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韩礼德(Halliday,1973)说:“语言在用笔写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的东西。”(非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一旦对自己口头掌握英语满怀信心时,很容易陷入“学习静止期”。教师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颇为困难,而写作恰能唤起他们对所学的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或是因为觉得写作教学难,教师批改学生作业也难,因此一般对阅读理解较重视,而对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以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多年外语,写作能力仍很差,写出的作文错误百出,不知所云。英语写的训练,其地位决不亚于听、说、读。
2、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学英语教学中,就写这技能而言,要求有二:一是熟练的书写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初步的写作(书面表达)技能。前者必须从入学开始就着重训练,后者是整个中学阶段的长期任务,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由于写作实质上是思维与认识活动,当学生的英语水平尚不足以支持这种活动时,本族语就将乘虚而入,形成写作中明显的表达错误,尤其是中国式的英语。其次是在这一阶段,学生用英语遣词造句的能力尚未过关,从而造成语言乃至书写错误。对英语写作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自己容易犯哪些错误,怎样预防,它既是巩固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需要,又是中考、高考、出国考试等应试的需要。伴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中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奥的成功,我国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大型国际活动的举办和求职中个人简历的书写等都离不开英语写作,因此英语写作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也是涉外交往的需要。
二、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外虽然对英语写作有较深的研究,但由于中外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作文当中所犯的错误会有显著的区别,所以我们要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找出适合于中国学生的实际对策。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过于注重阅读能力教学,结果出现了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现代外语开始将重心转向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写作能力仍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但是写作能力的高低却是区别文盲英语的标准,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的目标
1、研究范围的限定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通过对学生平常作文中常见错误的分析、归纳、总结,找出适合中国学生写作的有效对策。研究对象是学生的写作训练。
2﹑ 研究内容:
(1)研究中国学生的写作现状和剖析学生英语写作中易犯的错误,词汇问题、用词不确切,语法错误、中文式英语等,从典型的病句入手,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2)研究导引学生写作的策略方法。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从分析模仿范文开始,允许学生借用文章中的部分词汇和表达形式,并且指导他们准确地运用语法知识,注意动词的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的比较,句子的平衡及时态呼应,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写作。
3﹑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一年的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写出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的文章,这也是根据大纲规定,考试时书面表达题的评分标准。
四、 初期研究成果与研究的措施及做法
1、 初期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伊始,我组织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本《写作错误集》,定期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这些错误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弱点,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以起到借鉴的作用。
同时也寻找学生写作的闪光点,挖掘学生措词用句上的亮点,给予表扬并在班上朗读范文,使学生从怕写作文到乐写作文。
2、 研究的措施和方法:
我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发现,尽管大多数单元都有writing practice,教师往往无暇顾及或不予重视,为了省时,常把它当作课外作业,结果学生敷衍了事,基础差的同学更是乱写一气蒙混过关。从而导致英语写作能力成为初中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弱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学生从最初的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甚至到最后拒绝写,逐渐步入写作误区。
(1)采用听说读写结合的原则,从听力训练、朗读背诵课文,到课堂上的课文改写缩写,编新对话等来促进写作训练,以期达到听说读写的平衡发展。
(2)归纳总结法。
定期对错误进行分析,使学生能预防这些易犯的错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同一错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于作文当中。整理和分析错误的方法:收集—筛选—讲评—借鉴—写作。
(3)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多角度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教师应注重抓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4)对学生的要求:
对初中生来说,英语写作用词不能像母语那样信手拈来,常会受到生词、语法、惯用法等的,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可能性和两种语言的异同性,把握好自我空间,即在考试的有限时间范围内和在你有限的知识能力范围内,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尽量减少失分。
(5)兴趣激发法:
在写作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多找闪光点,多予激励,优秀习作除了作为范文朗读外,还进行面批、修改后打印,张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学生从成功中尝到甜头,学生的写作兴趣定会大增。
3、健全结构和初学理论的方式:
(1)建立写作档案。
a)写作错误集
b)写作“闪光点”
(2)勤于探索,及时总结。经常分析得失成败,并作阶段性总结。
4、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成果报告和学生的优秀习作。
五、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人员分工:
1、研究步骤:
(1)搜集学生的写作错误并归纳总结
(2)深挖这些错误形成的原因
(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方法
a)加强基本功训练—包括单词、词组、固定句型,习惯用法等
b)加强口头练习,促进写作—包括复述课文,改写课文,report 、tell a story 、Make up a new dialog ue等。
c)加强英语的朗读背诵,培养一定的语感,提高英语的写作水平。
d)加强听力训练促进写作。
e)加强阅读训练,拓宽知识面,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f)限时模拟训练,加强考生考场应变能力。
g)狠抓讲评这一关,使学生的写作能扬长避短。
2、人员分工:
由于诸多步骤都是由我一个人完成,所以在研究当中更要注意工作的细致和完善。
六、 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由于我是在一线执教的中学英语老师,对学生在写作当中的诸多错误是头疼不已,一直在酝酿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而研 究步骤当中提到的一些方法策略都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的,相信这个研究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总之,英语书面表达的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大量的多种训练要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因为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以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附: 参考书目:
1. Halliday, M. A. K. (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London: Edward Arnold.
2. 刘上扶: 〈〈英语写作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12
3. 王笃勒: 〈〈如何写好英语作文〉〉, 海豚出版社,2003/1
4. 孙骊: 〈〈 英语写作—21世纪英语学习丛书〉〉,1999/1
5. 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解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