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议论文段落写作训练(共5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45:21
文档

议论文段落写作训练(共5篇)

篇一:3、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写好主体语段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第三周写好主体语段(2013年3月15日)【学习目标】1.明确议论语段写作的意义。2.掌握标准议论语段的特点。【学习时间】1学时【学习过程】一、什么是标准语段先看一篇满分作文,特别注意文后评点。稳中求胜①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②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
推荐度:
导读篇一:3、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写好主体语段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第三周写好主体语段(2013年3月15日)【学习目标】1.明确议论语段写作的意义。2.掌握标准议论语段的特点。【学习时间】1学时【学习过程】一、什么是标准语段先看一篇满分作文,特别注意文后评点。稳中求胜①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②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
篇一:3、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写好主体语段

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

第三周写好主体语段(2013年3月15日)

【学习目标】

1.明确议论语段写作的意义。

2.掌握标准议论语段的特点。

【学习时间】1学时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标准语段

先看一篇满分作文,特别注意文后评点。

稳中求胜

①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②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③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④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⑤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度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⑥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令人可喜的是,这三个分论点,并非在同一平面上展开,而是层层深入。再者,文中所用例证,均采自高中语文课本。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宋江、刘备、孔明、班超、林则徐、秦始皇、楚霸王等,均为人所熟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古典诗文如《出塞》、《过秦论》、《阿房宫赋》及名人如孟子、孔明等的名句“信手拈来”,或引用或化用,用得炉火纯青,体现出深厚的积累与驾驭语言的能力。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

二、认识标准语段

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规范的议论语段,应该“五有”:语段有观点、例前有导语、叙例有方法、例后有分析、语段有小结。当然,可以适当地变化,生出诸多变式,但一定要有的是:观点,事例,分析。

有人用“汉堡包”的形状来形容一个标准语段:这五个部分中,“举例”最详细,其次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三、学以致用

请你依“汉堡包”的特点分析这个语段的组成。

①必须坚守心中的道德律。②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③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④197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说:“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爱他们。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将你所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哪怕你会被踢掉牙齿。”⑤德兰修女用自己的一生,将爱心洒向世界,用善良普度众生,用微笑去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她的善行,她的义举,使她被誉为穷人的圣母,善良的天使,并成为世界人民心中的女神、天主的化身。⑥这都是因为她始终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德律!(选自2008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坚守心中的道德律》)

四、课后作业

近几年,“转轨”“转型”再到时下的“转身”,步履尽管沉重,但我们却在反思中不断探索、不断向前

不管是个人,还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民族,都在不断“转身”中获得前进,获得新生。

根据以上提示,请以“转身”为话题,写一个标准的议论语段(注意“汉堡包”结构),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二:写好核心论证段落优化议论文写作训练

写好核心论证段落优化议论文写作训练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郭春曦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论述一种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方法——写好核心论证段落法。文章从议论文核心论证段落的特征入手,结合一些精彩实例,从结构安排、展开方式、深度分析、营造文采、训练模式五个方面讲解议论文核心论证段落的写法和训练方法。文章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初步理论概括。

关键词:核心论证段落基本结构展开方式哲学思维营造文采常规模式

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议论文写作能力。议论文的训练可以非常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感悟、思考、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所阅读文本的吸收效率,可以有效地促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将来的社会上也是应用最广泛、最实在的。同时,高中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辩能力,感情丰富,思维活跃,是系统训练议论文的最佳时机。但由于近几年高考考话题作文,一些老师和学生片面理解了“文体不限”,将精力大量投入记叙文、编故事及其他应用文形式的文体的训练,导致近两三年高考学生的议论文水平有不断降低的趋势,学生因议论文薄弱而造成了较多学习、社交上的困难。因此,科学、系统地进行议论文的训练是当务之急。

而训练议论文,不能简单强调多写。从段落入手,写好核心论证段落是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方法。

