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但是这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 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这也引发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 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 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人类和其他大自然的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生态自然观的平等思想代表着生态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与人一样无差别地所应享有的生存的权利,以及生态物和人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权利。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这种平等并不代表一切的平等,而是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同时要维护好生态平衡,使其不仅利于人类也有利于其他大自然的构成者。生态自然观的平等思想有着以下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依据。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人和其他自然组成者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都依赖于它而生存发展。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整体性体现在: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人和其他自然组成者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言是平等的,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带来生态系统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