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欣赏 评述
课 题 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静物画赏析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通过欣赏,使学生对19世纪末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新印象、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能力 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
情感 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
重点 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②通过对后印象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
难点 ①如何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 ①精选三段音乐:a.自然界的风、雨、雷、流水、蛙鸣等天籁之音;b.(初中音乐课)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c.雅尼音乐选段。②制作抽象三维动画一段。
学生准备: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静物画图片(可能大多数为实物照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指导
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
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现代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
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赏析作品 一、 导入:
学生聆听音乐,试用简洁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诸如缥缈的、激情的、空灵的、令人沉醉的等。从雅尼音乐独特的现代风格引出19世纪末的绘画。
②学生思考:
a.你能读懂这些作品吗?
b.画家为何要这样来画风景和静物呢?
c.这些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各幅作品的艺术特色,了解作者生平、性格特征等;并推选代表将讨论结果公布交流。
④再提问:
a.你能接受这些作品吗?为什么?
b.你喜欢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为什么?
c.在照相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绘画是否还有存在、发展的空间?
⑥,让学生分析二者在技法上、情感表达上的不同艺术效果。
⑦让学生就自己所准备的静物画、风景画照片,试创作现代派风格的作品一幅(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艺术是相通的,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使人遐想,不同风格的音乐会呈现给观众不同的画面。
先播放两段音乐--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和《动物狂欢节》,学生描述所想像的画面,同时大屏幕推出一组相关画面(有自然界的视频图像和写实风格的绘画作品)。再播放雅尼音乐(大屏幕同时伴有抽象三维动画画面)
大屏幕推出如下作品: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修拉的((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塞尚的《水果静物》,凡·高的《向日葵))、《星空》、《麦田上的群鸦》,蒙德里安的((灰色的树》等等。
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将现代艺术的起源、重要流派及代表画家和作品、各流派的艺术特点等在大屏幕上列表展示,强调现代艺术在表现手法、思想性、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可将重点放在后印象派的塞尚、凡·高、高更三人上)。
回放大师作品
(教师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引导学生热烈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出示两幅静物画范图
教师组织
课后反思 |
课 题:人类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人类朋友的介绍,使学生明白、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提高全体学生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课本上的范画介绍与赏析,了解并掌握动物的画法,并能对身边的动物进行写生。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创造目标:通过对人类的朋友的认识,创造出优秀的“人类朋友”的形象. 教学重点: 对人类朋友认识和理解,学会画“人类的朋友”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线条进行写生。 教学难点:保护环境,保护共同家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范画一张、动物写生图片数张,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准备有关动物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人类朋友,画动物的知名画家介绍,临摹动物一张。课本范画自己选择。 第二课时:介绍动物写生的一般方法,找身边熟悉的动物进行写生,最好选择狗。 教学过程设计: 1课时
一、复习讨论,引入新课: 1、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发展过程是什么?举例说明: -- 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 2、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 -- 说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之改变。 3、教师小结(略) 二、学习新课: 人类的朋友 (一)播放课件后讨论: 1、为何这些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课题为叫“人类的朋友”? 3、我们应怎样做? (二)赏析课本范画: 1、看了课本上的范画你想到了什么? 2、你认为他们所表现的形式一样吗? 3、你最喜欢哪一张画、为什么? 4、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朋友?请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三)学画“人类的朋友” 1、看课本范画《绵羊》讲解临摹步骤 ①前用淡线条画出形象的轮廓,从长线条开始,画出主要结构的大体位置及从轮廓开始。 ②根据轮廓进一步画出形象的头、腿的结构及逐渐深入。 ③细细地描绘及是形象的质感。 2、出示范画,介绍其它动物的画法 三、学生临摹,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与评价 五、根据展示情况,进一步完善作业。 |
(第十四册)
教学过程实录
一、 导入阶段
1、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几幅小品演员的肖像漫画),然后将央视主持人李咏的照片和他的漫画像放在一起。请同学们分析和对比一下他们的不同点。
生:漫画像把人物的形象夸张了,脸更长、发型更突出、身体小、手较大。
师:漫画像比肖像画更有情趣,揭示课题。
2、漫画的表现形式
师: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线描形式、素描形式、色彩形式等。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
师:除了这些形式外,还有其他的吗?