议论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说理的实质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它主要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而通常的议论文,也不是每一段都是用来论证的,按段落的内容侧重大致可分为阐释性段落和论证性段落。阐释性段落主要是提出或总结观点、阐释概念,一般用于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等,这些段落写法比较简单。论证性段落是展开论证推理的段落,是议论文形成说服力的关键,按其地位来分,又可以分为一般性论证段落和核心论证段落。尤其是核心论证段落,写法复杂多变,写好了,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

怎样写好核心论证段落呢?要从思想认识到:核心论证段落是集中、充分展示自己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的地方,要力求在结构形式、论述深度、语言美化等方面尽可能地完美,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首先要掌握核心论证段落的基本结构。核心论证段落层次往往较多,但组合不必弄得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的结构。形成“主题句+支撑句”的形式。中心句可以出现在段落的任一位置,但通常位于段首。支撑句从不同的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支撑句可以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常规形式:

支撑句①

支撑句②

主题句支撑句③

支撑句④

支撑句⑤

需要说明的是主题句也可以根据需要用连续的两到三句表达,也可以在段落的开头出现,然后在其他位置变换侧重点重现,从而强化论证。

如:

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①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②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③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④

上面一段话就是一个典型的核心论证段落,采用了例证法。由四个句子组成。“主题句”是第一句,二、三、四句是支撑句,第二句和第三句是转折关系,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是承接关系。整段话清晰明白,有理有据。

第二、要掌握常规的展开方式。在掌握了基本的行文结构后,具体到每一段话如何展开,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例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假设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分说如下:

假设分析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之后用假设的方法来进行推理。例如,话题《耐住寂寞》,举德国哲学家康德为例子:“康德是德国的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但他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远离尘嚣,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吹捧,没有参加过什么名流聚会,没有什么领导接见的风光,他在寂寞之中领悟、思考、探索天地的哲理,路不断地在寂寞下延伸。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把时间、精力都用于出名和享受世俗的热闹上,他的一生可能会‘丰富’些,但是,他能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宗师吗?”

比较分析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之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例如,话题《关注细节》:“列文·虎克在关注细节中发现了细胞学说,齐白石在关注细节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画法,鲁迅在关注细节中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时代。相反,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对细节处毫不在意,最后一事无成。两相比较,答案不是很明显吗?关注细节,收获精彩的人生;忽视细节,空留无穷的遗憾。”

因果分析就是写完事例论据之后进行因果推导,得出结论。例如,话题《爱心》:“《园丁之歌》中的那个陶力,当初是那么地贪玩顽皮,使每一个教他的老师都感到头痛,叫苦不迭。但是,为什么他的班主任俞老师能够使他走上正路,认真学习呢?原因是俞老师采取了适当的方法,使陶力有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俞老师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她对学生有一颗爱心。”因果推导事实上是所有推理的根本。为加强论证的深度,还可以使用“因果链”的形式。例如:“因为有了诚信,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和谐;关系更为和谐,就能大大提高办事的效率;效率提高了,整个社会就能不断地进步。可见,诚信是社会进步的明灯,是历史前进的灯塔。”

引用分析是写完事例论据之后在引用名言、诗句等,然后结合对名言、诗句的阐释发挥和事例论据进行分析。例如,话题《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明代历史学家谈迁花费二十年心血,收集大量资料,历尽许多艰难,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国榷》。但是刚完成时,被小偷给偷走了。世间没有比这更痛苦残忍的了。面对此打击,谈迁在痛苦中毅然决定:重写《国榷》!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一部更高水平的《国榷》展现在世人面前。读书至此,我想到了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和哭泣;在不幸的日子里,不要着急,相信吧,愉快的一天正在等待着你!’我们要从过去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要让过去成为负担,换句话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类比分析就是使用类比的方法,在话题之外引入一个类比物,通过对二者相似点的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例如论述“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遍淡洌,第二遍沉香,为什么第三遍才最爽口宜人?因为前两遍冲去了茶叶上的蜡质和灰尘,第三遍才泡出了茶叶的真醇之味。我们探知也是如此,在对事物的认知上,越过感情布下的迷雾,抛过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知的真谛。”

