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子教育是年轻家长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由于教育内容和指导方式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和平平常常的生活中,能使家长切身地感受和理解亲子教育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亲子教育,家长的教育,亲子游戏,成长快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一:家长将教育任务全依赖到教师身上,认为孩子到了老师这里就是来来学习的,自己可以坐到一旁看报聊天,而忽略了自已的学习及言传身教的影响力。问题二: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加大认知含量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孩子对亲子情感的体验及其它方面能力的发展,也放弃了对家长的教育指导。问题三:有的家长太忙或逃避养育责任,将孩子交给长辈代管和由保姆陪同上课,亲子园正好成为家长心理平衡的法码,我送孩子上亲子园了,他们会受到好的教育。问题四:女性家长参与亲子教育的较多,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问题五:盲目攀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不注重教育方式。问题六:各亲子教育机构在教学模式方面相互完全照搬模仿,没有根据孩子的情况适情制定。内容单调无新意。结果导致孩子孩子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热爱学习,更多情况下,是讨厌学习,虽然你说的口干舌燥,但仍然无济于事……孩子总难使自己满意,不听话,经常胡闹,没有一刻能安静下来,孩子在学校里,总是问题多多,很多时候,不愿跟同学交流,上课时,又三心二意……没有一件事能乖乖做好,丢三拉四,电视永远看不够,每一刻都需要你在旁边,自己累的半死,但没见孩子有多大长进……看别人报班,就为孩子报了很多,但是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任何学校都解决不了的,因为老师要带几十个孩子,无法面面俱到……当你如此焦虑时,你可能会想,干脆让孩子自由成长吧……如此矛盾的心理,孩子的成长就非常容易出问题,请不要紧张,问题总有解决办法,也许以下例子可以给你更多信心。
美国的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后来,发明了电灯,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很多人都认为爱迪生是天才,其实,大部分人所不知道情况是,爱迪生的母亲承担起来所有教育的重任,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让人无法想象。今天我们用上电灯,首先要感谢那位伟大的母亲啊;中国的一个乡村医生——蔡笑晚,他虽然仅有高中学历,但是他的六个孩子,个个成才——五个读到美国博士,一个是硕士。他说,“我的事业是父亲,我们的成功绝非偶然”。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对此赞叹不已,还亲自找他取经。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奇迹;我们的首席专家赖国全老师,把孩子培养成国学天才——小小年纪,竟能把中国最古老的经书《易经》倒背如流,思维敏捷,下笔千言,出口成章。
这些案例,光中国每年就有上百例,中国科技大学为此特设了少年班……他们是“神童”吗?当深入研究他们的家庭教育规律时,就会发现——“永远没有所谓天赋神童,而只有意志坚强的家长”。父母完全可以成为孩子的老师。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是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所以“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幼儿身心健康、潜能开发、性格培养、习惯养成为目标,同时提高幼儿整体综合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具体地说,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针对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协调而进行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的沟通。“亲子教育”与一般意义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及“儿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打破了从婴幼儿保健到学前教育的分段管理,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尤其注重3岁以前的早期教育,其目标是实现实现群体普通儿童的理想发展。
(二)培养亲子教育的途径
(1)我们要通过亲子游戏来实现教育。婴幼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经验来自与那些有接触价值的成人、同伴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供的与婴幼儿年龄和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因此,与人交往,尤其是与更具知识的成人的关系是婴幼儿保教的关键、基石和核心。由此可见亲子依恋对婴幼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恋是婴幼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感情联结。亲子依恋即儿童对父母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是亲子关系稳定的标志。亲子依恋是在亲子互动中形成的,而亲子互动最重要的形式便是亲子游戏。游戏是亲子交往的良好方式,亲子游戏是0 一3 岁亲子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亲子游戏可以有效地满足婴幼儿的各种需要。
(2)同时也要加强对对家长的教育,集中体现在提高家长的教养能力上。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是儿童早期教养的主要场所。家庭教养以它的启蒙性、普遍性和影响的久远性,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0 一3 岁早期教育中,家庭对婴幼儿的发展有着更加直接、深厚的影响: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家庭成员,许多外在影响要通过主要抚养人才能发挥教育价值。而且,婴幼儿通过与主要抚养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获得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 一2010 年)》 指出:0 一3 岁婴幼儿家长的受指导率,应该成为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成长的“基石”是父母双手奠定的。假如能够指导父母,使父母以建设性的、更为积极与主动的态度和孩子互动,与孩子进行双向交流和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走出家教的误区,那么整个民族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必定大大提高。
