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认写生字新词,重点学习“素之一忽”“黛之一忽”“清澄”“镜匣”等词语。
(二)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受白鹭特点,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三)合作学习第六至八自然段,为每幅图画取恰当的名字。
(四)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二、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二)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材料《贝壳》。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万物有灵
1.温习诗词聊“独爱”。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给自己的心爱之物题诗。(出示图文)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特别喜欢竹子,他说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罗隐最喜欢蜜蜂,他感叹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特别喜欢莲花,他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同学们还知道谁特别喜欢什么?何以见得?
2.引发思考探“独爱”。(出示资料)
言为心声,情动辞发。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的郭沫若先生,特别喜欢白鹭,写下了这篇文章。世间万物,郭沫若先生为什么偏偏喜爱白鹭?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初读感知,印象白鹭
1.学习活动一。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思考白鹭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检查预习。
(1)出示第一组词:素之一忽、黛之一忽。
①正确朗读。
②指导理解。素,是白;黛,就是青黑色;忽,是一种计量单位,分、厘、毫、丝,才到忽,可见“忽”很小很小。
③带着理解再读词语。
(2)出示第二组词:清澄。
①正确朗读。
②顾名思义。清澄,水清明澄澈。
③带着理解再读词语。
(3)交流感受。白鹭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小结。一花一鸟总关情。郭沫若眼中的白鹭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近白鹭。
(三)聚焦外形,走近白鹭
1.学习活动二。
朗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从外形看,作者为什么喜欢白鹭?练习朗读,把白鹭的特点读给同桌听。
2.朗读交流。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白鹭的特点。
3.指导关键语句。
预设一: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启发思考。
他的朗读里藏着白鹭的什么特点,谁听出来了?
课文中用了哪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刚刚好”?(板书:适宜)
引出第二自然段朗读品味: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2)欣赏图片。
见过白鹭吗?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3)指导朗读。
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
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 |
示范朗读:注意这几个“那”,和“一分”“一忽”,听老师读。
再次练习,齐声朗读。
背诵指导:去掉部分词语,白鹭的特点有没有印在你的脑海里?
那( )的蓑毛,
那全身的( )结构,
那( )的长喙,
那( )的脚,
( )之一分则嫌( ),
( )之一分则嫌( ),
( )之一忽则嫌( ),
( )之一忽则嫌( )。 |
(1)启发思考。还写了白鹤、朱鹭、苍鹭,这是什么写法?(板书:对比)突出了白鹭的什么特点?(大小适宜和常见)(板书:常见)
(2)分角色对比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4.小结。作者喜欢白鹭,文中找不出一个“爱”字,却句句含情,字里行间都是喜爱之情。
(四)聚焦画面,探究白鹭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郭沫若眼中的白鹭仅仅美在外形吗?他还喜欢它的什么呢?郭沫若把对白鹭印象最深的三个画面写了下来,就在课文的第六至八自然段。
1.学习活动三。
请以《白鹭》第六至八自然段为脚本,和同桌一起选择其中一两个画面,拟一份拍摄计划书。出示拍摄计划书内容:
2.合作学习,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
重点讨论第七自然段:到底是“枝头望哨”还是“枝头闲立”?再读这段。
启发思考:“望哨”是执行任务,而“闲立”则有一份悠闲自在,因此“枝头闲立”更好。
4.配音展示。水田钓鱼图、枝头闲立图、黄昏低飞图。(板书:优雅、悠然、生机勃勃)
启发思考:联系上文的学习,通过“拍摄”的合作,现在你是否明白,郭沫若先生喜欢白鹭,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原因?
5.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像这样借助一个事物(板书:借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板书:抒情、喜爱)的写法,就叫“借物抒情”。
(五)联读《贝壳》,落实要素
1.学习活动四:默读《贝壳》,讨论完成下图。
2.联读《贝壳》。
贝壳
席慕蓉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侯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荀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也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
4.总结。天地有大美,相看两不厌。这一单元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附板书:
白鹭
适宜
常见
精巧
优雅
悠闲
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