第三、运用基本的哲学思维。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是对自然和社会一切知识的提炼、概括。主要哲学观点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些基本思想派生出一些子目,如: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外因与内因、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主观与客观等。

如论述“近墨者未必黑”:我们知道,事物的变化是外因和内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所谓“近墨者黑”,正是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内因而过分突出外因。屈原身为楚国大夫时,整个官场腐化堕落,私己而误国,周遭一片墨黑。唯独屈原忠心耿耿,众人皆醉而他独醒,即使被小人陷害也不改其救国之志。宁可“赴常流葬乎江鱼腹中”,也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包拯坐镇开封府时,权贵大臣贪污受贿成风,皇亲国戚徇私枉法为盛。而包拯却独保清廉,铁面无私。可见,近墨者变黑与否,关键还在于近墨者本人,在于他的人格、意志、判断力等。近墨者中的很大一部分,能“出污泥而不染”,自始至终不被周围不良事物左右。

上面这一段就是综合运用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和全面看问题的哲学思想来分析。说服力强。运用哲学思维论述要注意的问题是:一要注重运用其思想,不必大段引述理论,弄得枯燥繁琐,二要与所讲问题非常贴切,不能生搬硬套。

第四、掌握常见营造文采的方法。使议论文富有文采并不难,关键是要具有这种意识,主动积极地营造文采,通过不断地训练使文采成为核心论证段落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形式和内容两张皮。议论文文采的本质是形象化地表达思想。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用熟语;整散结合;多用修辞;多用复句。单独每一项都不难,但要与内容妙合无垠则需要长期训练。请看以下典型例子:

例文1:一条河,只有不断吸收身边小溪馈赠的流水,才能惊涛澎湃,奔腾不息。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俗话说:人无完人。那么要填补自己的空缺,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就必须采纳别人的意见。在顺境中,善听可以使你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逆境中,善听可使你鼓起奋进的勇气。善听是一座虹桥,会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善听是一扇窗户,会让你发现新的洞天。

这段话先用河流比喻,再设问引到谈论人,然后通过引用并阐释得出主题句。再运用对偶分“顺境”“逆境”两种情况论述善听的作用,最后用对偶和比喻进一步阐述。整体思路非常清晰,在思维步步推进中展示文采,显得非常自然。

例文2:那么,何时容易坠马?恐怕就在那飘然的一瞬。不信你看,骑者在马踏着艰难的小步,步上坎坷不平的山岗,或扬起四蹄,飞跃险滩急流时,总是瞪着惊恐的眼睛,勒紧缰绳,夹紧马肚,可谓“驰马忧坠”矣。而当马缓步于青山绿水之间,流连于鲜芳艳蝶之阵,飘飘然忘于思坠之时,可悲的坠马却常常由此发生。历史上,闯王李自成便是一例。这位曾破千官、斩百将,驰骋疆场使明朝走向覆灭的赫赫英雄,最终溺于牛金星的谗言之中,败于吴三桂的刀剑之下。我想,这无不与金銮殿上的琉璃金瓦、三足宝鼎上的紫烟有关。

这段文字文采与推理结合得十分紧密。一系列的四字结构和对称句,将大家都很熟悉的李自成的史实充分形象化、现场化,令读者耳目一新。展示文采的功力极其老到。第五、要确立训练的常规模式,稳重求变,不断提高。我在议论文教学中尝试每周给学生三个话题,就每个话题写一个议论的核心论证段落,要求必须具备:(1)明确的中心;(2)清晰的思路;

(3)以下几点中的任意一点或几点:a.比喻、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引用、比拟、顶针等任意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b.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申论证、反证法中的任意一种c.运用一种基本的哲学思维方d.并列、递进、因果、转折、选择、假设、条件等复句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4)100字以上。

实践证明,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思路、语言都有很大的进步,对议论文的畏惧心理大为减轻,基本都能写出言之成理、有物有序的文章。

