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大全5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45:56
文档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大全5篇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大全5篇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保护孩子那颗爱的种子》我今年所带的是大班的幼儿,大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我们班的“星泽”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也可以称之为“淘气包”;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一日活动中,都是老师的关注对象,有时甚至让老师感到无奈、头疼;也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刮目相看”。这个故事要从一个教学活动说起,在“种植乐”的教学活动中,我给孩子讲述了“如何种植种子?”“种子发芽长大需要哪些条件?”,最后我给孩子们准备了花种子,并且让孩子把它带回家种
推荐度:
导读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大全5篇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保护孩子那颗爱的种子》我今年所带的是大班的幼儿,大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我们班的“星泽”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也可以称之为“淘气包”;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一日活动中,都是老师的关注对象,有时甚至让老师感到无奈、头疼;也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刮目相看”。这个故事要从一个教学活动说起,在“种植乐”的教学活动中,我给孩子讲述了“如何种植种子?”“种子发芽长大需要哪些条件?”,最后我给孩子们准备了花种子,并且让孩子把它带回家种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大全5篇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

    《保护孩子那颗爱的种子》 

    我今年所带的是大班的幼儿,大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我们班的“星泽”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也可以称之为“淘气包”;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一日活动中,都是老师的关注对象,有时甚至让老师感到无奈、头疼;也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刮目相看”。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教学活动说起,在“种植乐”的教学活动中,我给孩子讲述了“如何种植种子?”“种子发芽长大需要哪些条件?”,最后我给孩子们准备了花种子,并且让孩子把它带回家种植,等长大了再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进行比赛。孩子们做好了漂亮的小包包来保护种子,孩子们都排着队来我这领自己的种子,当轮到李星泽小朋友时,他兴奋地告诉我:陈老师,我奶奶特别喜欢花,您能不能多给我一些。看着这个“淘气包”兴奋的脸蛋,我的心一下子涌上一股暖流。这个平时总是喜欢捣蛋的小家伙内心是那样充满爱,这一刻我才觉得自己对他的了解太少。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粒“爱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它可能表现为显性,也可能它是隐性。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必须要做的是照顾好这粒种子,让它健康成长,让它开出世界上最美的“爱之花”。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教育原则:让孩子们健康和充满爱才是我所有的工作目标。受社会各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大班的孩子家长,把孩子的书写当成了上幼儿园的唯一目标,而忽视对孩子爱的教育。而李星泽小朋友的表现也让我看到了“爱的魅力”,在放学时,我特意准备了一小包花种子,让他送给奶奶,并且告诉孩子的爸爸,孩子身上这种“爱的魅力”,让爸爸给予孩子爱的行为肯定和赞美。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爱之花”最有营养的肥料,需要用我们的爱去浇灌它。我们教师要做的教会孩子小爱:爱自己和爱亲人,也要教会孩子大爱:爱祖国和爱别人。在一次家长会中,我特意设计一个环节,让孩子演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用一个爱的抱抱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孩子的表现也让我心中那颗爱的种子越长越大,让我眼睛里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爱的小芽芽。 

    世俗的眼光总是让我们喜欢用一个表去量化一个人是否优秀?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一个人是否表现好?往往忽视对他们最本质的评价:爱的评价。我们应该冲破世俗的眼光去评价一个人,让我们用爱的眼睛去看待一个人。我们幼儿老师让孩子的爱的种子发芽,但是未来的成长还需要更多的人去照顾这棵“爱之花”,只有大家的力量才能让它开出最绚烂的花,才能让它永不凋谢。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2 

    《把机会给每一位孩子》 

    在最初踏入教育行业之时,我们都曾在内心告诫过自己:要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可渐渐地我们会偏离这条行道,走上“择优”的路,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一位判官,孩子们在我们的心里经过层层面试过关,最终所有活动都只“择优录取”。可是那些被“淘汰”的孩子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让我们多关注一点所做的努力付出我们都看到了吗?一次排队让我们“择优”的行为深感羞愧······ 

    由于我们班是大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还是不错的,他们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都已经大致上了解并熟悉了。但唯一不足的是幼儿每一次的排队真让人头疼。从开学就一直在训练他们的排队,但是他们总是做不好,我发出“小朋友们过来排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小朋友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总会叫我,或者是拉拉我的手和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小朋友叫到 

