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年 级 历 史 (2016.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 西欧城市的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文艺复兴 D.工业
2. 钱乘旦教授在论述英国资产阶级时说:“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该国“一个人的绝对权力”是通过颁布
A.《权利法案》 B.《宣言》 C.《宣言》 D.1787年
3. 华盛顿在1783年12月向国会交出军权的仪式上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华盛顿“已经完成”的使命是
A. 取得战争胜利 B. 两届总统任期已满
C.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4. 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错误的是
A. 但丁——英国资产阶级 B. 哥伦布——新航路开辟
C.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 D. 林肯——《黑人奴隶宣言》
5. 造成下图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的推动
C.蒸汽机的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
6.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
很多负面影响。右图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 造成了交通堵塞
B. 带来了大气的污染
C. 造成沙漠化加剧
D. 面临核泄露的威胁
7. 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二者的相同主要是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保护了国家的统一
C.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8. 仔细观察右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
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A. 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 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 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9.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每次科技的到来,都首先是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下属于第二次科技的是
①水力 ②煤炭 ③电力 ④石油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观察右图漫画“德国(左)向英国(右)提出挑战”,
以下说法,与漫画反映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 德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
B. 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C. 为了挑战英国,德国组建了法西斯集团
D. 德国挑战英国,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1.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A. 莱克星顿的声 B. 萨拉热窝事件
C. 三国同盟的形成 D. 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12. 右图反映的是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
B.二月
C.十月
D.亚洲民族运动
1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该材料中“独特实验”指的是
A.实行战时主义 B.实施新经济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罗斯福新政
14. 1938年9月,丘吉尔说:“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他暗喻的历史事件是
A.组建协约国 B.巴黎和会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5.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发表演说:“l941年l2月7日——它将永远成为(美国)国耻日………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彻底的胜利。”罗斯福所说的“这次预谋的侵略”应该是
A.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B. 德国突袭苏联
C. 德国突袭波兰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16. 70多年以前,美英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一次行动开辟了欧洲反法西斯的第二战场,下列事件属于这一行动的是
A. 凡尔登战役 B. 莫斯科保卫战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其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8. 观察右图有关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图示,
企图“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 的措施是
A. 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 古巴导弹危机
D.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9. 右图资料卡关于欧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立原因
B.成立时间
C.地位
D.影响
20.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第三次科技中催新的新职业是
A. 火车司机 B. 汽车司机 C. 石油工人 D. 网络工程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在答题纸上作答。
2.答卷前,请先将姓名、座号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一.(18分)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1. (6分)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展现了该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片段,请问,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这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二
22. (8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19世纪中期的和日本面临的社会危机有什么不同?面对危机,两国分别是怎样解决的?
23. (4分)综合上述材料,如果让你给以上四件大事拟一个主题,那么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二.(16分)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4. (6分)结合所学回答,造成材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改变“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局面,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25.(4分)依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是怎样一种模式?
26.(6分)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请根据所学,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为什么是“政治上的成功”?
三.(16分)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命运。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学习资料卡
会议 | 时间 | 操纵国 | 签订的条约 | 作用 |
巴黎和会 | (1) | 美英法 | 《凡尔赛和约》 |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
华盛顿会议 | 1921-1922 | 美英日 | (2) | (3) |
材料二
28. (6分)对比图一、二,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二所反映的世界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29.(4分)结合所学回答,冷战消失后,“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在政治和经济上有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