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历史试卷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49:22
文档

八年级历史试卷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张友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第Ⅱ卷前的答题表格中。1.2005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馆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虎门硝烟    C.戊戌变法       D.收复2.一位同学参加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
推荐度:
导读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张友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第Ⅱ卷前的答题表格中。1.2005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馆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虎门硝烟    C.戊戌变法       D.收复2.一位同学参加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人:张友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第Ⅱ卷前的答题表格中。

1.2005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馆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虎门硝烟     

C.戊戌变法            D.收复

2.一位同学参加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3.在清末,有个人住在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 .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 清被推翻后    D. 新中国成立后

4.右图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史实,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李鸿章      

D.林则徐

6.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把这些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未觉醒  

B.日本的强大  

C.清的不抵抗 

D.清的腐朽 

7.全国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 “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这首诗写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8.“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老子拉下马!”,你认为真正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图中的

                                                       

A                B              C                 D

9.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兄弟聊天片段,甲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目睹过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这四人中,肯定在说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总结中国近代历次运动失败时曾说:“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1.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

A.《中外纪闻》    

B.《民报》    

C.《万国公报》 

D.《新青年》

12.读图: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3.“共争青岛归还,同看陆章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4.学完中国近代史,七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

15.图片所反映的是1927年中国党领导的一次武装斗争是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A.南昌        B.秋收       C.广州         D.武昌

16.1927年,写到:“军叫工农,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这首诗赞颂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武昌   

D.秋收

17.1931年的一个夜晚,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此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8.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所在地,在那里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                B.南京大  

    C.卢沟桥事变              D.皇姑屯事件

19.1936年底发生的扭转时局的关键事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一大”的召开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0.右图人物在1940年在前线正在指挥的

有一百多个团参加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凇沪会战

21.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B.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C.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D.美国向日本国土投掷两枚原子弹

22.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说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通过这段话,你认为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党“七大”            B. 重庆谈判  

C.日本投降                      D.三大战役 

23.为使古城北平免受战火浩劫,率北平接受和平改编的是

        A.张学良        B.杨虎诚         C.傅作义        D.张自忠

24.如果你是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的上海市,你和家人联系的快捷联系方式是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电话          D.信件

25.孙中山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时,你认为他可能被人们称呼为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第Ⅰ卷答题表格: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第一次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27.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                  (运动名称);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你认为文中所反映的思想运动是               。

28.20世纪30年代日军先后制造多起侵华事变:1931年发动的                ,占领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的                  ,全面侵略我国。

29.某地拟建辛亥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                ;同志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七律诗中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的城市“钟山”是指                。

30.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最高学府是                  ,它是戊戌变法时期留下的重要成果。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

材料二:“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三:“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 ——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1分)

     ②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于何时?(2分)

 

      ③蒋介石定要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④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的结果如何?(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的七律《长征》

    材料二  请看下图:

   

                                                                  

请回答:

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因为第几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1分) 

②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长征过程途中红军克服了哪些困难?(2分)

 

③ 长征期间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国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

 

④ 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2分) 

四.历史对对碰: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

得分评卷人
  
33.时间与事件搭配(请把相关内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案内)

① 1936年12月12日     A、南京大                             (①     )

  ② 1937年12月          B、七大的召开                         (②     )

  ③ 1945年4月           C、被日寇占领长达半个世纪的回归祖国   (③     )

  ④ 1945年10月25日     D、西安事变                                (④     )

得分评卷人
  
34.事件与影响搭配(请把相关内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案内)

①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A、国民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    (①     )

  ② 三大战役               B、揭开人民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②     )

  ③ 百团大战               C、基本消灭了主力              (③     )

  ④ 台儿庄战役             D、抗战时期中国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   (④     )

模战役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底35题5分,第36题8分,第37题7分,共20分。

得分评卷人
  
35.①请分别说出图甲和图乙中人物的名字。(2分)

     

图甲          

图乙          

② 依据图甲和图乙的人物身份,在下列选项中你会在图丙中选谁?并扼要阐述理由。(3分)

A.鲁迅        B.孙中山       C.       D.康有为

36.某中学初二(1)班举办历史手抄报比赛,小明同学选择了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手抄报的主要内容,为此他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写下你的答案。(8分) 

①说出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2分)

②五四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这场运动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4分)

③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37.今年是中国的前身中国同盟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为此,2005年3月,以中国副江丙坤为首的参访团56年来首次组团,对进行了名为“缅怀之旅”、“经贸之旅”的访问,南京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城市。(7分)

    ①.1905年,孙中山为发动辛亥作了什么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2分)

②.1911年,引发辛亥的第一次成功的武装是什么?(1分)

③.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与孙中山和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列举南京与孙中山和相关联的史实。(2分)

④.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分)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试题参及平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ABBCDCCADDDC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ADABDAABCA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中俄《瑷珲条约》   《马关条约》    27.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28.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29.武昌         南京

30.京张铁路            京师大学堂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6分,共12分。

    31. ①重庆 (1分)

②重庆谈判;1945年8月  (2分)

③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2分)

④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1分)

32. 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分)

②一是军事上要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二是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除此之外,党和内还存在着和反的斗争,严重影响红军的战斗力。(2分)

③遵义会议    (1分)

          ④我们青少年应学习工农红军的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言之有理就可得2分)

四、历史对对碰:每题4分,共8分。

    33.①D      ②A     ③B      ④C

34.①B     ②C     ③D     ④A

五、综合题:35题5分,36题8分,37题7分。

35.①甲 陈独秀       乙 李大钊    (2分)

        ②选A鲁迅,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选B孙中山,他们都曾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懈努力。

选C,他们都是中国党的主要创始人。

选D康有为,他们都曾在北京号召和领导读书人,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3分)

36.①1919年;北京(2分)

②口号:“外争国权,内惩”(2分)

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2分)

③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等等。(2分。只要答出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7.① 组织上建立了中国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了三民主义(2分)

② 武昌(1分)

③ 中华在此建立;孙中山在此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曾长期为中华国民所在地;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在此。(2分)(答出任何2点即可)。

④ 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共谋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就可得2分)

文档

八年级历史试卷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张友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第Ⅱ卷前的答题表格中。1.2005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馆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虎门硝烟    C.戊戌变法       D.收复2.一位同学参加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