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1.1 建设背景
根据《XX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17〕7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按照“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的要求,全面整合各级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全省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共享,促进政务大数据、商用大数据、民用大数据协同发展。
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先联通,后提高”的原则,在2017年年底初步实现部门主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基础上,到2018年年底,通过“统筹一片云(电子政务云),规范两张网(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建成三大体系(数据资源体系、政务服务体系、业务协同体系),强化四个支撑(支撑、产业支撑、标准支撑、安全支撑),落实五项保障(保障、财力保障、智力保障、监督保障、审计保障)”,形成设施集约统一、资源有效共享、业务有机协同、工作有力推进的“12345”发展格局。
1.2 建设目标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继续完善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深化平台应用,提升服务水平。推行统一身份认证,建成并启用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用户认证中心。依托省门户网站,初步建成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门户。基本实现省各部门面向公众服务系统与一体化门户的前端整合。以政务服务平台和网站统一技术平台为基础,整合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务信息系统,完善形成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体系。
1.3 建设原则
经济性和实用性、适用性及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及可管理性、高稳定、高性能、安全性
1.4 建设周期
合同生效之日起90日内交付。
二、 建设内容
2.1建设内容清单
本项目建设将基于 “中国XX”门户网站平台、XX省级网上政务大厅、XX政务服务网用户中心系统等现有软件平台进行系统功能提升,建设内容清单为:
序号 | 建设内容 |
1 | 省级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建设 |
2 | 省级网上政务大厅功能延伸开发 |
3 | 全省统一用户管理及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
(1)“中国XX”门户网站完善提升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省门户网站总体构架和栏目规划 | 根据建设服务型的要求,按照信息发布、解读、互动交流、政务服务的四项功能定位,设计门户网站升级方案,确定网站频道和栏目,优化XX省门户网站框架结构。包括网站整体规划、栏目设计规划、资源分类体系设计和网站页面设计规划四个方面的内容。 |
2 | 门户网站UI设计 | 根据要求进行XX省门户网站前端UI设计,本次改版UI设计不仅要体现XX省的特色,更要符合《网站发展指引》对于网站页面设计的要求,同时要注重用户体验。UI设计包括首页、各级频道页、栏目页、功能页、专题页等页面,并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直至最终确认。同时在网站上线后提供半年网站首页新闻大图更新设计服务,根据新闻内容主题思想策划设计相对应的图片,保证图片的清晰度和网页浏览的适配性。 |
3 | 网站模板制作 | 依据UI设计效果,对省门户网站模板(首页模板、频道模版、专题模版、栏目页模板、文章页模板、功能页模版等)进行制作。 |
4 | 网站实施开发 | 基于省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对省门户网站模板进行设参实施、栏目间对应关系配置实施、权限体系梳理和建设、前端效果展现以及其他人性化交互效果进行实施及个性化开发。在实施开发时需要实现省门户网站各栏目和信息的关联度,实现与部门子网站信息和业务应用的衔接,充分利用各大主流社交渠道进行分享,并预留通道便于日常运维时能简便快速的扩展新功能。 |
