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54:03
文档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本单元试题2套)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1)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学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③《诫子书》中论述学习与才干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本单元试题2套)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1)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学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③《诫子书》中论述学习与才干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含本单元试题2套)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1)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诫子书》中论述学习与才干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⑥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⑧《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9分)

眼泪,是一种心事,也是另一种微笑。 些许忧伤,如清清的小溪,悄然流tǎng;些许感动,如飒飒的秋风,juàn然自知;无须掩饰,在人生的路上,眼泪的背后往往是坚意;无须沉沦,在无人的黑夜里,眼泪总能点亮生命的微光。眼泪,是一个自我,形影不离;眼泪,是一片心海,无语澎湃;眼泪,是一方世界,沉默着,流动着,美丽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流tǎng(  )  juàn然(  )  澎湃(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掩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试模仿画线句,再续写一句:眼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4分)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_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___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4.综合实践活动。(12分)

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1)【老师献爱心】

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

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同学在参与】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3)【你也在行动】

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自学七年级下册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5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倒挂的油画

金建云

①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②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③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④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⑤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⑥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⑦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⑧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⑨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⑩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5.请梳理小说情节,将下面的情节发展图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2个字,4分)

(1)______画→收画和挂画→(2)______画→正画(把画扶正)

6.小说第⑦段写“我”和父母面对油画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这部分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7.小说中的父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8.小说结尾写道:“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请问:这里的“风雅”与“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有何关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二)(21分)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雁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树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9.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6分)

扬花的麦子成熟的麦子 ①__________ 

收割麦子赞美麦子
温情 ②_________ 

努力生长牵挂母亲 ③_________ 

10.请你谈谈对第段的理解。(3分)

 

 

 

 

11.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12.第④段写麦子成熟,还写到了楝树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4分)

 

 

 

1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15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2)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3)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4)年与时驰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6.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诫子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他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B.文章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C.文章通过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将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D.《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17.《诫子书》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谈谈你读后的体会。(4分)

 

 

三、作文(55分)

18.“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已鲜花盛开。还有,曾经读过的书、登过的山、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请以《我与________再见时》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④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⑤不少于500字。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有朋自远方来 ②潮平两岸阔 ③非学无以广才 ④受降城外月如霜 ⑤温故而知新 ⑥山岛竦峙 ⑦露从今夜白 ⑧险躁则不能治性

(2)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2.(1)淌 隽 pài (2)坚意 坚毅

(3)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4)示例:一片星空 诗意璀璨

3.筋斗云 如意金箍棒 如来佛祖 观世音菩萨

4.(1)示例: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学生苦练本领报师恩”)(2)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意思是希望寂寞的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及社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绽放自己的美丽,表达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3)示例: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咱们家一起学习。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咱们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咱们家,好吗?

二、(一)5.(1)赠(或“赠送、送”) (2)赏(或“看、欣赏”)

6.①内容上:表现了画的魅力;表现了家人对画家和画的尊重。②结构上:为后文写该油画价值不菲等情节做铺垫。

7.①乐善好施,不计回报。父亲热心帮助陈画家出机票钱,让他回老家看望病危的母亲,当陈画家来感谢他时,父亲说让他不要放在心上。

②尊重他人,敬畏艺术。父亲不懂艺术,但很尊重搞艺术的人,对艺术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③重情义,不贪婪。父亲把陈送的画一直保留着,并且喜欢看它倒挂的样子,说明父亲很看重跟陈的情谊;即使那幅画价值百万,他也绝不卖掉,可以看出父亲不贪财。

8.“风雅”与“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的关系是:一个人,如果敬畏艺术,尊重他人,那么他就是高雅的。小说中的父亲是个“粗人”,不懂得艺术,但他对他人和艺术很尊重,陈说父亲是他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可见,在陈的心目中,父亲就是个高雅的人。

(二)9.①春夜的小麦 ②饱满 ③追求肥沃及空间(柔和美好)

10.“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11.(1)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2)这是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 “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动词充分表现了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12.写“楝树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13.示例:只有奋斗的岁月和成长的生命才有醉人的芳香和永恒的价值。就像我们的青春,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辛勤的耕耘去获取人生的精彩,才能将岁月的“葡萄”酿成生命的“美酒”,并永存为人生的“诗篇”或“画卷”。