核心论证段落练到位了,写作完整的议论文就非常简单。笔者近两年中,坚持按下述方法训练议论文:给出一个话题,由学生完成审题、选材、列提纲三个步骤,然后按上述要求完成一个核心论证段落。整个过程控制在15——20分钟。学生感觉压力小、兴趣浓,常常有灵感的火花闪现。这样做用时较少而收获很大,深受欢迎。

参考文献:

《中学议论文题型导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高考话题作文文采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

《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

《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1998年6月

篇三:中学作文片段训练练习

一、心理描写

[理解]

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其方法多种多样:或通过对话、独白、行动、姿态和面部表情等直接地剖析,或采用梦境、幻想等间接地揭示,或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应等侧面烘托。

[练习]

1.当得知你作文竞赛获得了一等奖时。(200字左右)

2.身为军人的爸爸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中秋了,当你得知这个中秋节他要回家时。(200字左右)

3.当你看到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而破碗中还寥寥无几时。(150字左右)

二、行动描写[理解]

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人物的行动受其思想感情的制约,显示出某种社会意义。选择提炼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加以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练习]

1.寒风呼啸,母亲在庭院中扫雪。(150字左右)

2.晚上,三轮车夫在大街上等客。(150字左右)

3. 你的同学参军了,你到车站送他。(150字左右)

三、语言描写

[理解]

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要求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和行动性,使读者能从特定的语言内容,乃至各具特色的说话腔调、惯用词汇及表达方式中,准确地把握不同人物独自的出身经历、习惯爱好,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练习]

1.父母商议孩子的上学问题。(250字左右)

2.与网友的一次网上对话。(200字左右)

3.两个人争论“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中的“闹”字的用法。(200字左右)

四、肖像描写

[理解]

对人物的服饰、体态、容貌、表情和风度等外在特征作具体的描绘,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包括动态的描写和静态的描写。要求突出主要特点,通过不同人物的肖像描写,显示各自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生活处境、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并表现作者的爱憎倾向。

[练习]

1.对你放假回到家第一眼看到的家人进行肖像描写(150字左右)

2.对街头的一个小商贩的肖像进行描写(150字左右)

五、表情描写

[理解]

通过对人物的面部神情表现,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对某件事物的反应。要求抓住人物面部最具表现力的神情,比如说眼睛、脸色、嘴巴等,来表现人物。

[练习]

1.对知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父亲的表情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2.对被交警扣住的司机的表情进行描写。(150字左右)

3.想像自己在镜子中的表情。(150字左右)

篇四: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明确作文高考评分标准

2、明确比喻论证的三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3、比喻论证片段训练

【学习过程】

一、高考评分标准解读

二、初步感知

1、趣味导入

2、经典回眸

①、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把批评看做波浪,路程便惊险无比;把批评看做吹动帆布的风,人生才充满力量。白岩松初入央视时,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流利而饱受冷眼与批评,但他把那些有意无意的指责视作敦促自己进步的鼓点,不断激励自己,反复训练,终于在人才荟萃的央视站稳了脚跟。

选自满分作文《直面批评》

②、他人指正,吾必改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百密必有一疏。所以别人或好意或恶语的指正均是一把刻刀,为你人生的美玉添姿增彩。“今日他人之对我抛砖,乃是他日我成才之奠基。”马云谈笑别人对他的指正、批评甚至诽谤。正是他有过必改,善听

选自满分作文《忠言逆耳利于行》

3、明确比喻论证的含义和类型

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注意问题】

(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

(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三、技法探究

1、示例剖析

示例:

(a)人与人之间免不了交流,要想人与人之间能真诚交流,真诚是前提,是基础,人生中值得珍惜的东西有很多,但诚信最宝贵,每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不要忘了诚信这个基础。

(b)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桥,那么诚信便是那坚固的桥墩;如果说金钱、权力、才学是人生的财富,那么诚信便是那颗最耀眼的钻石;如果说人生的成功是一座塔,那么诚信

便是塔下牢固的基石。

2、技法总结

①、

想象(联想)训练:

示例: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只是一朵普通的花,并非金雕银塑,可它的光芒,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

——2005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

昭君――(联想)――曼佗罗花

人还可以象什么?

