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科普场馆(科普惠农服务站)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普及社区居民及农村农民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具体如下:
1、服务功能:积极承担科普工作义务,充分利用场地设施经常性开展科普宣传、培训教育;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契机,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2、场地设施:确保科普场所培训教育或科普宣传设施齐全,展教内容丰富;确保科普场所干净整洁、设施或展品功能正常;确保科普画廊经常更换,内容科学实用贴近公众。
3、制度规划:建立和规范工作制度,制定相关的人、财、物日常管理制度,明确科普服务对象、科普服务项目和工作职责;制定年度科普服务计划和具体量化指标,有定期开展科普服务的台帐记录;确保经费有来源、管理有规章。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场所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4、人员队伍:确保服务有人员。明确具体负责协调联络的管理人员;负责策划实施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接待外来参观交流人员,维护和管理场所展品设施等。
5、经费补助:市科协年末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台帐等形式,对各科普场馆(科普惠农服务站)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市科协将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科普场馆年度工作考核表
( 2011 年度)
科普场馆 | 桐乡市董家茭白科普馆 | |||||||||||
地址 | 桐乡市龙翔街道董家茭白市场 | |||||||||||
负责人 | 张永根 | 电话 | 88791198 | 联系人 | 姚良洪 | 电话 | 88799659 | |||||
制度 计划 | 有无管理制度 | 有 | 有无年度工作计划 | 有 | ||||||||
有无专人负责 | 有 | 有无工作台帐 | 有 | |||||||||
工 作 总 结 | (包括日常开展活动情况、对外接待情况、科普设施更新维护情况、社会效益等) 董家茭白是桐乡市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自1987年引种试种成功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壮大,目前已形成了以龙翔街道董家村为中心,辐射周边镇、村共同发展的13500亩茭白基地。2002年11月成立了董家茭白专业技术协会,2003年6月组建了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7月起经3个多月的周密筹备,我们建立了全市首个以茭白为主题的桐乡市董家茭白科普馆,主要介绍董家茭白栽培历史、产业状况、发展规划、茭白新品种技术及茭白营养价值与主要菜谱的科普馆。 科普馆自成立以来,我们积极开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渠道,分层次广泛开展培训,提高茭农的种植水平和营销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咨询活动。同时接待好兄弟镇(街道)、上级各部门参观人员。特别是10月12日上午,在桐乡市召开的“全省农涵大研究会会议”人员140余人实地参观了董家茭白科普馆和茭白基地,这是董家茭白科普馆迎来的首批参观人员。在科普馆内,参观人员被又白又嫩的董家茭白吸引,在听取了合作社理事长张永根的介绍后有参观人员又现场考查了董家茭白科普示范基地,并对茭白的品质赞不绝口。 目前,由于科普馆成立时间较短,很多方面做得还有待完善,今后我们将围绕董家茭白产业发展形势新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将在设施上对培训教室进行改造,添置培训器材,完善多媒体电教系统等,并设立专人管理,确保科普馆干净整洁、设施和展品功能正常,每季度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总之,董家茭白科普馆的成立,通过开展科普活动,为广大茭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信息服务,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展示董家茭白产业历程,使参观人员更为直观地了解茭白生长发育过程和主要技术环节,在加大了自身宣传力度的同时,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科普惠农服务站年度工作考核表
(2011年度)
科普惠农服务站 | 龙翔街道董家茭白科普惠农服务站 | |||||||||||
地址 | 桐乡市龙翔街道董家茭白市场 | |||||||||||
负责人 | 张永根 | 电话 | 88791198 | 联系人 | 姚良洪 | 电话 | 88799659 | |||||
制度 计划 | 有无管理制度 | 有 | 有无年度工作计划 | 有 | ||||||||
有无专人负责 | 有 | 有无工作台帐 | 有 | |||||||||
工 作 总 结 | (包括日常开展活动情况、培训教育情况、科普设施更新维护情况、社会效益等) 董家茭白是龙翔街道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之一,也是龙翔街道农业的支柱性产业,全街道现有茭白专业化生产基地13500亩。为做大做强董家茭白产业,早在2002年11月我们成立了董家茭白专业技术协会,2003年6月组建了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并于今年5月成立了桐乡市董家茭白科普惠农服务站。 今年我们以科普惠农服务站为载体,开拓科普惠农服务新途径,科普站内收集培训教材1300余册,并编印新的董家茭白栽培模式图1000余份,涉及大棚茭白栽培技术模式图、双季茭白规范化栽培模式图、“龙茭2号”双季茭白规范化栽培模式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实地指导和信息服务,根据产业发展新动向邀请省、市首席农技专家,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培训班,重点培养一批懂种植技术会经营管理的科技带头人,以科技带头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方为桥梁,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基地共同发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对培训教室进行改造,添置培训器材,完善多媒体电教系统等,并设立专人管理,确保科技惠农服务站干净整洁、设施和功能正常,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度有总结、活动有记录,工作制度健全。 总之,董家茭白科普惠农服务站的成立,为我街道茭农提供便捷、实用的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也为提高茭农素质和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对带动一农户致富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