(三)14.(1)增长才干(2)懈怠(3)轻薄(4)疾行,指迅速逝去

15.(1)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2)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16.B 点拨:文章不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

17.示例1: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示例2:读了《诫子书》一文,我明白了,处世时,不论自己面对何人何事,都应以“静”字为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才能在纷繁的世事前拨云见日,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为之努力而不至于盲从迷失。

三、18.思路点拨:这篇作文让我们回味人生场景,题中的“再见”一词要引起重视,根据题中的引导语,这个“再见”不是“告别”,而是“再次相见”之意。“初见”与“再见”之间,究竟隔着怎样的生命、生活与成长的历程?而在“再见”的那个时候,“我”的内心又会翻涌起怎样的激动、欣悦与感怀?这个作文题目一如既往关注生活实际,提示语中的“儿时玩伴”“昔日小径”“书”“山”“老屋顶”等词语都提醒我们可从校园、家乡、自然山水、书中天地等题材入手进行写作,可以说写作的选材是比较广泛的。

例文略。

第四单元过关卷(2)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殉职(xùn)  狭隘(yì)  热忱(chén)  鄙薄(bì)

B.纯粹(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酬劳(chóu)

C.灼热(zhuó)  滑稽(jì)  恍惚(hū)  抽噎(yē)

D.附和(hé)  呻吟(shēn)  晕眩(xuàn)  突兀(w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麻木不仁  沾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D.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薄明志  宁静致远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国歌的伴奏下,升旗手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到旗杆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她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可谓不毛之地。

C.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满足用户的细分化需求,我们必须要精益求精。”

D.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地临写,不能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6.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B.《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C.《植树的牧羊人》通过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赞美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D.《走一步,再走一步》主要通过“我”悬崖脱险的经历,告诉人们不要畏惧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逐一克服,就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7.名著阅读。(4分)

下面是《西游记》 中四个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下面两小题。

(1)概括小说中“D”这个人物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2分)

(2)有人认为“D”在取经途中是一个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请你参加学校开展的以“共建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1)【活动一:写汉字】请把“阅读滋养心灵”六个字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1分)

(2)【活动二:说现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图所反映的现状。(3分)

(3)【活动三:提倡仪】为了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这次活动,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4分)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2分)

12.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分离,正是豁达的情怀让他将所有的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风明月之中,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从容淡定,能让我们在困境中超然忘我,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从容淡定表现为“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吹不动”的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称赞还是诽谤,都能泰然处之。

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中华民族的先贤志士为我们做出了诠释。正因为有远大的理想,诸葛亮才能做到淡泊宁静;正因为有豁达的胸襟,范仲淹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正因为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文天祥才能从容面对生死。

做到从容淡定,还需要有专注的精神。面对军阀混战,社会变革,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现实,著名学者胡适先生说:“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排除干扰,从容淡定,潜心治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使自己成为一位文化巨匠。(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4.请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2分)

(1)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分离,正是豁达的情怀让他将所有的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风明月之中,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     )

(2)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

15.文中画线句的含意是什么?(4分)

16.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跑着跑着就到了

王 纯

①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我被选拔为学校的运动员。我爆发力比较强,擅长短跑,常常参加短跑比赛。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体育老师对我说:“万米越野赛,你也要参加!”我听了,惊讶得张大嘴巴,不情愿地说:“万米?我不擅长长跑啊!”老师笑笑说:“试试吧,就当作锻炼,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要紧。”

②越野赛那天,我在起跑的声中迈开了脚步,心里却想:跑到哪儿算哪儿吧。因为平时短跑训练得比较多,所以刚开始我就迅速超越了身边的很多同学。跑了一段以后,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节奏,跑起来并不觉得累。就这样,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赛程过半的时候,我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半部分。这时我感到累了,但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被我超越,我还是鼓足勇气跑了下去。当跑到一定程度时,我竟然感觉不到累了,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奔去。学校里有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跑下去。我对自己说:“好好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③跑着跑着,我竟然看到了终点!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力量,这时我加速奔跑,开始冲刺。因为经常练习短跑,所以在冲刺过程中,我所向披靡,一路超越了所有选手,冲到了最前面。当第一个冲到终点时,我自己都恍惚了:这是真的吗?周围响起欢呼声,体育老师跑过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让我刮目相看!”我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次胜利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④有时候,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就战胜了自己。蓦然回首,一切都成了身后的风景,你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了!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境界。

⑤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不停地向前奔跑,跑着跑着就豁然开朗起来。记得多年前,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我把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一个个写到纸上,心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章能发表在报刊上,哪怕只有一篇,那该有多幸福啊!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报刊,一定有文字的馨香,闻一闻,会像酒一样醉人吧?就这样,我写着写着,真的闻到了像酒一样醉人的文字的馨香。于是我更加沉醉于写作。如今,我已经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很多文友向我请教写作经验,我只说了三个字:“写下去!”

