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情况自查表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说明 | 检查办法 | 存在问题 | 整改情况 |
1 |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 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 可查验岗位职责、任命文件等见证 | ||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 查书面文件、岗位职责等是否设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 ||||
应根据特种设备的种类,配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 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名册和特种设备清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数量能否满足设备管理要求 | ||||
2 | 岗位基本要求 | 主要负责人应熟悉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安全知识,了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 | 现场询问 | ||
特种设备作业岗位人员应年满18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 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名册 | ||||
3 | 持证上岗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 现场抽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 ||
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必须经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雇(聘)用后,方可在许可的项目范围内作业。 | 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复印件(必要时查阅原件),有无本聘用单位签章,或所从事的作业与许可项目是否相符 |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按照国家规定每2年复审一次。使用单位应对本单位持有作业证书的人员建立档案,并按规定定期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参加证件复审。 | 查特种作业人员名册和资格证复印件(必要时查阅原件),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 ||||
4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 | 应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 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作业人员应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 查培训制度、新员工入厂培训记录、员工继续培训记录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说明 | 检查办法 | 存在问题 | 整改情况 |
1 |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 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 可查验岗位职责、任命文件等见证 | ||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 查书面文件、岗位职责等是否设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 ||||
应根据特种设备的种类,配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 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名册和特种设备清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数量能否满足设备管理要求 | ||||
2 | 岗位基本要求 | 主要负责人应熟悉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安全知识,了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 | 现场询问 | ||
特种设备作业岗位人员应年满18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 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名册 | ||||
3 | 持证上岗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 现场抽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 ||
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必须经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雇(聘)用后,方可在许可的项目范围内作业。 | 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复印件(必要时查阅原件),有无本聘用单位签章,或所从事的作业与许可项目是否相符 |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按照国家规定每2年复审一次。使用单位应对本单位持有作业证书的人员建立档案,并按规定定期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参加证件复审。 | 查特种作业人员名册和资格证复印件(必要时查阅原件),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 ||||
4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 | 应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 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作业人员应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 查培训制度、新员工入厂培训记录、员工继续培训记录 |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说明 | 检查办法 | 存在问题 | 整改情况 |
5 | 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包括但不限于: 法人代表岗位职责; 安全生产负责人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安全教育人员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 查管理制度文件,至少应该包含所列责任制内容(名称不一定相同,但要有相应内容),要求各岗位责任制包含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内容 | ||
6 | 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包括但不限于: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职责; 档案管理部门安全管理职责; 其他有关部门安全职责。 | 查管理制度文件,至少应该包含所列责任制内容(名称不一定相同,但要有相应内容),要求有关部门包含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能 | ||
7 | 特种设备规章制度 | 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特种设备规章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特种设备相关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 个体防护用具(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 查管理制度文件,至少应该包含所列规章制度内容(名称不一定相同,但要有相应内容) | ||
8 | 文件和记录管理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文件应字迹清楚,注明日期,易于识别,应保管有序。文件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电子化形式或其它媒体形式。 | 抽查安全管理文件 | ||
9 | 使用登记变更管理 | 1、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移装或者过户的,应向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 2、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在变化后30日内持有关文件向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3、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办理注销。 | 查特种设备台帐和使用登记记录,是否及时进行使用登记变更 |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说明 | 检查办法 | 存在问题 | 整改情况 |
10 | 应急准备与响应 | 应建立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有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使用单位应将应急预案报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备案。 | 检查是否有文件规定 | ||
应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和队伍;特种设备使用影响较小的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 查文件规定,有无应急组织或人员 | ||||
1、应急物资准备:准备事故或紧急情况应急所需的物资,包括通信设备和器材、安全检测仪器、消防设施、器材及材料、个人防护、救护器材、照明设施、破拆工具及其它救灾物资。 2、应急资料准备:包括特种设备的技术资料、现场工艺流程图及平面示意图、现场作业人员岗位布置与名单、应急人员的联络方式和地址、生产现场承包方或供货方人员名单、质量技术监督、医疗、消防、等部门的电话、地址及其它联系方式等。 | 查应急方案,抽查应急物资和应急资料 | ||||
应建立内、外部应急联络渠道,包括: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分包方(特种设备维护保养方)、医院、消防等部门/人员的联络方式和地址、电话及其它联系方式。应保证应急救援通讯联络的畅通。 | 查是否有应急联络制度和联络记录 | ||||
应在应急预案中详细描述并规定应急的流程,包括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急的启动与恢复,各应急机构和人员的现场应急响应,以及向有关方面报告的程序。 | |||||
应对在特种设备使用中负重要职责岗位的员工进行应急培训,使其熟知岗位上可能遇到紧急情况及应采取的对策。 | 查应急培训记录和培训大纲 | ||||
应针对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演练前应经过演练策划和批准,必要时对相关人 | 查应急演习方案和记录 | ||||
员进行告知,演练次数一年不得少于一次,以验证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工作,以及应急响应规定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 | |||||
应针对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和响应计划演习和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审,对演练规定、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的修订,也应注意总结本单位及外单位的事故教训,及时修订相关的应急预案。 | 查应急演习总结和评审报告或记录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说明 | 检查办法 | 存在问题 | 整改情况 |
11 | 事故处理 | 应建立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以确保能及时准确地调查、处理特种设备事故,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 查是否建立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是否有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适用时,可以检查有关事故发生后,是否及时启动程序 | ||
12 | 特种设备故障处理和隐患整改 | 应制定故障处理和隐患整改工作流程并建立隐患整改台帐。 | 查文件规定和有关台帐、见证 |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无力解决的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本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 适用时,查是否有文件规定和书面报告 | ||||
对物质技术条件暂时不具备整改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应急的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 适用时,查是否有文件规定和书面计划 | ||||
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都应将检查出的隐患和整改情况报告、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交本单位主管部门汇总并存档。 | 查隐患和整改记录档案 | ||||
其他需记录的情况: |
填报学校(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