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1题(教师用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1:01:04
文档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1题(教师用卷)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A.李白的作品集《李太白全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字号)B.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取材广泛,文风严谨清晰。(编年体)C.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D.“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2.假如小明和小
推荐度:
导读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A.李白的作品集《李太白全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字号)B.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取材广泛,文风严谨清晰。(编年体)C.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D.“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2.假如小明和小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李白的作品集《李太白全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字号)

B.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取材广泛,文风严谨清晰。(编年体)

C.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

D.“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2.假如小明和小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十分要好,可以说亲如兄弟。长大后小明发达了,小强十分贫穷,但两人友谊并未因此改变,那么两人之间的友谊不可以称为(D)

A.车笠交(不分贵贱)B.莫逆之交(非常要好、情投意合)

C.金兰之交(同心合意、生死与共)D.竹马之交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A.《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编年体(纪传体)通史,被称为“正史”,康熙年间编定。

B.《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C.《资治通鉴》,南宋司马光撰,全书共二百五十四卷,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纪传体(编年体)史书。

D.《太平广记》,着名类书,由南宋李昉独自编辑(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因成书时代天下太平,故名。

4.下列哪个选项是欧阳修的谥号(D)

A.欧阳永叔B.少陵野老C.醉翁D.欧阳文忠公

5.以下诗文集不是以作者字、号命名的是(D)

A.《文山(文天祥的道号)先生全集》B.《稼轩长短句》C.《王子安(王勃的字)集》D.《范文正公(范仲淹的谥号)集》

6.我们常说的“之好”指的是(B)

A.兄弟父母之间亲情深厚B.指两姓联姻

C.朋友之间关系交好D.国家与国家和睦相处

7.“三省六部”中的“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分别管的是(A)

A.决策权、审议权、执行权B.审议权、执行权、审议权

C.执行权、审议权、决策权D.执行权、决策权、审议权

8.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那么农历十月被称为(C)

A.建子月B.建酉月C.建亥月D.建丑月【农历十一月为建子月】

9.下列节气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①芒种②惊蛰③小满④谷雨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④③①D.④③②①【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0.下列作品属于《礼记》中的是(A)

A.《大学》B.《论语》C.《春秋》D.《孟子》【《大学》从《礼记》中抽出第四十二篇单独成文。《礼记》《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一月份的别称的是(B)

A.华月(农历三月)、旦月(农历六月)B.正月、陬月C.阳月(农历四月)、令月(农历二月)D.征月、正阳(农历四月)

12.汉阴指的是(A)

A.汉水南面B.汉水北面C.汉水东面D.汉水西面【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13.下列人士对应的官名错误的是(C)

A.《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其“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

【经略: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

B.“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大光明法蝉蜕”,其“太师”是颜真卿的官职。

C.“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其“司马”指司马迁。

D.“孙讨虏聪明仁惠”,其“孙讨虏”指孙权。

14.下列关于古代地理名词解释错误的是(C)

A.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

【九州: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B.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C.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所居四方之中的长江(黄河)流域一带。

【中:中原河(黄河)洛(洛阳)地区,因其在四方之中,故称中国。华:华胥氏。华胥氏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华胥氏为炎黄之祖。】

D.赤县——古人把中国称“赤县神州”。

15.下列各大目录辞书中不是类书(按类编排的百科全书)名的是(B)

A.《太平御览》B.《四库丛书》(丛书:单本汇编,概以总名。四库:经、史、子、集)C.《永乐大典》D.《古今图书集成》

16.下列节气时间及气候情况关联不正确的是(C)

A.谷雨4月19日或20日——降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B.立秋8月7日或8日——秋季开始,气温开始下降。

C.寒露10月11日或12日(10月7~9日)——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露水快要凝结成霜)

D.惊蛰3月5日或6日——开始响雷,冬眠的动物复苏。

17.下列几组词语中都含有降职意味的是(C)

A.拜、谪、去B.迁、黜、去C.谪、黜、去D.谪、去、乞骸骨(自请退职)

18.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是(B)

A.老人星B.天狼星C.牵牛星D.文曲星

19.在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真情的是(C)

A.伯、仲、季、叔B.叔、伯、仲、季C.伯、仲、叔、季D.叔、仲、伯、季

20.我们常提到的花中四君子指的是(B)

A.梅、兰、桑、菊B.梅、竹、兰、菊C.桑、松、菊、竹D.柳、菊、竹、梅

21.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把天空划分为(B)星区。

A.27个B.28个C.29个D.30个

22.《汉语大字典》出版前我国上收字最多、规模最大的字典是(B)

