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1:02:58
文档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

“新基础教育”宗旨: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 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
推荐度:
导读“新基础教育”宗旨: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 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
“新基础教育”宗旨:

  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 

  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新基础教育的“新”既表现为理论创新,又体现在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新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新基础教育重新奠定了基础教育的本质,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化教育观念体系。

  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新基础教育从活动的观点出发,强调通过革新学生浸润其中的以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为基本内容的日常实践,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发展基础。

  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使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由消极被动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向积极主动、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性生存方式转化。

文档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

“新基础教育”宗旨: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 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