应、五比,皆能存阳而免凶。
,剥床以肤,凶。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1 . 阴柔得正,惟下无应与,其居上体之初,当剥之时,有床剥已尽,而剥及床上之人之象。伤及皮肤,为害至深,故有凶灾。
2 . 刘沅曰:居上体,乃床上人,剥近其下之肤,为害深而益近之。
3 . 李士鉁曰:阴之消阳,已尽下卦而至上卦,床剥已尽而及于肤之象。为近臣之位,腹心之任,并此而剥,天下事尚有可问乎?
4 . 象传曰:之受剥,有床剥已尽,正剥及床上之人,而伤及皮肤之象,此乃说明其所处之境地,已切近于灾祸。
5 . 马其昶曰:切近君位,所谓贵戚之亲,与国同休戚者。剥之,是自剥其身也。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1 . 六五柔顺得中,高居君位,有王后象,引领其下众阴,上承上九阳刚,犹如王后之引领夫人、嫔妾等宫人,如鱼之贯串成列,循然有序的受宠于君王。以其能统领众宫人如贯鱼相次而受宠,故其无所不利。 ◎贯鱼,如鱼之贯串成列,指五阴相次,循然有序。
2 . 何妥曰:夫剥之为卦,下比五阴,骈头相次,似贯鱼也。鱼为阴物,以喻众阴也。宫人者,后、夫人、嫔妾,各有次序,不相渎乱,此则贵贱有章,宠御有序也。六五既为众阴之主,能有贯鱼之次第,故得无不利矣。
3 . 来之德曰:阴顺则能从阳,艮止则不剥阳。马振彪曰:顺从阳则不敢恃宠而骄,不剥阳则好乐无荒,和平有节。六五有贤妃之德,辅其君消患于未萌,以其位居艮止之中,于止知其所止也。
4 . 李士鉁曰:阴贵乎承阳,不争不妒。六五柔顺得中,使众妾依次迭进以共事君子,阴安阳亦安矣。盖孤阳无位,反托乎阴,三应上,五承上,皆上所恃以安者。三贱而远,故仅无咎,五尊而近,故无不利。
5 . 象传曰:六五能统领众宫人如贯鱼相次,循然有序的受宠于君王者,以其得顺止之道,善于处剥,从阳而不剥阳,使上下阴阳各爻,终究无所怨尤。
6 . 张横渠曰:阴阳之际,近必相比。六五能上附于阳,反制群阴,不使进逼,方得处剥之善,上得阳功之庇,下无剥之之忧。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1 . 上九阳刚正直,居剥之终,当诸爻俱剥成阴之时,而其一阳独存,犹如硕果仅存,乃复萌再生之所寄,不可食也,食之则阳绝,无从再生矣。故阳之绝与否,关系重大,不绝则阳刚君子在位,万民受其庇荫而安,犹如岀入家门,得有车舆之便;绝之则柔以剥刚,阴柔小人揽权,万民失所庇荫,犹如庐舍剥落,无以为家。
2 . 侯果曰:上九处剥之上,有刚直之德,群小不能伤害也,故果至硕大不被剥食矣。君子居此,万姓赖安,若得乘其车舆也;小人处之,则庶方无控,被剥其庐舍也。
3 . 王宗传曰:一阳居众阴之上,果之硕大者也。不食者,生育之萌正寄于此。坠地而生,复之初九,即是剥之上九也。一阳居上,有众民共载之象。剥道既终,九复见剥,则小人无可庇其躯矣。
4 . 李士鉁曰:果不食仁可复生,剥之终复之始,生之道无时而或息,仁之理无处而不存也。书曰,民非后何戴,后非民罔与守邦,上剥下,是自失其载也;下剥上,是自失其覆也。
5 . 象传曰:阳刚君子在位,万民受其庇荫而安,犹如岀入家门,得有车舆之便者,乃说明上九为万民所推崇拥戴。而阴柔小人揽权,万民失所庇荫,犹如庐舍剥落,无以为家者,则明示小人祸国伤民,终究是不可任用。
6 . 刘沅曰:民所载者,乃剥极将复,民心翼载君子,冀其奠安。终不可用者,以民失其所庇,而宅身无所。自古小人害正于无事之日,而欲求于有事之时,究之国亡家破,小人必不能独全,圣人戒而叹之。为君子谋,亦未始非为小人谋也。
7 . 黄寿祺曰:上九一阳,代表事物剥而不尽,终将回复之蕴意,其硕果独存,阳刚不灭之形象,一方面表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显示唯有象征君子的阳刚,才能使硕果萌发生机,转剥为复。
乔中和曰:硕果不食,核也,仁也,生生之根也。自古无不朽之株,有相传之果,此剥之所以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