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意义: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特在校园内成立音乐兴趣小组,以声乐训练为主。
二、兴趣小组成员:
50人左右分别从二至五年级学生中选拔。(男女生各25人)
三、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星期二下午两节课后
四、活动地点:
五楼音乐教室
五、活动项目:
声乐训练(合唱及表演唱)
六、指导教师:
七、教学制度: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不得旷课,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八、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音乐兴趣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音乐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音乐,好的舞蹈。
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任自由。
5.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附:所需用具:
可听CD的双卡录音机、电视机、DVD、麦克风、音像资料。
九、活动安排:
2009——2010年第一学期 活动具体安排
年 月 | 周 日 | 活 动 内 容 | 活动形式 |
第一周 | 安排本学期的内容及提出要求。 | 集体训练 | |
第二周 | 基本歌唱技巧和方法的练习。 | 集体训练 | |
第三周 | 歌曲指导歌唱的基本指导。 | 集体训练 | |
第四周 | 复习和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 集体训练 | |
第五周 | 学习歌曲《送别》曲谱 | 集体训练 | |
第六周 | 分声部练习 | 个别辅导 | |
第七周 | 歌曲指导歌唱的基本指导 | 集体训练 | |
第八周 | 复习处理作品 | 集体训练 | |
第九周 | 学习歌曲《虫儿飞》曲谱 | 集体训练 | |
第十周 | 分声部练习 | 个别辅导 | |
第十一周 | 歌曲指导歌唱的基本指导 | 集体训练 | |
第十二周 | 复习处理作品 | 集体训练 | |
第十三周 | 复习练习曲,加强视唱歌谱的训练。 | 集体训练 | |
第十四周 | 处理巩固,复习学过的歌曲 | 集体训练 | |
第十五周 | 加强歌曲的艺术处理。 | 集体训练 | |
第十六周 | 汇报几首较完整的合唱曲目 | 集体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