A.《康熙字典》(47035)B.《中华大字典》(4.8万多)C.《辞源》(古汉语工具书,辞典)D.《辞海》(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词典)

2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

A.东晋(魏晋)时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称为学士。

B.我国古代纪月法包括两种,序数纪月法和地支纪月法。(还有时节纪月法,如“孟冬”、“季春”)

C.庠是指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D.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春秋》(《孟子》)。

24.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正对着大门,屋子按传统建筑规律建造,请问此时他的正前方是哪一象(C)

A.苍龙B.白虎C.朱雀D.玄武

【东苍龙、北玄武、西白虎、南朱雀】

25.古代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作(B)

A.都督B.太守C.刺史D.司马

【都督: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明以后成为军事长官。刺: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御史。司马:管理军政军务,隋唐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天子五官:司徒(掌民事,隋唐后为户部尚书)、司空(水利、营建,隋唐后为工部尚书)、司士(吏部)、司寇(司法官,隋唐后为刑部尚书)、司马】

26.月亮的别称“望舒”来源于(A)

A.月中的驾车之神B.月中的宫殿

C.月中的动物D.月中的人物

27.假如你乘坐时光机器回到战国时代,来到屈原的住所,你满怀热情,想为建设祖国而出份力,这时你会向(A)举荐自己。

A.左徒B.太史C.令尹D.节度使

【左徒: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国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史记·屈原列传》)令尹: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衔,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发号也;尹:治也;令尹:握事者也。】

28.电影《十面埋伏》中的琵琶大曲是(C)(朝代)最盛行的音乐。

A.宋代B.隋唐五代C.明代后期D.明代前期

29.请分别指出《资治通鉴》《左传》《二十四史》《通鉴纪事本末》四本书属于(C)

①纪传体②纪事体③编年体

A.②③②③B.③①①②C.③③①②D.②①②①

30.《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以及《拟古诗十九首》“仲春遘时雨”中的“孟冬”“仲春”分别代指农历的(C)

A.十月三月B.九月三月C.十月二月D.九月二月

31.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字书(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是(C)

A.《四库全书》B.《说文解字》C.《康熙字典》D.《尔雅》

【辞书:字典、词典、辞典(收录术语、专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统称。《说文解字》,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康熙字典》,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尔雅》,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通“迩”,近;“雅”是“正”的意思,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32.在我国古代的民族音乐调式中有“五音调式”,其有(A)五个音效。

A.宫、商、角、徵、羽B.变宫、商、角、徵、羽

C.宫、商、角、变徵、羽D.变宫、商、角、变徵、羽

33.下列古代已出现并且与现代意思相近的一词是(A)

A.校B.同年C.教授D.助教

【同年:古义,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教授:古义,学官名称;助教:学官名,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

34.下列加点词用法错误的是(B)

A.当年同志宴请钱学森时,他虚左以待,足见对钱学森先生的尊敬。

B.当代社会弱肉强食,处处勾心斗角,人人暗藏心机,官场上,下级对上级阿谀奉承,顶礼膜拜。(形容对人崇拜到了极点)

C.夫妻俩在生活中要互相包容,举案齐眉。

D.他们两家是世交,现今两家又即将结为“之好”。

35.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D)

A.巡抚(明清地方军政大员之一)B.刺史C.都尉(武官名)D.宰相(对中国古代君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官名)

36.二十四节气中,反映物候的是(D)

A.小暑、清明B.夏至、寒露C.惊蛰、谷雨D.小满、芒种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季节的有(8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反映气温变化的有(8个):小大暑、处暑、小大寒、白露、寒露、霜降;反映降水的有(4个):雨水、谷雨、小大雪;反映物候的有(4个):小满、芒种、惊蛰、清明】

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陶渊明字元亮B.杨万里字诚斋

C.韩愈字退之D.欧阳修字永叔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我们学过他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下列场合不宜直称姓名的是(B)

A.自我介绍B.用来赞美或追悼C.作传D.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39.下列对谦称解释正确的是(C)

A.鄙:谦称自己地位低下。(见闻浅薄)

B.臣:专指古代官吏对君王。(也可以是对一般人的自称)

C.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D.孤:古代帝王谦称自己国家的人少。(意为少德之人,与“寡”同义。另外,古代帝王常用的谦称还有“不谷”等。不谷:不结果实,喻为无子。比喻没有德行,所以无后,帝王以此自警、自谦。)

40.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明朝时,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下列不属于这四级的是(C)

A.童生试B.乡试C.省试D.会试

【童生试,分三级:县试、府试、院试,才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和监生一起参加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41.下列对话中称谓措词不当的一项是(B)

A.“尊上近来可好?”“很好,多谢关心。”

B.向老人问好:“老朽身体怎样?”

