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文韬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12期
摘 要:语言焦虑是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之一,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尤为严重。分析了语言焦虑形成的多种原因,语言焦虑与口语学习的关系,并提出了在口语学习中消除焦虑的一些方法,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语言焦虑;情感因素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语言学习研究的重心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移到了学生如何学,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及情感因素方面也就
随之成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成为学者研究的关注点。英语学习中情感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动机(motivation)、态度(attitude)、焦虑(anxiety)、移情(empathy)。焦虑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尤其在口语学习中表现更为突出。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中的一种特有的焦虑情绪。国内外的语言研究者已意识到这一重要的情感变量,并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学习与焦虑情绪有关联作用。
一、语言学习焦虑
焦虑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运动员参加比赛前有赛前焦虑,销售人员有担心完不成销售任务的焦虑,同样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如果看不到预期的效果和进步也会产生学习焦虑。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焦虑是指个体由于达不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一定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
状态。
语言焦虑是一种特殊的焦虑。语言学习焦虑感首先出现在1981年Kranshen提出的情感假说中,他认为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motivation)、自信(self-confidence)和焦虑
(anxiety)。他认为焦虑的情感因素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Horwitz认为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Oxford认为语言焦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焦虑,而是学生因为要运用目的语而产生的害怕心理,是影响语言学习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根据MacIntyne(1991),学习者被期望用外语完成某项任务所引起的害怕或焦虑就是语言焦虑。而Ellis认为语言焦虑是指当学生意识到他将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演时所产生的害怕与紧张心理因素,即在将要实际运用目的语言进行交流时产生的不安
和焦急心理。也有研究者将语言焦虑看作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被要求使用并不完全掌握的预言时所体验的恐惧感。
二、形成语言学习焦虑的原因
造成学生学习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Oxford(Crookall and
Oxford:1991)认为,导致语言学习焦虑的因素可能是语言学习者的个别特征;也可能是学习活动形式或教学方法,即内部因素和外
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的个人因素
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和冒险精神,在课堂上表现为听课时尽
量低着头,避免与老师目光接触。有时回答问题是会出现心跳加速、声音很小,严重者会手心出汗、声音变调,这种焦虑从理论上讲属于气质焦虑,是一种比较持久的焦虑倾向。
2.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大学生在入学时英语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成绩较好的同学在学习中自信心会强些,成绩差的就会弱一些。有学者在调查外语学习焦虑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时发现,当学生把自己和他人比较时,这种竞争意识很容易使他在学习中产生焦虑。成绩差的同学在入学时也有想在大学学好英语的愿望,但他们越是想在学习上赶上或超过其他同学,心里产生的焦虑就越强,而老师在教学中只泛泛地针对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不会特地留意这些同学的情感。这种不断加强的焦虑感会最终导致他们暂时或永久地不想学习语
言了。
3.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陈旧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十几年了,但从根本上讲仍然没有改
变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模式。Rao(2002)在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就应该是传授语言知识的,而学生就是应该接受知识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转化成管理与被管理者、控制和服从的关系。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厌恶、烦躁、不与教师合作或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
4.考试焦虑
中国学生学英语很大程度是为了考试,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上了大学还有四、六级考试。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老师花大量时间做模拟试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教学基本是以介
绍语言知识为重点,忽略了语言的运用这一规律。长期这样的教学和学习容易导致厌学及学习焦虑。传统的英语教学常常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的是无差别的填鸭式教学,忽略了语言的内在魅力,过多强调语法、句子结构等,为了“知识”而传授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始终处于主导位置,学生学习的麻木而被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居于“高位”,与学生很少进行互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又或者教师进行了提问,可是没有仔细研究学生的答案,只进行评判错与对,这同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口不会言、耳不会听的尴尬局面。如何改善和提高高职英语课堂上提问与互动的效果,已成为各高校教师追求的目标
三、学习焦虑与英语口语学习
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中口语学习的影响最大。Donley(1997)的研究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当着同学的面用英语表达时会表现出焦虑与不安,Kim(1998)发现学生上口语课时比上阅读课表现出更高的焦虑和不安。Horwitz&Cope(1991)认为语言焦虑往往集中在听说上,即使学习者很擅长使用相应的句型或已准备好对话对老师讲的内容做出反应,但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对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许多学生在上口语课时尤其是当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面说英语时,经常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情景焦虑。另外国内研究者对英语专业学生(李彬彬)和非英语专业(陈瑶、李长江)研究结果证明,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较强的焦虑感。此外由于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且课堂教学中学生较少有机会练习口语,而课堂学习环境对提高口语表达技能不太有利,加之平时练习少,也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在练习口语时最容易被焦虑情绪影响。
四、解决语言学习及口语学习焦虑的办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课堂教的主导者转为课堂教学的辅导者,英语教学中轻松的课堂气氛是降低学习焦虑的一个前提条件。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要重交际轻语法,要建立模糊容忍度。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向学生介绍语言知识外,还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口语表达过程中更多注重内容和观点,容忍表达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对于在口语表达中出现较多较普遍的语法错误可以进行统一讲解。与此同时,课堂教学可以和使用多媒体学习结合起来。这种要求学生上机的学习方法可以减轻一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的焦虑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看电影或电视剧进行模仿配音,这也是提高口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另外,考试模式也要进一步改革,考试从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语言知识逐渐转向测量学生语言使用能力。
2.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策略。这种学习方法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因为它能很大程度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感。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小组的成员,每个人都有归属感,学习者受到关注和受评价的范围扩散,因而被评价的焦虑感降低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观点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而且有机会和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观点,获得帮助,及时纠正错误。课堂表达犯错误的几率降低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随之增长,焦虑也随之降低。这种学习模式对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他们在小组学习中有安全感,克服不安心理,感受到参与学习过程的乐趣,提高自信。(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最终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基于问题为主的教学策略,通过设定问题,让学生经过亲身感受,认真地思考来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3)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来制订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一点一滴的、循序渐进地掌握所教授的知识。(4)定时向学生讲解自主学习的技能和方法。(5)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6)改变一味的教授,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7)学校应该加强教学管理,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去实施。
3.招聘外籍教师
如果有条件,学校可以聘请外教进行口语小班教学,外教给学生上口语课能通过情景教学,还原讲英语的真实环境。有机会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了英语文化背景,学习到地道的英语。同时小班上课教师更容易观察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有利于更多地帮助英语水平较弱的同学,降低他们学习中的焦虑情绪。笔者所执教的学校多年聘请外教小班上口语课,学生的口语水平高于同类院校学生的口语,在就业市场占一定的优势。
总之,学习焦虑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口语学习的影响更为突出。教师应该了解语言焦虑的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分析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更应该分析学生语言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建立最佳的语言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口语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多参与课堂活动,善于发现有学习焦虑的同学,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把学习焦虑变成学习动力,树立他们学英语的自信心,降低其语言学习焦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
uisition[M].Pergamon Press,1982.
[3]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Rowley,Mass:Newbury House.
[4]Ellis,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ublish House,1994.
[5]Crookall,D&Oxford,R.Dealing with Anxiety:Some Practical
Activities for Language Learners and teachers Trainees In:Language Anxiety[J].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1.
[6]李彬彬.语言焦虑与英语口语学习[J].台州学院学报,2005(1).
[7]陈瑶,李长江.浅析外语学习的焦虑感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8]Naomi Koba,et al.Using the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 to Cope with Language Anxiety.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2000(6).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