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意性,建筑物很容易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温差、地域、水文地质、地震等。为避免建筑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施工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安全。伸缩缝作为改善建筑物受温度影响而产生变形的重要措施,其设置意义远大,构造要求严格,在施工中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
关键词:建筑物;伸缩缝;设置;施工工艺;构造
引言
当建筑的长度超过规定、平面图形曲折变化比较多或同一建物不同部分的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时,建筑构件内部会因气温变化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较大而又处理不当时,会引起建筑构件产生变形,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甚至破坏,影响正常使用与安全。为了预防和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措施: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克服这些附加应力和变形;或在设计和施工中预先在这些变形敏感部位将建筑构件垂直断开,留出一定的缝隙,将建筑物分成若干的部分,形成能自由变形而互不影响的刚度单元。这种措施就是伸缩缝设置的原因。
一、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建筑物因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使结构构件内部产生附加应力而变形,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建筑中需设置伸缩缝。建筑中需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主要有三类:一是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二是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三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需断开。
2.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或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时,或施工条件不利(如材料的收缩较大)时,宜适当减小伸缩缝间距;
3.当有充分依据或经验时,表中数值可以适当加大或减小。
二、伸缩缝施工工艺与构造要求
伸缩缝是在建筑的同一位置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地在、楼面、屋顶等在垂直方向全部分开,并在两部分之间留出适当的缝隙,以达到伸缩缝两侧的建筑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目的。伸缩缝宽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1、墙体伸缩缝
1.1施工工艺流程
旧楼弹线→切缝→凿除→安装盖板
1.2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为防止外界自然条件对墙体及室内环境的影响,变形缝外墙侧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墙体伸缩缝所采用的材料及构造应能保证两侧墙体在水平方向各自自由伸缩而不受影响。
2、楼地板伸缩缝
2.1工艺流程
清理伸缩缝内建筑垃圾→弹线→切缝→凿除→旧楼墙体向内凿除→砂浆找平后涂防水油膏→用钢板墙体固定
2.2楼地板伸缩缝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3.屋面伸缩缝
3.1工艺流程
钢板制作→打孔→焊接→除锈→做防锈漆→安装→检查
3.2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缝的构造处理原则是在保证两侧结构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同时又能满足防水、保温、隔热等屋面结构的要求。
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结语
伸缩缝的留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温度变化而使建筑物产生的变形,增加了其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根据文中介绍的构造要求,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操作,对提高工程效率很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