    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排第一!”“我先站的”“你们为什么想排第一呢?”“当第一多好,可以走在最前面,离老师最近,能帮老师干活,还能得到表扬……”。我又把经常站第一的小朋友叫到身边问:“你们很爱站第一吗?”有的小朋友说:“很爱。”有的小朋友说:“有时爱,有时不爱。”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取几个平时潜质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刻长了,潜质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理解,潜质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 

    咱们一起来想个办法吧!”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小朋友:“大家都想站第一,可位置只能有一个,咱们怎样办才能让大家都能站第一呢?”江萌轩说:“谁来得快,就让谁站第一。”其他孩子立刻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站不上的。”史钧奕说:“能够轮换着当,这天你当,明天我当。”小朋友们争论不休。最后咱们确定“轮流来排队,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站第一”。每一天都要轮流来站,站第一的小朋友要聚精会神,这样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站第一的感受。 

    新的轮流建立后,小朋友们都很高兴,他们再也不去挤着去站第一了。我也总结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咱们总是请能力强的孩子帮老师做事,只注重孩子的义务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只注重孩子的服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长,咱们就剥夺了潜质强的孩子选取的权利,也剥夺了潜质弱的孩子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权利。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锻炼的机会公平地给予每一个孩子,难道不是吗?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3 

    《帮助孩子寻找阅读的钥匙》 

    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还不认识字,但已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此时成人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阅读,渐渐地孩子将爱上阅读,感受阅读的美”。然而常看到班级的图书区无人问津,孩子们变得不爱阅读了,在当今快节奏的信息时代里如何帮助孩子找到阅读的钥匙? 

    一、营造环境 促兴趣 

    首先,在教室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相对安静的一角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由、整洁、温馨可坐可躺的图书区,并在图书区最显眼处创设一个“新书介绍”栏,将每次新增加的图书凸显出来从而吸引孩子们阅读的兴趣;然后,在图书区里投放书写板,让孩子有机会涂涂画画地写自己的名字或用图文的方式表达出图书中自己喜欢的内容;最后,在图书区的旁边创设一个表演区并在其里面投放手偶、头饰、服装等材料,当孩子阅读图书后三三两两自成一个表演小队,他们用肢体、语言等方式将图画书中的内容以自编自演的方式表演出来。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对图画书中的内容进行表达从而促进其对图画书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韵律、生动有趣的词句产生兴趣。 

    二、 确立主题,制图书 

    随着时间的变化,孩子阅读的主题也随之变化。如夏季哗哗的雨声、轰隆隆的雷声、火辣辣的太阳等独特的夏季魅力,这些魅力会让孩子新奇不已。此时与孩子讨论本季的阅读主题为《缤纷夏日》。《指南》中指出:“当幼儿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于是投放有关夏季的书籍,让孩子们从图画书中了解夏季的气候特征、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动物们的避暑方法等,最后与孩子一起以图文的方式记录夏季的魅力,形成一本关于夏季的图书。 

    三、见缝插书,创机会 

    幼儿园一日过渡时间非常的多,充分利用好零碎的时间让阅读伴随孩子。在等待进餐前播放故事;在两餐后让孩子自由选择图画书进行阅读;午睡前15分钟老师手捧一本故事书向孩子娓娓道来一则故事,让故事陪伴孩子进入梦乡。抓住每一个能阅读的机会以多种形式的阅读伴随孩子每一刻,经过日积月累不但增加孩子的听、说、读的能力还能让孩子养成与书为伴的习惯。 

    勤奋养运气,读书养才气。通过阅读孩子能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艺术的熏陶;能开拓其眼界、拓展其经验、丰富其语言。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要成人耐心培养,切莫急功近利,静等花开。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4 

    《“妈妈,我不上幼儿园” 