C.“代我向令兄问好。”

D.对朋友说:“家父近来常常问起你最近怎么样。”

42.下列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搭配错误的是(B)

A.未为羊B.申为鸡C.巳为蛇D.卯为兔

43.下列关于风俗礼仪正确的是(B)

A.顿首是古时一种礼拜,通常用于平辈间的敬礼。(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B.乞巧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C.朝仪是古代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也指大臣朝拜君王的礼仪)

D.太牢、少牢是古代在家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古代帝王祭祀社稷)

44.宋代四大着名的书院是(D)

①石鼓书院②东林书院③白鹿洞书院④翰林书院⑤岳麓书院⑥应天府书院

A.①②③⑤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⑤⑥

【①石鼓书院和嵩阳书院有争议。②石鼓书院在今衡阳市石鼓山;东林书院在今无锡南门寺,因其地形似庐山东林寺,故名;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应天府书院在今河南商丘】

45.下列对月亮的别称错误的是(C)

A.桂魄B.望舒C.东曦D.银盘

【东曦,指初升的太阳。曦和:古代中国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

46.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

A.耳顺,指七十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B.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古代称所称“三孤”,是指:太师、太傅、太保。【太师、太傅、太保俗称“三公”,“三孤”指少师、少傅、少保,是三公的副职】

D.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前者由自己取定,后者由父亲、尊长取定。【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

47.下列不属于古代授官称谓的是(C)

A.选B.赠C.领【兼任】D.除

48.下列不是旧时使用的启蒙读物的是(C)

A.《三字经》B.《千家诗》C.《十三经》D.《千字文》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旧时启蒙读物多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千家诗》)合称“三百千”。其他如《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

49.“古稀”指七十岁,那么“古稀”的典故出自(B)的诗句。

A.李白B.杜甫C.陶渊明D.陆游

【杜甫《曲江》(其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50.音乐《春江花月夜》属于(A)乐曲

A.琵琶曲B.丝竹曲C.琴曲D.广东音乐

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古代王侯将相等死后追加称号为“谥号”,表尊敬。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B.号,又叫表号、别号,一般只用于自称,对别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C.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

D.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52.春秋时期,晋国君重耳为追念介子推而形成的一个传统节日是(C)

A.腊月B.重阳C.寒食D.清明

53.军机处是(A)朝建立的政务机构。

A.清朝B.明朝C.唐朝D.秦朝

54.已知14年是甲午年,那么5年后为(A)

A.戊戌年B.甲亥年C.己亥年D.己酉年

55.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对不同的人说法也不同,下列配对不正确的是(C)

A.天子之死——百岁B.父母之死——弃养

C.佛道徒之死——就木D.一般人之死——溘逝

【佛道徒之死,称圆寂、涅盘等。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天子之死的说法还有:山陵崩、崩、千秋、晏驾等;父母之死的说法还有:见背、孤露等】

56.始于汉武帝时的儒家五部经典,下列哪项不在其中(C)

A.《诗》B.《春秋》C.《乐》D.《书》

57.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B.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

C.用笔、结构、情感、素养是书法之大要。

D.《兰亭序》是王羲之留下的珍贵书法遗产。

58.“己斋叟”指(D)

A.吴承恩B.袁枚C.李商隐D.关汉卿

【吴承恩号“射阳山人”,袁枚号“简斋”“仓山居士”“随园主(老)人”,李商隐号“玉溪生”“樊南生”】

59.《过秦论》中,“序八州而朝同列”一句中的“八州”不包括(A)

A.雍州B.冀州C.徐州D.荆州

【从文中“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可推】

60.“吾今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乃天子气也。”这句话是对云气的一中概述,那么此句出自于(C)

A.《九歌》B.《滕王阁序》C.《鸿门宴》D.《岳阳楼记》

61.“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中“三秦”在古代是指(B)地区。

A.北方的沙漠B.国都及其附近地区C.西北的内陆D.潼关以西的关中

【城阙:帝都长安城;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三秦,今指潼关以西的关中。注意题干中“在古代”】

62.春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下列不是春节别称的一项是(D)

