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3.4 找因数 | 课时 | 1 | |||||
上课时间 | 领导签批 | |||||||
教学分析 | 找因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教材通过“用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拼出不同长方形”的活动,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与拼的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理解一个数可能有多个因数,最终,利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式找到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过程与方法: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
重难点 | 重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难点:有序的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 教学具 | 正方形纸片 | |||||
板书设计 | 找因数 1×12=12 2×6=12、 3×4=12 12的因数有1、12 、2、6、3、4 ,共6个。 | |||||||
教学过程 | 个案补充 | |||||||
一、导 ✧检测课前预学情况,引导学生交流预学单。 ✧教师巡视,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入新课的教学。 板书课题:找因数 二、学 (一)探究活动一: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1.探究:完成三学一测互动共学第一个问题。学生利用手中的纸片拼长方形,或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组内交流,发现更多不同的拼法。 3.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拼法。 学情预设:第一种是拼成长为12个,宽为1个小正方形的长方形; 第二种是拼成长为6个,宽为2个小正方形的长方形; 第三种是拼成长为4个,宽为3个小正方形的长方形. 4.思考:如果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看做单位1,那么所拼出来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多少?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及时板书:1×12=12 、 2×6=12、 3×4=12 (二)问题探究二:你能找到12的所有因数吗? 1.利用三学一测中活动探究二,思考寻求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2.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 3.班内交流,展示汇报。 思路1:借助“用12个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想哪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12,从每个满足条件的乘法算式中找到12的一对因数。 思路2:用除法算式找因数。确定被除数为12,改变除数,除得的商是整数,余数为0,则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 12的因数有1、12 、2、6、3、4 ,共6个。 4.思考交流:找因数时,怎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小结: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找因数应该注意什么?(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序地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三)学以致用:学生完成三学一测学以致用的题目,然后交流。 1.找出18的全部因数,并与同学交流。 学生先完成,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有序思考”,鼓励学生清晰表达自己是如何寻找18的全部因数的。 2.18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18的因数的个数是( )。(填“有限的”或“无限的”) (四)巩固练习 指导完成“练一练”中的1、2、3、4题。 第1题鼓励学生在画长方形的活动中,再次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第2题侧重运用找因数的方法,直接找出24的全部因数。 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再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 第4题是为后面学习质数与合数做铺垫。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 48有1,2,3,4,6,8,12,16,24,48这10个因数,最多有10种装法,但由条件可知至少用2个盒子,所以共有9种装法。 三、检 完成三学一测的应用检测,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四、拓 1.已知300=2×2×3×5×5,则300一共有 个不同的因数。 2.向学生介绍“完全数”。 | ||||||||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