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仲裁和诉讼之间的比较一览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49:32
文档

仲裁和诉讼之间的比较一览表

仲裁和诉讼之间的比较一览表仲裁劳动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及他们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过分、不当或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过分、不当或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不适用范围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劳动争议的仲裁;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
推荐度:
导读仲裁和诉讼之间的比较一览表仲裁劳动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及他们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过分、不当或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过分、不当或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不适用范围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劳动争议的仲裁;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
仲裁和诉讼之间的比较一览表

仲裁劳动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适用

范围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及他们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过分、不当或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过分、不当或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

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劳动争议的仲裁;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和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申请

时间

(诉讼

时效)

1年

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一般2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延付或拒付租金、寄存财物损毁或丢失,诉讼时效1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自知道之日起60日内

申请方式书面书面或口头书面或口头
审判原则一裁终局两审终审(特:一审终审)

不实行(不按行政区划设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也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行工作场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

案件受理后,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发生变化的,不改变争议仲裁的管辖。

实行实行
级别管辖:大多数民事案件归基层人民管辖;地域管辖又分为一般地域管辖(原告就被告)、特殊地域管辖(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保险合同: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运输合同: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和专属地域管辖(不动产:不动产所在地;港口作业:港口所在地;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级别管辖:一审由中级人民管辖: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对部门或省一级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地域管辖:未复议的由该行政机关所在地管辖;复议后改变原行政行为的,由原行政行为机关第管辖,也可由复议机关所在地关系;对人身自由的,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管辖;对不动产提起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管辖。

审判方式开庭不公开开庭不公开可不公开审理,但要公开判决书面审查公开审理
是否适用调解适用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制作调解书,并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

民事案件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但赔偿诉讼适用
申 请

回避

人员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接受请客送礼的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接受请客送礼审判人员、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同民事诉讼
申请回避方式口头或书面书面或口头同民事诉讼
审理(人员、参加人)构成单数,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和委员7~11人,法律经贸专家不少于2/3

仲裁庭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争议案件)

3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的可以由1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合议制度)一审可一人独审,也可组成合议庭,由审判员、陪审员构成或审判员构成,二审时由审判员构成。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由审判员组成或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机构省、自治区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对县级以上工作部门,可申请本级或上级主管部门;对垂直领导的机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对地方,向上一级申请;对省一级及各部门,向本级申请。

按多数仲裁员意见作出,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首席仲裁员意见作出。自行和解或调解 

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受理,并在受理之日起45日内审理。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提起诉讼。

作出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先申请复议,不服,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决定的,再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提起诉讼。接到诉状后,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按多数仲裁员意见作出,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首席仲裁员意见作出。 

受理申请之日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维持原决定;被申请人限期履行责任;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判决

(裁决)生效

日期

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产生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产生法律效力。和解书、调解书和裁决书三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当事人对终局裁决除下述情形外,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可上诉。第二审的判决是终身的判决。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产生法律效力。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一审判决。对一审判决不服的,15日内上诉;对一审裁定不服的,10日内上诉。受理上诉案件,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各月内作出终审判决。侵权赔偿,先由行政机关解决,不服的提起诉讼。

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的财产说在地执行执行或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先予执行的条件: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第一审执行维持原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执行或申请执行;变更原决定,由复议机关执行或申请强制执行。

文档

仲裁和诉讼之间的比较一览表

仲裁和诉讼之间的比较一览表仲裁劳动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及他们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过分、不当或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过分、不当或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不适用范围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劳动争议的仲裁;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