A.元日B.元旦C.元正D.元月

【元月指正月】

63.所有的目录辞书中,属于我国第一部有现代意义的综合词典的是(A)

A.《辞源》B.《文言虚字》C.《辞海》D.《中华大字典》

【注意题干中“有现代意义”“综合”二词】

.下列不属于古代炊具的是(C)

A.镬B.甑C.尊D.甗

【一尊还酹江月,尊同“樽”,指盛酒的器具】

65.下列属于对将军的别称的是(C)

A.殿下B.阁下C.麾下D.大人

【殿下:对皇后、皇太子、诸王的称呼;阁下:对对方敬称的普通用词;麾:指挥的旗子】

66.封建官僚机构的最职中,秉承君主旨意综治全国政务的人称为(D)

A.尚书B.军机大臣C.上卿D.丞相

【注意题干中的“综治”一词】

67.尚书省下辖六部,分别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和国防部的是(D)

A.吏部、工部B.礼部、兵部C.户部、刑部D.刑部、兵部

【吏部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工部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住建部等,礼部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和教育部,户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

68.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是(C)

A.揖让B.顿首C.长揖D.九拜

【揖让:宾主相见;顿首:下对上及平辈之间相见;九拜:包括即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等,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69.《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是(B)

A.院试B.乡试C.会试D.殿试

70.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天气现象的有(D)

A.寒露、霜降、小暑、大寒B.小寒、大雪、雨水、谷雨

C.霜降、大暑、寒露、白露D.雨水、白露、谷雨、小雪

71.下列人物、所处时代、书法风格与作品全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D)

A.怀素—元朝(唐代)—草书—《祭侄文稿》(颜真卿)

B.赵孟頫—唐朝(南宋)—隶书—《兰亭序》(王羲之)

C.颜真卿—宋朝(唐代)—行书—《祭侄文稿》

D.王羲之—东晋—行书—《兰亭序》

【楷书四大家:赵孟頫、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72.下列加点字词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莅中国而抚四夷也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73.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C)

A.“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我国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者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B.“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始于汉武帝时。

C.“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正史”。

D.《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的司马光,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剪裁精当,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74.诸葛亮的《出师表》是流传千古的佳作,下列古代官职变动用词与《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陟”字意思相反的词是(D)

①擢②除③谪④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陟:鼓励。擢:提拔。除:授予官职】

75.古代称“豆蔻”是指(D)年龄段的人。

A.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B.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

C.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D.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76.下列诗句中使用的纪时法同属一类的是(A)

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

②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渐》

③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长恨歌》

④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计时法有两种:天色计时法和地支计时法】

肆现代

膅天色

螃地支

艿23—1

蒇夜半

蚃子

薂1—3

莈鸡鸣

袈丑

莅3—5

莁平旦

蒈寅

肅5—7

螃日出

肀卯

蒈7—9

蒆食时

薅辰

膃9—11

薈隅中

袇巳

羂11—13

袂日中

蚈午

芈13—15

膆日昳

膂未

芀15—17

膀晡时

蚄申

膅17—19

莀日入

芇酉

莆19—21

羄黄昏

荿戌

蚈21—23

肈人定

蚃亥

77.一个人穿越时空来到古代,他在一个古老的村落旁看见一伙孩子在嬉闹玩耍,这群孩子的发型都很可爱: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羊角。那么这群孩子的大致年龄为(D)

A.十三四岁到十五岁B.十一二岁到十五岁C.十岁到十五岁D.岁到十三四岁

【从女子十五“及笄”,男子二十“弱冠”可知】

78.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是哪三次考试的第一名?(C)

A.童生试、乡试、殿试B.童生试、会试、殿试

C.乡试、会试、殿试D.殿试、童生试、乡试

79.古代对三月的别称正确的是(C)

①桃月②晓春③梅月④寐月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梅月:农历四月,梅雨季节】

80.“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等良将怯如鸡。”此诗指的是什么选拔人才的制度,什么时期采用得最广泛。(C)

A.科举制、隋唐B.察举制、汉唐C.察举制、汉晋D.科举制、五代

【察举制,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始】

81.《枫桥夜泊》这首诗中,最后两句写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所指的“姑苏城”是指(D)

A.南京B.扬州C.杭州D.苏州

【寒山寺,在今苏州市姑苏区】

82.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的是(A)

A.祭酒B.学官C.助教D.教授

83.《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是指(C)