5 | 网站数据保障 | 目前省门户网站运行已久,存在数百万条历史数据,需对省门户网站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网站整体的数据结构,各字段定义及类型,各附件数据的可利用程度,对冗余数据以及数据的完整性进行全面的分析。网站数据包括结构化信息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文件(图片、附件、视频等)等。实现对结构化信息数据进行元对元移植,实现对非结构化数据文件的移植。需要迁移的数据主要有省主网站栏目内信息发布类数据,若干专题类数据、省信息公开网数据导入、数据合并等。 |
6 | 内容管理系统功能优化 | 对现有省网站内容管理系统进行功能优化,实现对网站、页面、栏目、窗口及其它资源的统一管理。具体如下: 1)支持对全媒体信息的发布和共享。支持与其他业务应用的对接调用和数据共享,以便实现多业务、多功能融合建设和多屏、多端信息发布需要,支持一次编辑,网站、微信、微博、APP端同步发布。 2)具有媒体管理功能。提供对网站中的Flash、附件等媒体文件的管理,包括类别设置、权限设置、共享设置、接收呈送设置等功能;提供视频内容管理的基本工具,对视频进行科学的分类,支持各种流媒体格式内容的存储和要素编辑;提供图片内容管理的基本工具,对图片进行科学的分类,编辑图片各基本要素。 3)具有绩效考核功能。提供操作日志管理,包括每个用户操作的每个动作,可被系统自动记录。对于系统定义的日志类型,不允许一般用户删除。日志管理由具有日志管理操作权限的用户或系统管理员操作。提供对部门、人员和栏目的信息加载条数进行统计,可以选择时间范围对信息加载条数统计,也可以根据输入的关键字进行统计。应支持报表的生成、下载。 4)具有个性化数据配置管理功能。能够自定义信息字段,应提供字段增加、修改、删除、排序等编辑功能;提供多种字段类型选择:文字、整数、小数、日期、图片、动画、附件、媒体、字典、长文本等;提供词典的多级级联功能;应支持按信息字段的自定义检索,提供对检索条件、检索结果的智能设置功能。 5)具有对系统运行环境监测功能应提供cpu、内存仪表盘监控功能。 6)支持栏目更新提醒功能。根据网站普查要求可以自定义设置每个栏目的信息更新频率和提醒方式。 7)支持IE8/9/10/11、 chrome 、Safari、 360极速、360安全浏览器等主流浏览器。 |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客户端UI设计 | 界面风格设计应简洁明了,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充分考虑目前手持终端使用习惯,容易学习和使用。UI设计包括引导页、首页、栏目页、信息页、专题页、检索结果页等。 |
2 | 客户端实施开发 | 基于现有微门户管理系统对省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进行完善提升,利用互联息聚合技术,聚合门户网站里相关栏目的信息并同步到微门户管理系统,实现在微门户管理系统内的信息维护和发布。采用原生+H5开发的方式,优化和提升省移动客户端运维服务能力,深化移动客户端的服务深度及广度,打造“用户身边的”。要求开发IOS及安卓两个版本的客户端,并实现IOS及安卓客户端数据发布互通、同步。客户端在开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数据安全,对敏感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应有相应的安全保障,避免数据的滥用和泄漏。客户端展现支持主流手持终端的屏幕尺寸(3寸~10寸),支持各类主流分辨率(如480×320,800×480,960×0,1024×768,1280×720,2048×1536等)。 |
3 | 客户端功能集成发布 | 根据最新的网站栏目和功能,在客户端上进行前端展示和功能集成。并对改版后的“中国XX”客户端在各大应用市场上架发布。 |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信箱系统完善开发 | 将信箱用户融入统一用户管理体系,与用户中心整合开发,将待处理信件在用户中心展现,用户登录用户中心后,即可快速查阅所有个人信件。 |
2 | 智能检索系统完善开发 | 1、智能检索系统升级 对省门户网站全文检索系统进行功能开发提升,提升检索性能、检索精准性和智能性,开发公共索引接口和检索框架标准。智能检索系统为XX省统一政务服务门户提供检索功能服务支撑,为XX省统一政务服务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 要求采用大数据挖据、智能化分类技术,能够对整合后的XX省政务公开资源、政务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和分析,并进行智能分类索引的建立,能够对所有政务资源索引进行分类管理,构建XX省统一政务服务门户政务资源索引库。 支持多种数据来源(如HTML文件、TXT文件、PDF文件、远程网络文件等),提供信息检索。 支持检索网站发布类的信息,支持检索信息共享的其他网站及应用系统中的信息。 2、智能检索实施 对XX省网站检索数据源进行全面梳理,并进行标签分类,实现检索效果的前端展现。 3、多终端检索适配性开发 对统一政务服务门户智能检索系统前端访问页面进行适应性改造,支持多终端(app、微信等)检索服务。 |
3 | 公报整合 | 将原公报前端展现按照统一政务服务门户融合改造需求进行整合,实现XX省公报能够在统一政务服务门户采用PDF阅读的方式进行展现并实现期刊方式的管理。 |
