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INTELLIGENCE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叶 君
摘 要: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着力从学生思想特点和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二方面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创新、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模式三方面入手,以做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及问题 创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社会环境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影响和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如学生厌学、教学方式陈旧、实效性差等问题,努力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1、学生的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困难
毋庸置疑,高职院校的生源比普通高校的生源略差,由于社会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压力,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容易产生莫名的自卑感。笔者发现,特别是在一年级新生中间,自卑感尤其严重,这使得他们产生了“自己是没有前途的”,“混日子”等错误思想。高职院校学生之中同时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新兴的一代,拥有自己的思想,非思想政治教师能够理解,从而对思想政治教师所传授的思想不加理睬。
2、网络的不良影响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时代的兴起引发的结果之一就是社会对信息源控制力的不断下降,对高职院校而言,更是难上加难。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互联网出现伊始就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互联网客观上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更加快速的摄取了大量的信息,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网络蜂拥而至,给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信息有好有坏,参差不齐,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其鉴别真伪、优劣能力相对较差,已经出现了深陷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不能自拔的现象。笔者发现,网络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暴力、黄色瘟疫”的盛行严重损害着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无疑也给我们的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1、树立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笔者认为,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对未来的自信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我们应当使得学生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笔者十分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经常会邀请往届成功学生返回母校来和在校学生进行交流,以毕业学生的亲身经历来激励在校学生的斗志,引导在校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内心形成“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心理暗示,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摆脱自卑心理,树立信心的目的。
2、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本身没有对错之分,网络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网络的利弊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利用网络的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时代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因此,面对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的正确做法是与时俱进、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上的创新。比如我们可以:1、建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门网站或者网页,全面介绍该项工作的计划、内容、目的和相关活动等方面的信息。2、在网上设立专门的意见箱,师生可以在网上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3、建立专门的交流平台,如QQ 群、思想政治论坛等形式,将课堂教学引申至课下,在网上加强同学生思想的双向交流,及时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等等。总之,我们应当牢牢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阵地,积极利用网络的快捷、生动等优越条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创新。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参与模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不能仅让思想政治教师“唱独角戏”。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学校、
家庭、社会互动的参与模式,将三者整
合连接、综合运用,才能真正做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如下:其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建立学校牵头,思想政治学院负责,其他部门配合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文化感染学生,以文化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网站、报纸和学生联合体的积极作用,构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阵地。其二,注重学生家庭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一些恶习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原因而造成的,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建立家庭联系制度,学校可以定期采用家访、电话联系、约见、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校的思想政治活动等方式来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使得两者形成合力。其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相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应当着力处理好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学校应建立配备有心理指导老师的专门的心理机构,引导学生在应对人际交往、就业压力和恋爱婚姻等诸多问题。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所在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互联网的影响等因素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断革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亚忠:《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7(9)。
[2]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光明日报》,2005-01-19。
[3] 姜映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思考》,《江苏教育》,2004,(3)。
[4] 何思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思政教育需创新的现代意识》,《经济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