⑥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万。有一次,当大家谈起小时候的梦想时,他说:“我小时候想,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这辈子就值了!”我笑了,想起作家莫言曾说过,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一日三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然后就是想娶石匠的女儿当老婆。

⑦或许,我们不曾有过什么鸿鹄之志,以为自己是一只飞不高也飞不远的麻雀,但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⑧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所以就坚持跑下去吧!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

17.根据上下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学校里有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

18.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用原文语句来填)(4分)

“我”没想过自己能得长跑冠军,但是跑着跑着,就成冠军了;“我”没想过成为大作家,但写着写着,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朋友小时候只想____________________,但做生意做着做着就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19.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3分)

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

20.作者在叙事时是怎样安排详略的?(3分)

21.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结合董卿的话,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三、作文(50分)

22.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的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__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参:

第四单元过关卷

一、1.B 点拨:A项“隘”应读ài,“鄙”应读bǐ;C项“稽”应读jī;D项“和”应读hè。

2.B 点拨:A项“沾轻怕重”应为“拈轻怕重”,C项“烘堂大笑”应为“哄堂大笑”,D项“淡薄明志”应为“淡泊明志”。

3.B 点拨:“不毛之地”指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A 点拨:A项搭配不当,应把“领会”改为“感受”。

5.C

6.A 点拨:《纪念白求恩》一文运用的是“夹叙夹议”的手法。

7.(1)示例:卷帘大将因打破琉璃盏被贬,在流沙河为妖;后经菩萨劝化,成为唐僧的徒弟。

(2)示例:他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调解师徒(师兄)之间的矛盾,陪伴、保护,为取经成功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

点拨:解答此题首先要认清图中的四个人物,尤其是第四个人物——沙僧。其次要回忆其在著作中出现的情节,最后要对其进行客观的认识。

8.(1)略。

(2)国民阅读形式多样化,超过半数的国民倾向于纸质阅读。人们从主观上能认识到自己的阅读数量少。

(3)示例:

“共建书香校园”倡议书

同学们: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驶向浩瀚的海洋。让我们点燃读书的热情,在书海中扬帆,在书海中成长!让我们行动起来,让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用青春的激情,使琅琅书声飘荡在校园上空,让校园因书香而更显魅力!

校团委

×年×月×日

二、(一)9.(1)老师传授的知识。

(2)品德。 (3)意志。

10.(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2)不学习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1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12.重视品德修养。

(二)13.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14.(1)举例论证 (2)引用论证

15.这个世界很混乱,我们不要被其所扰,应先致力于把自己铸造锻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点拨: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抓住关键词语,这里关键词语有两个,一个是“乱纷纷”,意思就是世界很混乱;一个是“铸炼成器”,根据后文对胡适的阐述,这句话的大意是要排除外界干扰,努力自我,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6.做到从容淡定,需要有远大的理想,深厚的情怀,豁达的胸襟和专注的精神。

(三)17.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18.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 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 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万 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9.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舞蹈着的蜜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爱上写作后每天积累素材、勤奋写作的情景。

20.作者先详细叙述自己参加长跑比赛得冠军的事,后又略写自己爱好写作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和朋友做生意成功的事。

21.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自己其实不知道,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挖掘自己的潜能。只要坚持去做某一件事,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就成功了。

三、22.思路点拨:题目可补充的内容很多,如快乐、难忘、温馨等。补充了题目,就确定了立意。审题时要注意“旅程”一词。“旅程”往往意味着一段经历,一个变化发展阶段,从具体经历到内心感受。写作时,要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真情实感。结尾要有简短的议论,以深化文章主题。可以适当引用诗文名句以增添文采,或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使文章形式新颖。 例文略。

文档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本单元试题2套)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1)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学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③《诫子书》中论述学习与才干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