    ——警惕幼儿形成心理沼泽》 

    最近,班里好几个幼儿的家长跟我反映自己的孩子早上总不想来幼儿园,而且持续好几天了,要么哭闹耍赖,要么强制来了也是闷闷不乐,他们很烦恼,也弄不清楚原因。我也发现这几个孩子在园状态明显不好,情绪低落,甚至寝食难安,干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幼儿偶尔不想上幼儿园是正常现象,但是持续几天在大人劝说下还是扭转不过来就不正常了,或许大多数粗心的家长就不管不顾了,任凭孩子“自愈”。殊不知,这背后可能潜藏着幼儿深层次的心理根源,不及时解决,给幼儿打开心结,那孩子的情绪问题就会越积越深,天长日久,就很容易形成难以清除的“心理沼泽”,这就仿佛埋在孩子心底的一片雷区,日后一有应激事件触发,幼儿就很可能爆发严重的情绪障碍和问题行为。现以班里几个典型的案例谈一谈幼儿几种常见厌学的原因和对策。 

    案例一:因为同伴之间的“欺侮”不想上幼儿园 

    琳琳,女孩,4岁半,爸爸怒气追诉“我女儿好几天了都不想来幼儿园,说班里有一个小男孩老打她,她害怕,就特别抵触上幼儿园……”这位爸爸说着还非要找那个小男孩理论。 

    分析:首先经过老师了解情况,那个小男孩是果果,他并非天天跟琳琳发生身体冲撞,可能在排队走动或自由活动时不小心碰到了她,有时果果可能说话声音大爱吓唬别人,这就让琳琳误以为是果果故意欺负她,而琳琳是个内向腼腆的小女孩,内心比较脆弱,再加上家长的“推波助澜”,孩子受欺负厌学的反应就被渲染得更严重了。 

    对策: 

    1.家长首先要向老师问清楚事情的经过,过程是怎么样的,不能仅根据结果仅任凭孩子的一己之言就妄下结论,家长要保证理智、克制、融通的态度帮孩子打开心结。 

    2.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在园的“欺侮”现象,有时只是幼儿人际交往上的小摩擦,这正是让孩子学习如何跟同伴解决矛盾,锻炼其社会适应性的机会,不应过度保护,要鼓励幼儿跟小伙伴沟通,化解误会;如果真是对方幼儿故意欺负,那就交给老师进行教育疏导,同时告知孩子要懂得求助老师,懂得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3.老师可以开展集中活动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这一问题,让孩子们做到不侵犯别人,也懂得保护自己。家长更应该做出榜样示范,告诉幼儿心胸开阔大气一些,不要过度敏感胆怯。 

    案例二:因为幼儿先天抑制型气质,心理脆弱不想上幼儿园 

    伊伊,女孩,5岁,行为抑制型,她属于高敏感,内向、拘束性格的幼儿,具有高度的情绪性和低社会交往性,她行为敏感、退缩、克制,因为妈妈最近批评了她,一时接受不了,所以情绪失控,只想粘着妈妈。来到幼儿园自己在一旁不停抹眼泪,低头沉默不与人交流,不参与集体活动。 

    分析:伊伊因为心思太过敏感细腻,她的妈妈又追求完美对她要求过高,因而孩子内心压力过大,情绪难以调节容易失控。妈妈不理解孩子跟自己的性格反差,只一味要求伊伊做到妈妈希望的样子,但从来不听伊伊倾诉,不会安抚开导孩子,导致伊伊内心承受不住,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心理负担过重,于是就呈现了孤僻自闭的现象。 

    对策: 

    1.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的先天气质特点,理解孩子本来的面貌,“存在就是合理的”,要给予幼儿宽松的心理氛围,不提无理过高期望和要求,倾听孩子心声,让孩子学会发泄不良情绪,更多鼓励赞扬孩子进步的同时也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让幼儿学会客观看待自己,接纳自己,正确面对批评。 

    2.对于性格抑制型的幼儿,家长要多一些耐心和宽容,更多鼓励和帮助,自己首先要阳光开朗一些,有一个积极看待问题看待生活的态度,才能感染孩子也活泼开朗,因为幼儿对自己最亲密依恋对象的吸收模仿是最显著而有效的。另外,家长要格外警惕这样性格的幼儿不要因为长期情绪心境低落,对什么也不感兴趣而发展成为“儿童抑郁症”,如果有这样的苗头,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防止更严重的心理病患。 

    案例三:因为妈妈总照看弟弟,不管我了,所以不想上幼儿园 

    小宇,男孩,4岁半,妈妈刚生了弟弟5个月了,每天早上来园,小宇都会抓着爸爸的手哭闹好一会儿才让爸爸走,后来经过老师询问,他才小声地说到:“妈妈总是照看弟弟,不管我……” 

