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1:00:08
文档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15分)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讲的是造字法;讲用字法的是()()。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种类型,即()。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二、解释句中黑体字(36分)(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古义和今义(16分)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8.三月而反报曰:“
推荐度:
导读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15分)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讲的是造字法;讲用字法的是()()。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种类型,即()。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二、解释句中黑体字(36分)(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古义和今义(16分)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8.三月而反报曰:“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15分)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  )(  )(   )(   )讲的是造字法;讲用字法的是(   )(   )。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                         )。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                         ).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  )种类型,即(                         )。

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三个方面。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36分)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古义和今义(16分)

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8.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9.其友竖谷阳奉危酒而进之.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11。射其右,毙于车中。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0分)

14.故不能推车而及。

15.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0分)

19.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0.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21。邹忌脩八尺有余,身体昳丽。

22。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23。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5分)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27.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8.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14分)

29。姜氏何厌之有!

30.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3.微斯人,吾谁与归!

34.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16分)

1.每项1分,共6分。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

2。1分。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1分.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4.4分.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3分。

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34分)

(一)每字2分,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各1分,共16分。

6.国:国都;国家。

7.亲:新;亲自。

8。反:返回;反对。

9.奉:捧。

10.责:债务;责任。

11。毙:倒下;死亡。

12.保:安定;保卫.

13.揭:高举;揭发。   

(二)每字2分,说明句中的意义与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各1分,共10分.

14.及:追赶上;本义。

15。时:天时;引申义。

16.城:城墙;本义。

17.池:护城河;本义。

18.骄:矫;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0分)

19.无:通“毋”,不要。

20.辨:通“辩",争辩。

21。脩:通“修”,身高。

22。锡:通“赐”,赐予。

23。阙:通“掘”,挖掘。

三、指出词类活用、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各1分,每词3分,共15分。

24.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

25.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6。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27.贫:使动用法;使……贫穷。

28.目: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三、说明前置宾语和类型各1分,共14分。

29。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2.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3.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4。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本文共10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重点词10个,每个1分;译文中的错别字酌情扣分.共20分。

 33。原文:

①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②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③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④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⑥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⑦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⑧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⑨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⑩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考译文: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

⑤早晨起来,她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回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

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是很少的了。

文档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15分)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讲的是造字法;讲用字法的是()()。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种类型,即()。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二、解释句中黑体字(36分)(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古义和今义(16分)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8.三月而反报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