A.江东B.长江以南地区C.长江以南的总称D.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区

84.下列诗文集的命名方式正确的是(A)

A.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的有《梦溪笔谈》(沈括)

B.以出生地(任职地,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命名的有《贾长沙集》(贾谊)

C.以作者字号(谥号)命名的有《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D.以谥号(字号)命名的有《王子安集》(王勃)

85.下列五大名山,位于湖南境内的是(E)

A.东岳泰山B.西岳华山C.中岳嵩山D.北岳恒山E.南岳衡山

86.下列名称不是用来称作百姓的是(D)

A.黔首B.生民C.庶民D.优孟

【优:优伶;孟,名孟。优孟:宫廷艺人。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87.下列称号与人名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罗贯中——湖海散人B.袁枚——随园老人

C.李清照——易安居士D.方苞——我佛山人

【方苞,清代散文集,号“望溪”“南山牧叟”。“我佛山人”为清末小说家吴趼人(又名吴沃尧)的字号,因居佛山镇,故自称我佛山人】

88.下列称谓不属于同一类的是(C)

A.鄙人B.小生C.竖子D.贱妾

【竖子:对他人的蔑称】

.束发指男子(B)

A.十二岁B.十五岁C.十六岁D.十八岁

90.我国的风俗礼仪十分丰富,目前,仍有许多风俗遍及各地,对此,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我国传统习俗中的一些节日已受到的重视,被规定为法定假日的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B.“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因为清明节按阳历算在每年的四月五日或六日(4月4~6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烧纸钱等。如今,为了保护环境,大多数人用绿色方式过清明节。

C.“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想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它包括顿首、稽首、再拜、凶拜、折腰、肃拜等共有9个。

D.冠礼的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

91.下列书法与书法家搭配正确的是(D)

A.颜真卿——草书(楷书)B.张旭——行书(张旭,称“草圣”)C.王羲之——楷书(兼善隶、草、楷、行,行书成就最高)D.欧阳询——楷书

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竹,是耐寒树木,经历风雨,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

【竹之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B.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性,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卜算子咏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C.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D.菊,迎寒而开,是坚忍不拔(洁身自好)的人格的象征。

【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9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六畜”中的是(C)

A.马B.狗C.鸭D.牛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94.下列古代诗文中体现了天色法的纪时方法的有(C)

①《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②《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

③《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④《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⑤《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④D.①⑤

95.下列关于古代星象学陈述有误的一项是(C)

A.古人把实际观测到的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和日月合起来,称为日月五星,谓之七政。

B.参星和商星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根据这个现象而来的。

C.南斗和北斗是从古以来就出名的,其中南斗连柄共七(六)颗星,北斗连柄共六(七)颗星,它们都象裁缝用的旧式熨斗又象水勺,所以人们叫它们大斗小斗,或大勺小勺。

D.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翼轸”是说洪州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古人将地上的州、国与星空的区域互相匹配对应,称为分野。

96.下列关于古代历法常识陈述正确的一项是(A)

A.苏轼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B.李商隐诗“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四纪”指四十年,古人以十(十二)年为一纪。

C.《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用的是帝王年号(王公即位)纪年法。

D.袁枚《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中“望”表示农历的月中(十五或十六),用的是序数(月相纪日法)纪日法。

97.下列关于节日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唐代高适诗句“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中的“人日”是指正月初七。

B.宋朝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中的“元夜”应指正月十五之夜,又称“上元节”。

C.陆游诗“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社”指“社日”,是古代祭祀五谷神(土地神。五谷神为稷)的日子。

D.李商隐《马嵬》(其二)“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七夕”指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

98.下面这首诗歌所咏的是(B)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一转磨上流琼液,白沸汤中滚雪花。

A.糯米B.豆腐C.年糕D.米粉

99.下列文学创作手法不是源自绘画的是(D)

A.点染B.白描C.虚实结合D.以动衬静

100.下列陈述有误的一项是(D)

A.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誉为诗圣,还有一位被誉为画圣,那就是唐代的吴道子。

B.孔子不仅会音乐方面的诸多技艺,而且把音乐纳入他的教育体系之中,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把“乐”作为人生修养的最高阶段,可见其重视的程度。C.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古代礼仪制度真正比较完备、系统的是西周的礼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

D.古代行礼有“九拜”,其中顿首(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稽首(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

文档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1题(教师用卷)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A.李白的作品集《李太白全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字号)B.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取材广泛,文风严谨清晰。(编年体)C.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D.“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2.假如小明和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