4 | 门户网站与省信息公开网前端融合 | 实现省信息公开网前端与门户网站前端展示融合开发,整合形成统一政务服务门户信息公开前端展示板块;实现信息公开数据与网站管理系统自动同步,同步过程中确保数据格式的一致性,包括增删改等操作。 |
5 | 门户网站与省级网上政务大厅前端融合 | 梳理省级网上政务大厅栏目和功能体系,实现省级网上政务大厅前端与门户网站前端展示融合,整合形成统一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前端展示板块。 |
6 | 门户网站与面向公众服务系统前端融合 | 实现统一政务服务门户与省公共信用平台前端融合、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前端融合、与省级数据开放网前端融合 |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外部功能 | 可以查询所有用户报送的信息,报送的信息当管理员审核后就可以发布到网站中;用户可以按栏目分类进行查询;系统可以按机构来统计本月的信息发布情况,并可以用排行榜的方式进行显示;系统可以按机构来统计累计的信息发布量,并可以用排行榜的方式进行显示。 |
2 | 内部功能 | 系统能够对机构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同时能为机构设置下一机构;系统能够对用户进行增加、删除、修改,能够对用户设置报送、审核、采用权限,能够自定义管理栏目关系;信息管理人员和信息报送人员可对单篇信息进行编辑,并支持多篇信息的合并,实现将多篇信息自动合并一篇后进行编辑,编辑后另存的信息,不改动原稿;管理人员可增加信息类别,并可按分类浏览文章;权限用户可以通过信息报送功能对信息进行报送,也可按栏目分类报送;用户报送信息的可自动汇总上一层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用户可对信息选择采用;用户可选择审核通过的信息发布到网站,也可将信息发布到内容管理系统;系统可按机构、用户、栏目进行汇总统计,也可按报送、审核、采用进行汇总统计;管理员可按照级别、部门等选择性的对用户发出公告,可以对发出的公告排序,查询以及权限设定。 |
3 | 报送系统实施 | 在报送系统中完成各单位报送目录建设、用户分配、权限设置、用户培训等工作。 |
4 | 报送信息同步功能开发 | 开发信息报送系统与门户网站管理系统栏目间信息同步功能,实现点对点同步,一对多同步,多对一同步模式,完成与门户网站栏目对应关系设置。 |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在线咨询系统功能扩展开发 | 基于现有网上政务大厅在线咨询系统完成在线咨询管理功能、投诉功能和办件统计功能开发。根据实际需求开发系统发牌计算规则、发牌状态、办件状态、延期申请、申请延期操作控制、办件追问、红黄牌接口、内容保存草稿、回复内容格式自动过滤等功能。按区划、日期,开发咨询办件统计、咨询发牌数据统计,包括办理总数、已办理数、未办理数、按时办理数、超期已办理数、超期未办理数、办理率、按时办结率、红黄牌数量等,并能查看相应结果明细内容。 开发手动核销红黄牌的功能,办件的红黄牌手动核销之后,需要记录该办件的核销人、核销时间、核销原因并在该办件的详细信息中展示。核销红黄牌功能可以作为角色分配给后台中的指定用户。 企业或公民可通过填写咨询投诉的表单,发送给相关执法单位,并生成查询密码;执法单位在内网系统中可进行咨询投诉的信件回复或进行案源登记操作;企业或公民通过查询密码可在查询执法单位的回复内容。 |
2 | 政务查询功能开发 | 网上政务大厅查询系统进行功能开发提升,实现按部门查看事项时,显示部门事项总数,实现对新增公共服务事查询展现及可办理事项的在线申请等。 |
3 | 互联互通接口完善提升 | 对XX省网上政务大厅互联互通接口进行开发,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与用户中心互联互通对接。 根据实际需求实现留言咨询、网上投诉、办件公示互联互通,实现市级乡镇街道站点互联互通切换统一调用接口。 配合17市完成省、市和乡镇街道互联互通对接和实施,并及时提供技术解答支持。 |
4 | 公共服务事项查询服务对接 | 实现公共服务事项查询服务的前台整合对接,对公共服务事项前台查询表单页面进行设计改造,实现与共享平台对接开发工作。 |
5 | 大厅前端展示 | 实现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与业务系统对接,实现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行政许可清单、行政权力事项实施清单、行政处罚事项清单、行政强制事项清单、行政处罚结果公示、执法人员资格信息公示、事项在线办理、物流服务、网上缴费、预约服务等前端展示。 与公共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对接,按照相关服务和分类要求,对省级公共服务事项数据进行对应抽取展示。展现内容包括各服务事项的办事服务指南、咨询服务入口以及投诉服务入口。 提供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行政许可清单三套前端展现页供省编办网站使用。实现许可清单按条件分类展示。 与行政权力事项管理系统对接,抽取对应的省级行政权力事项数据,实时提供行政权力事项实施清单信息。 与行政处罚事项管理系统对接,按照相关分类要求,对省级行政处罚事项数据进行对应抽取展示。