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施方案
为了鼓励和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学习能力、创新素质的锤炼同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为参加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做准备,学校决定举办“人为科技杯”第二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
一、组织形式
1.主办单位: 校团委 学生工作处 教务处
研究生院 科技处 工商管理学院
2. 承办单位: 校学生会 校研究生会 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
3. 协办单位: 各院系学生分会 各院系研究生分会
4. 赞助单位: 广州市人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竞赛组织机构
顾问: 刘树道(校)
刘焕彬(校长)
领导小组:
组长: 陈建新(校副)
彭 忠(广州市人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组员: 吴业春(学校办公室主任)
张培祥(学生工作处)
蔡 敏(教务处)
李本祥(科学技术处)
谢胜利(研究生院管理办公室主任)
白 涛(校团委)
陈航宇(工商管理学院副)
张 龙(广州市人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网络产业部)
组委会:
主 任:叶汉钧
副主任:刘少萍 哈 艳 周育红
组 员:李洁芳 周 亮 李卫青 康平陆 丁扬程 温锐松 张 毅 黄峥艳 张应娜 王空颖 江海龙 陈志峰 华凡 何来刚 黄 琦 李跃城 梁润柏 林蓓蕾 邱锦堂 任高君 上官万里 苏佳涛 吴楚斌 吴小章 夏 晟 叶荣华 张文磊 张大伟 郑伟伦
三、竞赛的形式
参赛者以竞赛小组的形式参赛, 参赛者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 组成优势互补的参赛小组, 在广泛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完成一份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商业计划。所提出的产品或服务应为参赛者参与的发明创造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所组成的竞赛小组原则上应有8—12个成员,可以跨专业、跨院系组成。
创业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明确的、可以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作为参赛作品的中心。
2. 对于这一产品或服务有明确的目标顾客群。
3. 要求清晰、完整地说明产品或服务的特点,生产或运营方式,对于顾客的吸收力所在等。
4. 分析本产品或服务与相关产品的竞争态势。如果是原有产品的替代品,要充分说明原有产品或服务的缺点,以及新产品或服务的优势所在。
5. 分析本产品或服务和与之相关产业间的相互影响, 联系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对主品/服务的市场前景作出估计。
6. 充分估计本产品或服务所面临的风险以及确定风险级别, 并分析化解或降低风险的措施。
7. 确定本产品或服务进入市场的渠道, 说明是直销、分销或是其它销售方式。
8. 确定本产品或服务的定价策略, 充分考虑替代品的竞争因素.
9. 说明本产品或服务拓展市场的策略, 包括广告宣传, 形象设计,营销方略等。
10. 详细说明推进本计划的预算以及预期的利润。
四、大赛的组织流程:
(一)组织:成立竞赛组委会,保证赛事顺利推动并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下设项目小组,负责竞赛日常事务的跟进工作。
(二)宣传发动:
1、开展全校性的宣传,通过海报、宣传单页、网页等途径向全体学生介绍本次大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开展两到三场的组队沙龙,使大赛具有广泛而且良好的群众基础,形成最优组合的参赛队伍。
(三)培训:在竞赛实施过程中,对参赛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的培训。使整个竞赛过程就是一次探索创业之路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的过程。培训内容包括:
1、高效团队的组成,创新素质的锻炼。
2、市场策略的选择。
3、营销管理及市场调查。
4、商业计划书的写作。
5、如何展现创业计划。
6、企业家谈创业。
7、财务管理。
(四)评审:
1、 成立竞赛评审委员会, 由资深专家及学者组成。(详见附录预赛及决赛评审团名单)
2、大赛评审分为预赛复赛及决赛三阶段进行:
预赛:参赛队伍提交创业计划书提纲,由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并对入围提纲提出改进意见。
复赛:评审团通过预赛从参赛作品中选出10件参加决赛,并对入围决赛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预赛评审团由工商管理学院MBA班学员与我校有关专家组成。
决赛:决赛评审团由我校专家教授和有名企业家组成。通过进一步评审计划书和现场答辩,评出金奖1名、银奖1名、铜奖1名、优胜奖7名。
(五)成果转化:推动参赛作品的商品化,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参与竞赛活动,积极促成风险投资家和企业为学生的优秀创业计划注入资金,促进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广州市人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提供推动优秀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的条件。
五、宣传方案
本次大赛的宣传分两条渠道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八轮宣传:
第一、校内宣传。通过海报、宣传单页、广播站、设立大赛主页等形式广泛宣传本次大赛的内容、意义,让华工18000余同学和4000余教师员工充分感受大赛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
第二、新闻媒体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的介入,加大本次比赛宣传力度,扩大我校的社会影响。
宣传口号是:
亲历创业,演绎未来!
六、大赛的意义
1、 在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对参赛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帮助参赛学生更好地完成创业计划书,同时辐射和影响其他同学,使竞赛的实施过程成为创业教育和青年学生创业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2、 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不但是一次体验创业经历的过程,更是一个把个人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经济活动策划的过程;
3、 通过竞赛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创业计划书,培养参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竞赛小组由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组成,可以推动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5、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各类培训,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推动综合素质的培养。
6、大赛将引入教师的科研项目,这样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科研计划的实施,又拓展了我校学术成果的转化渠道。
7、竞赛计划须对目标市场有较详细的调查。同学们有了接触社会的机会,将会大大开扩参赛学生的视野,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备的知识结构。
8、大赛将有众多企业界人士的介入,增加了用人单位和在校学生间的沟通,为我校学生的择业定位和就业有一定指导和帮助。
七、大赛日程:
日期 | 时间 | 地点 | 内容 |
3.21(周四) | 19:30~21:00 | 体育馆 | 创业计划竞赛推介会 |
3.28(周四) | 19:00~21:00 | 英语城 | 组队沙龙(二) |
3.29(周五) —4.7(周日) | 西八一楼 学生会办公室 | 组队、报名 | |
4.4(周四) | 19:30~21:30 | 12107教室 | 创业知识培训(一):如何发现创业机会 主讲:彭 忠董事长 |
4.8(周一) | 19:30~21:30 | 12107课室 | 创业知识培训(二):财务管理 主讲:崔 毅老师 |
4.11(周四) | 19:30~21:00 | 逸夫科学馆 报告厅 | 大赛启动仪式 |
4.15(周一) | 19:30~21:30 | 12107课室 | 创业知识培训(三):市场营销 主讲:雷 鸣老师 |
4.17(周三) | 19:30~21:30 | 12107课室 | 创业知识培训(四):计划书写作 主讲:陈 明老师 |
4.18(周四) —4.19(周五) | 西八一楼 学生会办公室 | 交预赛作品(创业计划书提纲) | |
4.24(周三) | 各宿舍楼 | 公布预赛结果 | |
5.25(周六)—5.26(周日) | 西八一楼 学生会办公室 | 交复赛作品(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 |
6.1(周六)—6.2(周日) | 19:00~22:00 | 汕头校友楼 | 复赛 |
6.9(周日) | 19:00~22:00 | 逸夫科学馆 报告厅 | 决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