②、

示例:

嵇康之死――带给世界震动――鞭打着腐朽的王朝――华贵美丽的豹尾

诗案中的苏轼――(小心翼翼)――徘徊的孤鸿

宫刑后的史迁――(沉默坚毅)――坚强的磐石放逐后的屈原――(英雄悲路)――折翅的青鸟

风雪中的苏武――(执著坚守)――不倒的胡杨

③、

示例:

良知――灯(灯温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灵。)

人生――白纸(白纸空白、单纯。要去填写,要去充实。)

生命――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

精神――丰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领来者。)

④、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主题。

四、课堂迁移

【身手小试】

(一)请用比喻论证的方证下列观点(任选其一)

1、逆境成才

2、善听有益

3、双赢才能共辉煌

(二)我的地盘我展示

五、课下巩固

1、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2、以“信念”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篇五:片段作文训练

片段作文训练

一、片段练习的必要性

作文中经常需要有这样的描写: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受,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所以,我们要加强片段的写作。抓住五个一不放。

一番感受:希冀、沮丧、颓唐、惆怅、孤独、恼怒、嫉妒、痛苦、快乐、惭愧、慌乱、无助、感激、绝望、无奈……

一处景物:春夏秋冬、雾雨雷电、风霜雨雪、河流水滩、鸟鱼虫、奇石怪木、森林洞穴、车花来人往、高楼大厦、亭台轩榭……

一句话语:讽刺、鼓励、振奋人心、痛心、热情、悔恨、伤透人心……

一个动作: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

一个眼神:赞许、讽刺、冰冷、无奈、呆滞、惶恐、惊讶、征求、乞求、渴望、焦虑、难过、

鼓舞、失望、绝望、希冀……

二、如何写好片段

(1)运用修辞方法;(2)运用形容词、修饰语;(3)运用联想和想象。

三、例子

一个关爱的眼神

“说得非常好!”老师向我递过一个赞许的眼神。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又像沙漠里的一汪泉水,清澈、清凉,滋润我干涸的心;更像黑夜里拉开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整个心房。我是一个胆小少语的孩子,这个眼神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关爱、勇敢和自信,嗅着这样的味道,我回敬老师一个微笑。

练习:请针对以下五句话进行描写:

游泳池的水很清。

我和爸爸一起进入游泳池。

开始的时候,我不会游泳。

爸爸就教我。

我终于会游泳了。

描写片段练习

一、动作描写

(一)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里,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二)同伴从中场传来的一记高球,罗纳尔多轻轻跃起,在球触到胸脯的一瞬间,挺胸收腹,球顺势落下,他习惯地用脚背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箭一般地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晃过对方三名后卫的阻击,冲入禁区,左脚一磕,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1、阅读思考:怎样进行动作描写?

2、跟进练习(10分钟)

回忆球员投篮动作并仿照语段(二)进行描写。

二、心理描写

[理解]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其方法多种多样:或通过对话、独白、行动、姿态和面部表情等直接地剖析,或采用梦境、幻想等间接地揭示,或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应等侧面烘托。

[练习] 1.当得知你作文竞赛获得了一等奖时。(200字左右)

2.身为军人的爸爸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中秋了,当你得知这个中秋节他要回家时。

3.当你看到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而破碗中还寥寥无几时。(150字左右)

二、表情描写[理解]通过对人物的面部神情表现,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对某件事物的反应。要求抓住人物面部最具表现力的神情,比如说眼睛、脸色、嘴巴等,来表现人物。

[练习] 1.对知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父亲的表情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2.对被交警扣住的司机的表情进行描写。(150字左右)

3.想像自己在镜子中的表情。

文档

议论文段落写作训练(共5篇)

篇一:3、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写好主体语段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第三周写好主体语段(2013年3月15日)【学习目标】1.明确议论语段写作的意义。2.掌握标准议论语段的特点。【学习时间】1学时【学习过程】一、什么是标准语段先看一篇满分作文,特别注意文后评点。稳中求胜①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②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