展现内容包括各处罚事项的执法单位名称、主项名称、子项名称、办事指南,以及实施主体、承办机构、实施对象、法定时限、承诺时限、处罚种类、联系人、联系电话、法律依据、自由裁量权信息(违法程度、违法情节、处罚裁量基准)、外部流程图等内容。并对每个事项提供咨询服务入口以及投诉服务入口。 与行政强制事项管理系统对接开发,按照相关分类要求,对省级行政强制事项数据进行对应抽取展示。展现内容包括各强制事项的执法单位名称、主项名称、子项名称、办事指南,以及实施主体、承办机构、实施对象、法定时限、承诺时限、强制种类、联系人、联系电话、法律依据、外部流程图等内容。并对每个事项提供咨询服务入口以及投诉服务入口。 设计行政处罚结果公示框架标准,通过标准框架,实现对行政处罚结果公示的标准化、格式化管理,满足省级网上政务大厅行政处罚结果公示的发布,无需每次对新增处罚结果公示进行定制开发,处罚结果公示内容包括当事人、处罚事项、处罚结果、处罚日期等。 设计执法人员资格信息公示框架标准,通过标准框架,实现对执法人员资格信息公示的标准化、格式化管理,满足省级网上政务大厅对执法人员资格信息公示的发布,无需每次对新增执法人员资格信息公示进行定制开发,公示内容包括执法单位、姓名、证件编号等。 完成省级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前端展示框架设计,实现对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的标准化、格式化管理。 实现省级网上政务大厅物流服务前端展现框架设计,与第三方统一的物流服务系统对接,通过标准框架,对外展示物流服务信息。 实现省级网上政务大厅网上缴费前端展现框架设计,与第三方统一支付系统对接,通过标准框架,对外展示支付信息。 实现省级网上政务大厅事项预约服务前端展现框架设计,与第三方事项预约系统对接,通过标准框架,对外展示可预约事项,并在线预约信息。 根据事项编码、事项名称的变更,调整省级网上政务大厅三级联办事项功能,确保事项申报正常稳定运行。 |
6 | 简化优化网上交互流程 | 简化优化网上交互流程,实现网上互动与热线投诉、社交平台的前端展示对接。 |
平台用于用户、企业登录、认证及管理,服务于全省所有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业务系统,可通过标准接口与业务系统(包括网站、平台、移动端等)对接,实现登录、注册界面的统一化、标准化,并在业务系统上开通用户登录入口,公众可在业务系统上注册登录及申办业务。
(1)统一用户管理子系统
统一用户管理子系统主要完成各系统的用户信息整合,实现用户生命周期的集中统一管理,并建立与各应用系统的同步及关联机制。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用户注册功能 | 实现普通注册方式,完成用户基础信息的采集,并提供PC、APP、微信等注册接口。实现PC端、APP端、微信等统一界面登录。 提供快捷注册接入框架功能,实现支付宝、各市应用等第三方快捷注册。 |
2 | 用户登录功能 | 实现用户名、手机号、身份证等多种普通登录方式,并提供快捷登录、APP登录、扫码登录、第三方账号登录等方式。同一账号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如:PC端、APP端)同时进行登录并实现数据同步,也可以用户自行设置同一账号只允许一处登录。 |
3 | 存量用户整合功能 | 开发存量用户整合功能框架模块。存量用户整合过程中要以用户体验度为核心,提供不少于4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整合方案供业务系统选择。 |
根据互联网安全策略,采用基于用户授权的访问控制技术,实现支持多应用系统的集中统一、灵活的访问控制和授权管理功能。在用户身份真实可信的前提下,提供可信的授权管理服务。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用户授权及合并功能 | 1)企业授权功能开发。开发企业授权功能,实现企业法人对代办账户的授权。 提供企业负责人(机构负责人)实名注册登记、企业实名认证、企业法人(机构负责人)添加可授权人员、企业授权等功能。 2)个人、法人用户体系合并开发。完成个人、法人用户体系合并开发工作,实现个人、法人用户基于统一的用户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提供统一的注册、认证、管理服务。 |
2 | 企业批量授权认证功能 | 开发企业批量认证功能,允许用户对企业进行批量授权认证操作。 |
3 | 实名认证等级及权限配置功能 | 实名认证需要实现分等级,实名认证等级可以依据要求提供多种等级的认证方式,如:按照初级、中级、高级进行分类,也能依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方式进行分类。 每一种认证等级可以选择不同的认证手段,至少支持、银联、支付宝、芝麻扫脸等实名认证手段。 |
4 | 单点登录功能 | 实现统一用户管理及身份认证平台内应用的单点登录功能框架开发,对所有接入的应用提供一站式登录。 单点登录应采用基于数字签名的安全票据技术,封装用户登录后的认证状态信息,并以安全方式传递到各个相关系统中,通过对票据的解密、验证、解析。 |