(三) 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良性亲子关系是子女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通过一定的模式形成良性亲子关系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呢?父母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自身的提高 ;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一言一举。身为人父人母,要不停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文化的修养。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因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更倾向用心理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理性地对待孩子问题,很少粗暴地对待孩子。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
(2)态度改变 ;不良的亲子关系一般是由于父母对孩子错误的认识造成的,错误的认识务必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异常态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影响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所以作为家长必须改变这种态度。孩子是个的个体,不要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喜欢用什么方式对待孩子就用什么方式;不要拔苗助长,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要认为父母的教育作用不大,就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不要认为父母和孩子交往是没有,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所以很少聆听孩子的心声,更不说沟通了;说话做事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说话做事,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父母和孩子是两个个体,两者有不同的思维,而父母的一般是强势思维,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等等。
(3)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的关键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孩子听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定时沟通 ,要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亲子沟通是不可缺少一个环节。然而要形成密切的亲子沟通,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如果必要,每周二次三次,每次沟通一至二小时。沟通的内容可以事先设计,也可以随机的。沟通时,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鼓励孩子毫无顾虑地表达,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从而形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每天晚上睡觉前,用十五分钟和孩子说说当天的事情,让他说说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心事。
(4) 感情发泄;亲子关系出现的问题之一是由于父母的独断给孩子带来的情绪压抑。为了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情绪发泄是很重要的。每周让孩子发泄一次,让孩子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耐心地听孩子发泄自己的不满,耐心地接受,不能反驳,但可以做一些解释。
(5)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幼小的心。不要在外人数落孩子他的不是,说他的缺点。把孩子当成一个的个体,不是你个人的私有财产。尊重孩子那些在你看来看似很可笑的想法,问题,收藏的东西等等,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不要应付地“恩”、“哦”回答孩子,敏感的孩子知道你心不在焉地回答他的问题,会觉得自己自讨无趣,以后就不会再问你的问题了。更严重的,他会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他了,为什么对自己不理不睬的。他会觉得自己已经被遗忘了,被冷落了。这样久了,有的孩子就会变得顽皮捣蛋,因为他想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寻找爱和安全感;有的孩子就会冷漠、孤僻、更加敏感。
(四) 亲子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计划生育的普遍推行,家庭对后代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倾注了关怀与重视,特别是对0一3 岁婴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教育。但在这一最关键时期,父母最缺乏经验,时常处于慌乱之中:我的孩子是不是说话晚了?他为什么老撕东西?这些惶恐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许多家长不知道婴幼儿在发展中存在“敏感期”,他们对婴幼儿由躺在床上,逐渐能够翻身、爬行、坐、站、走,其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时时都有惊喜,但又感到困惑,觉得在育儿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对婴幼儿的了解。“孩子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面对“如何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这个问题,90 %的家长承认自己煞费苦心却仍找不到正确答案,而社会又缺乏对婴幼儿教育的指导。而实施亲子教育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亲子教育使得家庭教育的内涵深化和发展,亲子教育将父母权威管教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发展和引导为主;由单一的家长角色转为医生、护士、教师、朋友等多角色;由一味训斥转为参与交往中给予子女以关怀、发展和教育,为人格完美奠定基础。亲子教育采用现代育儿的最新理念,传播正确的育儿观,传授家庭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逐步接受现代育儿的科学理念,掌握现代育儿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了儿童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实践证明,亲子教育是年轻家长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由于教育内容和指导方式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和平平常常的生活中,能使家长切身地感受和理解亲子教育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0
[2]韩晓燕,朱晨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格致出版社, 2009
[3]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现代出版社, 2008
[4]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
[5]李玉,家政学概念,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