生:水墨
生:电脑
3、漫画的表现题材
师:漫画的表现题材有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科普漫画。
师: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漫画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
生: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的。
4、漫画创作的意义
师:漫画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内涵,在笑声
师: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画一幅自画像,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地方最有特征,请同学帮忙找找特征,在纸上先画草稿,同学之间交流,可以互相找特点。
生:学生对着镜子画自己。
师:巡回辅导,并欣赏学生的作品
学生的作业展示(投影仪)
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请这些作品的作者分别到讲台前,谈一谈自己是如何构思的。
同学们点评,老师点评。
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创作意义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教学反思:本节课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上还存在保守思想。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和介绍,让学生了解有关漫画的知识。
2、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把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的理解和应用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则应该在于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师:不好意思,说好课堂上不接听电话的,又来了。(打开手机)喂!你好!这里是“借你、借你一双慧眼”防忽悠咨询热线,我是资深上当者老范,凭借多年上当经验,对你是否被忽悠做出明确判断:有人卖拐请摁1,有人卖车请摁2,有人出脑筋急转弯儿,请摁3,有人卖担架,请直接拨110……
师:刚才说话的这是谁?
生:(异口同声)范伟!
师:(出示范伟真人照片)“资深受骗上当者——老范”。有人给我们这位可爱的小品演员,画了幅肖像,大家看看酷不酷?
(出示范伟漫像,生大笑)
师:笑嘛?不就是幅肖像吗?
生:不同。
师: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画呢?
生:漫画。
生:肖像漫画!
师:吆喝,都知道啊!(仿赵本山广告语)
一生插嘴:地球人都知道。
师:像范伟这样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演员一直是漫画爱好者热衷描绘的对象。
下面我再向大家隆重推荐范伟的黄金搭档……(故意拉长音)
师:很多同学想到了赵本山,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在中国的观众心目中,赵本山已经是中国小品的一大品牌,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卓别林”。
但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是高秀敏。
投影图片,同时以缓慢沉重的语调配音)
2005年8月18日,著名演员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心脏病突发,告别人世,年仅46岁。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这三人组成的春晚“铁三角”阵容已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
高秀敏走了,她把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留在了观众的心中,她那打动人心的笑声,将成为观众美好的记忆。
师:本来今天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似乎不应该谈这样伤感的话题,我只是希望同学们和我在感受一些优秀小品带来的欢乐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些为了人民演艺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师:作为画者,理所当然地要用手中的画笔为这些人多溜一些画像,请欣赏高秀敏同志的漫像。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漫像与真人头像之间的区别。肖像漫画在表现人物形象时,用了什么手法?请同学们讨论分析,然后回答。
生讨论。
生A:用了夸张的手法。
生B:用了变形的手法。
生:能具体说说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具体用在那些部位吗?
生:与真人头像相比,漫像人物的脸比较胖,嘴巴也大了许多,二眼睛和鼻子小了许多,这就是夸张变形。
师:真不错!那我们在画漫画时,是不是就可以任意变形,无限夸张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议论,不知道如何表达。
师: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人的肖像,看看大家能不能认识。
师先后出示李咏、成龙等人的肖像,让学生辨认,一边辨认,一边让学生分析夸张、变形的手法在漫画中的应用。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发现,不管我们如何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最终我们还是能够辨认出画中的人物,为什么?因为画家在描绘对象时,时刻不忘抓住人物的肖像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个标志性的动作,比如李咏的“马”脸,成龙的大鼻子,“非常六+一”的标志性动作等。
看来,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不但要学会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更主要的还要牢牢抓住人物的特征。
下面我来考考各位的观察能力,看看你能不能抓住人物的特征。你们先看看我,一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我有什么特征?
师:我知道,老师的你们不好意思说,怕得罪老师(生笑)那下面咱们找找身边同学的特征。
生沸腾。
学生互相找特征,并指出来。
师:看着同学们兴奋的样子,个个都跃跃欲试了。
师:其实刚才的几幅作品都是电脑绘制的。要大家现场作画当然不可能。
师:下面咱们来试试用线描的形式表现一幅肖像漫画。出示沈殿霞(肥肥)像,教师演示
生:对照图片尝试练习(教师撤下自己画的肥肥像)
师:下面我们同学可以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最简洁的线条来绘制你心中最熟悉家人或是同学(开始练习)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肯定学生的表现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注意点。
课堂作业:
提醒:出示一张学生作业,分析存在问题。
引申阶段:
现在,随着电脑的出现,借助电脑制作软件,智慧的人们将使漫画不再静止,人们创作了一个有一个动漫作品,flash动画作品,比如下面我们即将欣赏的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他将音乐和漫画有机结合起来,更加使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风趣动人。
欣赏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