5 | 分级权限管理 | 分级授权实现权限继承。 分级授权通过管理员授权实现。可以实现多级授权。授权可以基于角色,也可以直接基于业务权限。 |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密码找回功能 | 实现手机号找回、邮箱找回、密保找回、人工申诉找回、实体大厅等多种密码找回方式。 |
2 | 账号设置功能 | 实现用户密码修改、详细信息完善、我的地址维护、手机号变更、基础资料变更等功能。 |
3 | 安全中心功能 | 提供安全评分、手机、邮箱及密保绑定、登录历史查看、异常检测等功能。 |
4 | 用户单点登录分析功能 | 对用户的单点登录记录进行分析,追踪用户访问轨迹。 |
5 | 用户统计分析 | 可以按照个人、企业、地域、注册量、实名认证量等维度进行统计。 |
6 | 帮助说明 | 提供用户使用指南(注册指南、用户中心指南等)、常见问题等帮助说明。 |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实名认证对接框架开发 | 按照国办函(2016)108号文要求,满足对实名认证、工商实名认证、社保实名认证、第三方实名认证(CA)、线下窗口用户认证等多种实名认证方式的支持。 制定实名认证方式接入标准规范,规范多种实名认证方式的接入与管理。 平台应预留各地市实名认证试点接口。 |
2 | 实名认证方式对接开发 | 根据实际需求对具备对接条件的实名认证方式进行对接沟通、对接开发、测试联调等工作。提供不低于15个实名认证方式对接开发服务。比如: 人口库认证——填写和上传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和证件图片等),系统调用实名认证接口将填写的信息和的人口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成功之后完成基础的实名认证。 工商、民政、编制法人认证——上传证照图片,输入证照信息,与工商、民政、编制管理部门的法人注册信息进行信息比对验证,或上传电子营业执照,验证通过后,完成法人基础信息的实名认证。 社保账户认证——填写社保号,上传社保证件进行社保认证。 公积金认证——填写公积金账户进行证号比对。 交通驾驶信息认证——填写驾驶证相关信息和上传驾驶证,系统调用交通局提供的驾驶信息认证接口将填写的信息和交通的驾驶证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成功之后完成交通实名认证。 银联认证——通过接入银联的实名认证接口,将姓名、身份证号及银联卡号及相关交易密码传送至银联系统,由银联进行校验返回校验状态至用户中心平台实现认证。 现场大厅认证——到实体大厅认证窗口进行人工认证。 第三方认证——支付宝、微信、微博、联通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移动运营商、支付宝生物识别认证(扫脸认证)、市民卡等实名认证方式。 |
3 | 实名认证流程管理 | 个人高级认证必须要完成初级认证之后,方可进行高级实名校验。 法人高级认证必须要完成初级认证之后,方可进行高级实名校验。 |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日志管理 | 提供查询、备份、删除、备份提醒等管理功能。 |
2 | 日志审计 | 可查询某个用户一段时间内的登录情况,可查询当前访问网络的用户数量。可识别通过远程计算机访问的用户,可查询所有用户的高峰登录时间,可查看上次访问重要资源的用户。可发现试图登录不具访问权限的计算机的用户,可查看任一个用户登录的全部历史。同一个用户在短时间内从不同地方登陆时,可实时预警,提供关注重要事件的实时告警。 支持计划报表,提供自动发送用户选择的相关报表到管理员邮箱功能。提供自定义报表,要求提供基于用户、计算机、组策略、组织单元等内容定制各种报表。支持导出PDF、CSV、XLS和HTML等格式。提供自定义活动目录事件数据的保存周期,按设置周期清理数据库过期事件数据功能。 提供日志自动归档功能。 |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业务中心基础功能框架开发 | 为地市自有业务(如公积金,社保等)接入提供框架服务 |
2 | 个人空间 | 完善个人空间基础功能,与统一办件库系统、统一预约系统、统一咨询投诉系统、统一支付系统、统一评价系统、统一物流系统、统一消息中心、统一证照库系统、信用系统等对接开发,在个人空间实现我的办件、我的预约、我的咨询、我的投诉、我的支付、我的评价、我的物流、我的消息、我的证照、我的信用、我的收藏等基础功能。 |
3 | 企业空间 | 完善企业空间基础功能,与统一办件库系统、统一预约系统、统一咨询投诉系统、统一支付系统、统一评价系统、统一物流系统、统一消息中心、统一证照库系统、信用系统等对接开发,在企业空间实现我的办件、我的预约、我的咨询、我的投诉、我的支付、我的评价、我的物流、我的消息、我的证照、我的信用、我的收藏等基础功能。 |
构建用户开放接入子平台,对第三方开发商可以在线申请进行接入,管理员可以在线进行审批及监管。
序号 | 建设内容 | 功能要求描述 |
1 | 用户开放接入子平台 | 用户开放接入子平台可以为开发者提供登录、注册、信息修改、用户接入指南、应用接入上传,在线联调测试、通知提醒等功能。 |
2 | 面向公众服务系统的用户接入技术配合 | 提供全省各面向公众服务系统的用户接入技术解答和技术配合,实现用户的整合对接和认证服务输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