    分析:小宇的情况属于典型“二胎”家庭引发的心理失衡和应激障碍,幼儿年龄小,心理认知和调节能力差,基本的安全感得不到满足,他的其它行为就会丧失动力,这也是需求层次理论和行为动机理论所揭示的道理。现在,二胎父母,尤其是妈妈,对老大关注度降低,但是又不能及时地开导安抚老大的心理落差,导致老大的情绪低落,一日生活行为也受到影响。 

    对策: 

    1.二胎父母需敏感密切地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要主动及时地跟孩子谈心,告诉他弟弟妹妹的到来将带来的幸福,也要让他理解因此家庭中各方面会发生的改变,激发他成为哥哥姐姐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让孩子对爸妈身上的变化和自己感受的波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这样幼儿就不会轻易误会父母,心理落差也不会过大,能够尽量平稳地经历这段过渡期了。 

    2.家长也要跟老师保持密切沟通,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情绪反应以及需要老师更多关注和开解的地方告知,这样在幼儿园里老师也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开导,家园合力,给孩子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让幼儿安稳度过“变故期”。 

    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们都要保持一颗敏锐的心,保持一份科学的爱,不能小觑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问题,小问题,大隐患,要从幼儿的心理入手,理解幼儿情绪,接纳孩子性格差异,满足幼儿内心需要,让孩子说出来,看正确,会解决,能调节,呵护幼儿的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形成“心理沼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健康成长的人!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5 

    《吃西瓜的那些事》 

    一天上午吃完西瓜以后,班主任老师准备带孩子们去户外活动,孩子们是非常喜欢户外活动的,因此每个小朋友都兴高采烈的跟着班主任走了,就在这个时候,齐齐小朋友走在最后,他见小朋友们都没注意到自己,就去拿老师未分完的西瓜吃,他只吃了一口就慌慌张张把剩下的西瓜放回盘子里,他以为只吃一口就放回去不会被发现。我当时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还特意去看了看被他吃过的西瓜,确实有被他咬过一口的痕迹,但是我当时并没有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我是一名新老师,面对这种情况,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教育孩子比较妥当,因此这件事情我选择让班主任来解决。 

    户外活动结束以后,我将事情告诉班主任。班主任把他叫到身边,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先用自然的语气问他今天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他先表现出一脸茫然的表情,貌似感觉班主任有些莫名其妙,班主任又继续问,你仔细的想一想今天有没有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这才承认。班主任的表情有些严肃了,并问他这样做对不对,既然你都知道是不对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西瓜,如果你吃完自己的一份还想吃,你应该先告诉老师,老师会根据情况判断可不可以在给你吃,你这样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又去吃西瓜,于是把吃过一口的西瓜又放回原位的行为是非常不好的,没有规矩的,如果老师不知道这块西瓜被你吃过,又给其他的小朋友吃,你觉得好吗?如果把其他小朋友吃过的东西给你吃,你愿意吗?现在请你告诉老师,知道错了没,以后还会犯这样的错吗,齐齐知道自己错了,也表示以后不会犯这样错。每个小朋友都会犯错,但是知道错了就要去改正,这才是好孩子。 

    孩子犯错是难免的,但是教师要在孩子犯错以后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并愿意去改正,就像班主任教育齐齐那样,先让他主动承认自己的错,然后在慢慢的给讲解这样做的不好,最后在鼓励其改正这样不好的行为,班主任在教育齐齐时不焦不躁,有理有条,循序渐进,孩子易接受,有教育效果。作为一名新老师,我需要跟着像她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如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去教育孩子。 

    对孩子日常点滴的教育也体现着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同教育教学能力一样重要,只有班级管理好了,教育教学的开展才会更加顺利。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学会的,何况是新老师的我,更加需要努力学习,学习。 

     

    

文档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大全5篇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大全5篇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保护孩子那颗爱的种子》我今年所带的是大班的幼儿,大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我们班的“星泽”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也可以称之为“淘气包”;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一日活动中,都是老师的关注对象,有时甚至让老师感到无奈、头疼;也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刮目相看”。这个故事要从一个教学活动说起,在“种植乐”的教学活动中,我给孩子讲述了“如何种植种子?”“种子发芽长大需要哪些条件?”,最后我给孩子们准备了花种子,并且让孩子把它带回家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